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疫情考验民营医疗机构:社会责任与如何自救?

疫情考验民营医疗机构:社会责任与如何自救?

疫情考验民营医疗机构:社会责任与如何自救?服务有“私”想的双创医生;团结有思想的医疗创业关注医政医改、医疗医生、健康管理、移动医疗、医院诊所、共享医疗

在这次抗疫战中,非公立医疗机构做了什么?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7日,在湖北省713家定点医疗机构中,有99家社会办医机构。

医疗机构社会责任_医疗机构承担的责任_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

唐琳在荆州市中心医院ICU负责重症患者治疗。

医疗机构社会责任_医疗机构承担的责任_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

崔志斌在出发前把头发理得很短。

医疗机构承担的责任_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_医疗机构社会责任

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医学隔离观察点为隔离者测体温。

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_医疗机构社会责任_医疗机构承担的责任

美年大健康医护人员在机场告别。

2月20日11时25分,一架由民航总局指定的东方航空专机,满载200名白衣“战士”及100立方米的保障物资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机上的医护人员来自美年大健康,这也是少数被纳入国家统一救援计划的非公立专业医疗机构。作为增援力量,他们将对口支援武汉市6个辖区,为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及社区医院提供医护支持。

事实上,和睦家、复星医疗、宝石花医疗集团、新里程等非公立医疗集团在此之前就已经投入到抗疫之中。

2月16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办医管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鼓励社会办医持续不断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7日,在湖北省713家定点医疗机构中,有99家社会办医机构,占16%。武汉市非公立医疗协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被政府征用为定点收治医院的会员医疗机构有7家,但据他们所知,实际数量可能比这要多。

“就像游击战一样,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2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公布《省际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以外地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方案》,确定广东、海南对口支援湖北荆州。为此,佛山市组织了对口专业人员驰援湖北,复星医疗旗舰医院——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以下简称“禅医”)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唐琳就在其中,他擅长支气管镜操作及呼吸系统常见病。

“不去行不行?”2月11日飞往湖北前,唐琳的母亲还在试探着问。“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唐琳回答。他觉得自己去支援湖北是专业对口,“职责所在,重点科室的人必须上,否则情况会更糟糕。”

2月15日,甘肃宝石花医院包括90后男护士崔志斌在内的两名护士长和8名护士飞往武汉,组成宝石花医疗集团援助武汉医疗队。报名参加医疗队时,23岁的崔志斌来了个“先斩后奏”。崔志斌说,父母得知要他去武汉,最初情绪比较激动,一再跟他强调:“那边有多危险,你为什么不跟我们商量?”崔志斌安慰父母,自己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扎实,能保护好自己,医院也做了非常专业的培训,准备了专业的防护用具,请他们放心。

刚到湖北时,唐琳被安排在荆州市中医医院,负责治疗轻症患者,很多时候,他要做的工作是安慰。“紧张让很多人睡不好,需要吃安眠药。”几天后,唐琳又被安排至荆州市中心医院,在ICU负责重症患者。“就像游击战一样,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在这里,没有人问你来自公立医院还是非公立医院,大家目标一致,都在尽快熟悉情况。

进入ICU的第一天,唐琳把身上的防护服绑得非常紧,这让他有种“孙悟空被念紧箍咒”的感觉,一天下来,脖子疼、头痛,嗓子火辣辣地烧着疼。但唐琳认为,护士的工作更辛苦,也更危险。

崔志斌等人乘坐的飞机,于2月16日晚上10点多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随即他们被派往定点收治医院武汉市优抚医院,这里从2月20日下午开始收治病人。2月21日,崔志斌所在的6人小组会正式进入ICU,救治重症患者。

作为重症医学科的ICU男护士,崔志斌已经预料到自己接下来要打一场硬仗。“整个病区有100张床位,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既然来了,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在ICU工作三年的崔志斌知道,分配到ICU,病人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等都需要护士来承担,与开放病区有很大区别,由于病区封闭,室温会比较高,身穿厚重防护服也会很不舒服,操作难度大大增加。不过他说,自己具有ICU护理经验,也是名男护士,会承担更多的工作。

48小时!闲置20年老楼“变身”隔离观察点

除了在湖北抗疫一线直接参与救助患者,千里之外的山东,也有非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为做好隔离观察而努力。

2月2日下午,正常接诊患者的兖矿新里程总医院突然宣布停诊,副院长赵文健和同事们忙着疏导前来就诊的患者。此前,赵文健接到通知,他所在的医院将作为医学隔离观察点,疫情期间由邹城市政府与兖矿集团共用。

位于山东邹城的兖矿新里程总医院下辖8家直属分院、9家直属卫生服务站、7家托管医院和卫生所,是该地区唯一兼具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内生型三级诊疗体系的综合医疗机构。医院有一栋闲置近20年的老楼,原本用于建设老年公寓,很多基础设施基本处于废弃状态,根本达不到隔离观察点的条件要求。但这里似乎又是最好的选择:独立院落,三面皆是废弃厂房,房间内部布局与设置基本符合隔离要求。

除了赶时间、提速度,赵文健和同事们没有其他选择,勘察现场、制定改造方案、调集人员和相关用品……多项工作同步推进。很快,100多人的施工队伍组建完毕。从废弃老楼到可容纳近百人的隔离观察点,用时不到48小时。

接到改造隔离点任务后的一个星期,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医疗队一行9人出发,奔赴湖北黄冈,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参加过抗击非典等公共卫生应急事件。

“这场抗疫结束之日,才是自己回家之时”

在抗击疫情的战线上,唐琳、崔志斌、赵文健只是非公医疗力量的代表。以唐琳所在的复星医疗为例,旗下禅医、武汉济和医院先后成为当地定点医院。截至2月20日,复星医疗在湖北前线战斗的医护人员已超过240名。

宝石花医疗集团旗下医院达百余家,超万名医护人员正在全力抗疫。不仅多次派出医疗队支援湖北,还有数千名医生参与在线问诊,及时为公众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截至2月17日,新里程医院集团也已先后派出共计66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为支持前方医护人员,集团为他们安排了捐赠保险,万一感染,除医院支持外,集团将承担其所有医疗费用,并对家人给予补助。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7日,全国各省市的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共12544家,其中核定后的社会办医机构为1104家,占比8.80%。在湖北省713家定点医疗机构中,有99家社会办医机构,占16%。

武汉市非公立医疗协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协会只掌握会员单位被征用情况,截至目前,被政府征用为定点收治医院的会员医疗机构有7家,但据他们所知,还有更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也被征用。

“隔离人员最多的时候,医院床位几乎是满的,现在还有为数不多的密接人员在接受隔离,幸运的是,在这里隔离观察的人中,没有一例确诊病例。”赵文健说,他能明显地感觉到,疫情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马上要进入ICU救治重症患者的消息,崔志斌一直没告诉父母,“还没想好怎么说,前天早上他们发来了短信,我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回。后来他们着急了,一条条短信发过来,看得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武汉市优抚医院汇聚了很多像崔志斌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也许人力量微乎其微,但当我们拧成一股绳时,会非常有力量!”崔志斌说。

通过电话,唐琳每天也在感受着家人的担心与关心,儿女都在盼着爸爸回家。唐琳说,这场抗疫结束之日,才是自己回家之时。

两部门全面组织动员社会办医力量抗击疫情

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层面也在全面组织动员社会办医力量投入到抗击疫情当中。

2月16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办医管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统筹调度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资源;鼓励社会办医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会长赵淳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民营私立医院抗疫是职责、是仁心。大灾大难面前不分公私,只是规模不同而已。“在这次抗击疫情行动中,全国的民营医疗资源都纳入了整体调配之中,他们自始至终都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有业内人士表示,社会办医力量在抗击疫情中有其“先天不足”,数量上民营医院占比较高,达到67%,但大多数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尽管如此,民营医院仍然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中发挥着力所能及的作用,几乎所有医院都承担了当地的定点发热门诊、车站高速路口检疫值守等工作。

参与疫情防控,对民营医院来说,投入成本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在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突发疫情公司积极响应和投入,生产经营方面难免受到一定影响,“但我们所做的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有助于我们持续完善公司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组织应变能力。”

新里程表示,支援抗疫是旗下所有国企医院的社会责任所在,也是办医的初心所向,成本问题不是考虑的重点。

疫情之下,民营医院的生存发展之道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而民营医院作为社会办医中的一份子,不仅要承担社会责任,还要承受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因此,如何获得生存发展之机是民营医院当前要思考的一大问题。

疫情之下,对本就根基不够牢靠的民营医院来说,充满了危机味道,然而,所谓“危机”总是“危”中有“机”。对此,民营医院的经营者和管理应该考虑如何应对种种危机,学会自救,以寻得生存发展之道。

1、适当控制经营成本

当下,不少民营医院开始适当布局疫情防护知识、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的线上业务内容。但不得不说,其业绩量还是受到很大影响,这是民营医院必须要面对的艰难时段。在疫情给民营医院发展带来影响的同时,现阶段需要做的,就是重新思考民营医院的成本控制和医院架构,通过互联网医疗服务形式这个拐点指向,需要接受不断“陌生化”,新的医疗服务场景和可能性。

目前,民营医院应做好线上和远程的医疗指导服务,这能有效树立差异化的品牌,从而获得新客源,提升民营医院抗风险能力。当下处在低谷期,更要创造医院价值和影响力品牌、保持医疗服务品质运营效率高,维护好已有的客源,控制好人员、物料、资金等方面的成本,做好人才延续,这样才能保存后劲,为行业复苏后的发展积蓄力量、留有余地。

而余地的背后,正是孕育而生新的业务机会和模式,稳步提升靠的是强化精益管理、做足医疗服务全价值链实力运营。

2、改变既有的思维和运作模式

即便没有疫情事件,民营医院的竞争能力也相对较弱,关键是人们对之缺乏信任感与安全感,因此,如何转型,转型的方向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次突发疫情则直接将民营医院推向了“寒冬之际”,营收趋零,而运营成本仍在。

民营医院需要清晰界定自己的行业定位,拥有稳定的自身造血能力,在市场需求层面上深耕、垂直于某一专科医疗领域,从用户体验、信任重塑、营销转型和质量安全等方面完善自身医疗服务品类建设,提升服务品质、建立起技术专业化的堡垒有效之举。

祸兮福所倚,这正是当前民营医院如何在这段真空期内面临如何平衡商业化盈利与公共责任、大局意识等方面的一些考验。加强内功建设,提高技术能力和业务布局水平,打造更多有现实意义的优质业务框架,应该是民营医院全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此外,民营医院应认真思考民营医院有没有在产品和技术上做到市场领先,是否做好了随时可以开始疫情防治工作的准备,到底应该在哪些方面做改进,什么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让民营医院不断进阶,并寻得更好地发展。

现阶段,疫情对民营医院生存的重要挑战,主要体现在医疗需求用户就诊的减少、业绩量下滑、现金流紧张三大方面。疫情之下,民营医院应竭力为行业和社会做出相应贡献,这是一份责任,也是提升民营医院关注度和有效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可见,民营医院业务发展到这个阶段,光靠行业自律、规范运作的理念驱动已经不够了,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在防范疫情的同时,通过对医院战略、经营策略的调整,提升医院的综合抗风险实力,必须要靠技术专业性和服务质量的底层支撑,必须随着医疗服务需求变化进行业务驱动的迭代升级,让业务端甚至客户侧发起对医疗业务的拓展需求,并且在技术上能够快速实现,才是保障医院稳定运营的关键所在。

3、做好资源配置和医疗服务

对于没有品牌号召力的中小型民营医院而言,产生拐点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做足医疗服务底层规律,这既是刚需又有业务痛点,也是这段特殊时间的一大机会。如果资源配置方式在业务层面还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光凭着营销模式,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市场占有率,而对核心技术硬实力不够重视,只注重横向拓宽,没有重视人才的引进,缺少如何实现人才的纵向集中带来的鲶鱼效应,是民营医院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

在疫情防控期间,民营医院应尽能力地替社会分担,体现自我价值,这也是积攒人气,树立医院品牌的有效途径,能为医院后期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推广——

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_医疗机构社会责任_医疗机构承担的责任

看完本文进入公众号主页还有更多惊喜

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_医疗机构社会责任_医疗机构承担的责任

扫码添加编辑个人微信

拉您加入医生集团群、医疗群、诊所群

1、加好友时请务必注明实名和机构

上一篇: 地位在社会学或
下一篇: 警告、罚款!4起社会办医疗机构违法案例曝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