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核心是要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活力,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核心要求,以民生需求为改革导向,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内容载体、方法手段创新。
一、探索文化场馆“总分制”模式,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善组织体系
当前,影响和制约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的“二元”结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在数量质量、资源供给、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一方面必须加大投入,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必须整合现有文化资源进行改造提升,着力构建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要加快构筑覆盖城乡、标准统一、运行稳定的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总分制文化设施运行模式。
(一)探索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模式,推进图书资源均等共享。跳出多头建设、独立运作、分散服务的传统模式,走资源整合、协作共赢、合作共建的新型之路,建立以省图书馆为总馆、基层图书馆为分馆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模式。
延伸图书服务触角。建立以省级图书馆为龙头,市、县级图书馆为基础,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依托,农家书屋为延伸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统一公共图书服务开放时间、图书管理、图书借阅、图书流转等方面的标准要求,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服务网络。
拓宽图书服务渠道。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以省级图书馆为龙头,整合数字图书资源专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子阅览室等资源,实现数字图书资源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共享。
创新图书服务方式。推行图书通借通还“一卡通”,实现读者只需办理一张读者卡,即可在一定区域内任何一家公共图书馆享受阅览图书、借还图书、查阅数字资源等服务,实现公共图书服务在一定范围内一卡通行。先在中心城区或设区市管辖范围试点,后逐步在省域范围内推行。
(二)探索文化馆“总分馆”模式,推进群文资源均等共享。文化馆的主要职责是组织群众文艺创作、培训文艺人才以及组织、指导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当前,各级各地文化馆的资源基础、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参差不齐,文化馆(站)服务体系在纵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越往基层其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越弱,可提供的服务资源越少;在横向之间也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各地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成效不一。面对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活动需求,建立完善上下联动、联系紧密、指导有力的文化馆(站、室)服务体系,是新形势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要求。
构建文化馆服务体系。建立以省级文化馆为龙头,市、县文化馆为主体,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基础,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为支点的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实现群众文化活动有组织、有场所、有网络。
推动群众文化联动发展。充分发挥省、市两级文化馆示范带动尤其是省级文化馆的龙头带动作用,指导、推动基层文化馆(站)或其他群众文化组织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立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化运行机制,由省、市和县级文化馆在充分了解掌握群众文化活动需求的基础上,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策划和设计切合实际、符合需求的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在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联动开展、互动进行,实现群众文化活动标准运行、共建共享。
实现文化人才交流互动。采取上挂、下派、文化志愿等方式,加强省、市文化馆与基层文化馆(站、室)人才队伍的交流互动。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省、市群艺馆的人才优势、平台优势,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立体式培训,为基层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文化骨干队伍,提升基层文化馆(站、室)的服务能力。
二、探索文化服务“联盟化”模式,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善运行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包括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结果均等、机会均等。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既要注重结果均等,也要注重机会均等,机会均等是实现结果均等的前提条件。要加快建立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和机制,为广大群众提供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探索文化场馆“联盟化”,促进公共文化“流动服务”。随着免费开放的深化,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的公益性、社会性、开放性日益彰显,但与此同时,一些文化场馆展览内容单一、更新频率低,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均等。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文化场馆资源,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使用效率为突破口,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要加快组建图书馆讲座与展览联盟、博物馆展览联盟、美术馆展览联盟,以联盟的方式,实现文化场馆资源全民共享,让广大群众不离开居住地,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组建图书馆讲座与展览联盟。组建以省级图书馆为龙头,市级图书馆为骨干,县(区)图书馆为基础的图书馆讲座与展览联盟,联盟整合讲座、展览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实现联盟资源纵向、横向互通共享,助推全民阅读,打造书香社会。
组建博物馆展览联盟。以省级博物馆为龙头,联合全省各级公共博物馆和具备一定条件的民营博物馆组建博物馆展览联盟。一方面,对各级各类博物馆推出的特色展组织在全省博物馆巡展;另一方面,联盟整合各馆藏精品文物,策划合成特色展览在全省博物馆巡展,实现资源整合、互动发展。与此同时,依托联盟整合资源,设计制作彰显地域特色的文物商品,推动文博产业发展。
组建美术馆联盟。整合各类美术场馆资源,组建美术场馆联盟,建立各类美术馆、艺术类博物馆、画院、美术创作室等的沟通与合作新平台,整合更多的公共美术资源,通过创作、评选、巡展等方式,提升美术场馆公共服务水平。
(二)探索演艺资源“联盟化”,促进公共文化“连锁服务”。近年来,在文艺院团和各类剧场(剧院)改制的大背景下,演艺主体走向市场化,演艺市场得到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演艺资源分布不均、市场主体分散经营等原因,演艺市场供求渠道不畅,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广大群众尤其是基层群众看戏看演出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表现在部分文艺院团由于缺乏有效的营销渠道,创作的演艺项目难以走向市场;连着消费的剧场(剧院)由于缺乏市场需求的演艺项目,导致经营困难甚至停顿闲置,如很多地方院团创作的剧目市场投放率低,地方尤其是基层剧场(剧院)演出率、上座率低,基层群众看演出难看演出贵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转变。为此,建立整合院团、剧场、院线等资源,形成演艺项目创作、生产、营销、供应、演出于一体的演艺联盟势在必行。
组建“团场线”联盟。以省、市、县三级剧场(剧院)为支撑,以各类文艺院团为主体,以各类演出院线为补充,以资产经营和资源整合为纽带,组建“团场线”联盟。联盟一方面采取统一宣传、营销和采购等方式降低成本,实现降低票价、文化惠民的目的;另一方面联盟以规模化、连锁化优势集聚各类演艺项目,对接群众需求,激活演艺市场,促进演艺消费。联盟的组建将打造“演艺连锁超市”,实现演艺服务城乡均等化,推动演艺市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完善联盟运行机制。转变资产经营方式,推动剧场(剧院)产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采取委托经营、租赁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推动联盟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在项目运作、人员培训、演出场次、设备维护、票务代理、信息交流等方面,通过补贴等方式,搭建相关演艺项目合作平台,提高联盟的实际运作能力。
三、探索文化供给“标准化”模式,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善标准体系
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大特征和基本要义,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一项文化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标准化是均等化的核心参数,是实现均等化的有效手段。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充分了解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寻求不同阶层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形成政府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底线保障和责任标准,切实保障 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当前,要以推进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为重点,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明确硬件建设标准。对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围绕群众需求和当地实际,明确设施功能、设施项目、设施规模等建设标准。县级公共文化设施要具备公共阅读、文艺创作、文化传承、文艺展演、演出娱乐等基本功能;乡镇(街道)公共文化设施要具备图书阅读、文化活动、文化培训、宣传教育等基本功能;村级公共文化设施要具备学习教育、文体活动、乡风展示、议事聚会等基本功能;社区公共文化设施要具备文体活动、宣传教育、文艺培训等基本功能。
明确服务内容标准。明确服务内容和质量,实现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县级公共文化服务要提供图书借阅、电子阅览、文化展览、演艺娱乐、文化培训等服务内容;乡镇和村公共文化服务要提供免费演出、免费电影、电视广播、图书借阅、电子阅览、文化活动等服务内容;街道(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要提供文化娱乐、艺术培训、文化志愿等服务内容。
明确服务保障标准。组织保障,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县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协调小组,加强标准化均等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投入保障,以满足群众看演出、看电影、看书报、组织文化活动为基本服务内容,整合各级各类宣传文化经费,按照人口比例安排文化活动和设施运行专项经费;人才保障,县级要培育壮大文化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文化志愿者队伍,乡镇和村要培育壮大文化专管员队伍、文化骨干队伍、业余文艺队伍、乡村剧团,街道(社区)要培育壮大文化骨干队伍、业余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队伍。
明确服务评价标准。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制订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内容、质量和效果评价标准。组建由有关部门和群众代表参与的服务评估组织。实施由社会第三方组织开展服务满意度测评。
四、探索文化管理“协会型”模式,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多元化完善平台载体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政府和事业单位包办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单一、效率不高、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要加快建立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公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和管理的社会化模式。当前,要加快建立文化行业协会、理事会等社会化组织,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组建公共文化场馆理事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坚持文化场馆的公益属性,引入社会力量,以绩效为导向,以专业化为特色,建立“政府—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群众代表”参与的共管机制。当前,要加快组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理事会,建立民主管理制度与机制,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阶层群众参与管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选好理事会队伍。吸纳多个层面的人员进入理事会,包括政府机构代表,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机构编制部门等单位的代表;社会成员代表,如文艺界、大众服务和专业服务范畴等领域的代表;专业人员代表,如馆长、管理层和馆员代表、职工代表等;群众代表,接受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代表,理事会成员构成尽可能体现公共文化利益。
完善理事会机制。理事会定位为公共文化场馆的决策和监督机构,负责审议文化场馆的发展规划、重大业务计划,审议决定场馆内设机构设置、用人计划、薪酬分配,并可根据需要,提出机构变更和职能调整的建议。
用好理事会平台。以理事会为平台,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通过定期、不定期与群众代表交流沟通,根据群众需求讨论决定实施项目,推动文化服务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最大程度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健全文化行业协会,提升公共文化供给能力。在市场化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要统筹政府资源和市场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和能力。文化行业协会作为文化非营利组织,具有社会及市场的弹性和适应性,是推动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合的有效媒介。健全完善文化行业协会,有利于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结构,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准,满足公共文化服务多样化需求。
有序发展文化行业管理协会。鼓励支持发展文化基金会、文化行业协会等非营利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围绕艺术创作、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文化交流、文化志愿服务等方面,建立健全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文化基金会、管理协会和理事会,加强对文化行业管理协会的指导和监督,完善协会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健全文化行业管理协会网络体系,将政府资源和市场资源对接起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提供、社会化管理,使公共文化服务朝着社会文化福利的方向发展。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协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健全协会网络,以地域或产业门类成立文化产业协会,吸纳各类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文化企业加入协会。完善协会平台,推动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文化产业监测分析统计体系等。发挥协会作用,依托协会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进入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来源:求是理论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