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法 古斯拉夫·勒旁)
引言
真正社会变革的唯一的重要特征,应该植根于文明、思想、观念和信仰的革故鼎新的过程中。历史时间只是一个可得见的结局。
历史的进程表明,那些少数的贵族只是分从来就是创造和领导文明的人,大众群体不可能担当这一责任。群体具有巨大的皮怀里,它让历史运行的方向永远回到野蛮时期。
第一卷:群体心理
人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群体中的一员,他表现出来的第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觉的个性的丧失,情感和思想转到一个全新的方向上去。
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有意识的因素与无意识的因素相比,前者只发挥很小的一点作用。人类有意识的行为活动,只是无意识的深层心理结构的产物,而他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差别最大的是智力,而本能和情感的差别却不大。
极而言之,如果他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成员,单凭这一个事实,就能判断他会从文明的阶梯上下降多少步。独处孤立的一个人,可能是有涵养的,但在群体中他会锐变成一个野蛮人,一个在行为上受生命本能支配的人。(此观点不认同,积极环境影响)
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体,而在情感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行动上,群体可能比个体表现的更好,也可能更差。(此观点不认同,头脑风暴法)
集体进行的观察很可能会出错,它描述的通常是个体的幻觉。这一幻觉在感染的过程中深深地影响了群体中的其他人。
群体情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极其简单、言过其实。
群体只有简单而偏激的情感。对给他们的观点、想法和信念,群体或者完全接受,或者全部拒绝,并视之为绝对真理或一无是处的一派胡言。
拉丁民族的群体所关心的独立,只是自己所属的那个宗派的集体独立性。他们对独立的认识有一个特色,就是需要让那些与他们意见不同的人,直接且全情投入地服从自己的信念。
群体随时准备去反对弱小无力者,而对强势的权威则奴颜婢膝。
群体的观念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附属的/偶然的观念,这些观念因一时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例如那些对个体或者学说能激起强烈而又短暂感情的观念。另一类可以视之为基本观念——环境/遗传规律和公众意见给予它们极强的稳定性。过去的宗教信仰观念以及今天的社会民主观念都属于这类观念。
纵观历史,表象发挥的作用总比真相更大,非现实的因素总比现实的因素更重要。
第二卷:群体的主张和信念
有些间接因素构成了民众所有的信念和想法的基础,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这些因素包括:种族/传统/时代/社会政治制度和教育等。
从制度中寻找不到能够深刻影响群体精神的手段。
要想知道群体在今天酝酿的是什么,明天将要付诸的行动是什么,要想知道所有的这些想法和信念,就必须对形成这些想法和信念的土壤构成有所了解。通过教育,一个国家的年轻人能够了解到这个国家将会怎样的一个变化。
群体的想象力特别容易被人们对形象产生的印象控制住。这些形象常常是无形的,但一旦搭配上一些词语,或反复出现的话语,他们就变得鲜活起来。这些形象经过巧妙地处理之后会具备强大的力量,能够诱导群众发生叛乱。
统治者的具体工作就是把大多数过去的制度换一种说法,也就是说,想出一个新的称谓,尽力不让群体去联想到那些不好的形象。
在拉丁民族看来,“民主”更多地是指个人的意愿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意愿。在美国,“民主”一词却指的是个人的独立意志,国家要尽可能为个体服务。
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如此强大,原因在于它是一种具有活力的幻觉。尽管无视一切科学理论,但它依然蓬勃发展。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者都是那些脱离社会现实,敢于向人类承诺空想的人。
想让群体相信什么,首先就要弄明白什么情感能让它们兴奋,并且要装出自己也有这种情感的样子,然后借用很低级的组合方式和一些著名的暗示性词语去改变他们的看法。
尽管存在理性,但推动一切文明进步的并不是理性。倒不如说,推动文明前进的依然是各种情感,诸如尊严,民族主义,宗教信仰,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向往等。
领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那些激情四射,但只暂时拥有顽强意志的人。这类人往往会在突然的暴动中因为表现鲁莽而在一夜之间成为英雄。第二类人显得更为稀少,但意志力却要持久的多。各种宗教和业绩的真正建立者多数第二类。
领袖在用词和套语去影响人民大众时,如利用现代的各种社会学说,他们会采取不同的手段。这些手段中,有三种手段最为重要:
1,断言:不考虑任何理性的推理和证据的简短断言,最能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体的头脑。
2,重复:断言的事情,只有通过不断的重复才能在头脑中累积成深刻的印象,并且这种手段最终能够使人把断言当作真理接受下来。
3,感染。
不管是什么观念,只要得到民众的认同,最终都会传播到社会的最上层,并且在那里扎根。
什么样的人才能具有最大的声望呢?答案是死人。因为这些人已经成为历史,所以我们不再对它具有惧怕的感觉。
享有声望与多种因素关系密切,而成功却一直是最重要的一个。
凡是能将声望保持很久的人或者神,都不允许探讨靠近自己,因为只有与分析探讨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长久保持群体对他的敬仰。
从哲学的角度出发,不管是什么信念都是极其荒诞的,但这种说辞最终不能阻碍它们获胜。反过来说,正是因为这些信念具备了某种神奇的荒谬特征,它们才得以大获全胜。从这个角度看,虽然今天所提出的社会主义信念漏洞很多,但它仍然赢得了很多民众的信任。
第三卷:群体时代
群体的分类:
1)异质性群体:a,无名称的群体(如街头群体);b,有名称的群体(如陪审团/议会等)
2)同质性群体:a,派系(政治派别/宗教派别等);b,身份职业(军人/僧侣/劳工等)
c,阶级(中产阶级/农民阶级等)
群体特性受种族精神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可以说,种族精神是群体性格特征变化的决定性力量。
议会群体的特点:观点和主张的简单化。所有的党派都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即不管是多么复杂的社会问题,全都用最简单的抽象原则和普遍规律解决。
领袖需要是一个辩论高手,这就要求他出口成章,斩钉截铁,语汇中包含有生动的形象。
议会存在的两个弊端:造成财政浪费,加紧限制个人自由。
对所有民族而言,追求理想可以使它从野蛮状态走到文明状态。然后,一旦这个理想变得落后,失去优秀品质时,就会走向衰落甚至灭亡。这是一个生命循环的过程,是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整体(移民侵略占据等原因,短暂团结意识/易冲动)——群体(相同的环境,不同种族间通婚,必须在一起生活得的客观条件)——民族(共同理想)。
附录:
约翰·劳的密西西比计划
末日恐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