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新干线
芳草鲜美的桃树林中,一树树争奇斗妍的桃花瓣,在清风吹拂下,向夹岸的武陵溪水纷纷飘落。引来好奇的武陵渔人,划着一叶扁舟,顺着潺潺的桃花流水,去寻找桃林的尽头,却被一座青山挡住了去路。溪水源头,有个狭窄的小口,渔人舍船进入洞口。顺着洞中亮光走了数十步,眼前豁然开朗,居然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让人无不向往的世外洞天。
这就是距今将近1600年,陶渊明写的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记》开篇引言所描述的动人情景。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五言古诗《桃花源诗》的诗前小记。他在诗中描绘了桃花源的历史、人们的风俗习惯和恬淡清静的淳朴生活。这篇诗前小记,却用客观记叙的方法,虚构了一些生动而具体的情节,塑造了一个美妙的艺术境界。千百年来,《桃花源记》以深邃思想、高超艺术的卓越成就,影响力早已超越其正文《桃花源诗》,成为后世向往理想社会、百读不厌的千古名文。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的诗人、文学家、散文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著名的开国元勋,位至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也都做过东晋太守。陶渊明9岁丧父后,随母亲住在具有东晋名士之风的外祖父孟嘉家中,深受儒、道两种不同思想的熏陶,这两种思想伴随了他的一生。陶渊明年轻的时候也曾有“大济苍生”雄心壮志。然而因他家境贫寒,又是庶族出身,仅担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低层小官。
他29岁出仕后的13年间,仅做了四、五年的官。皆因他不受官场的性格使然,导致每次做官的时间都很短暂。官场沉浮让他逐渐认清了官场的污浊与黑暗。41岁在当彭泽县令时,因一句“我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愤怒呐喊,彻底还家归隐,过起了“晨兴理荒秽,戴月锄禾归”的自由闲适、却又生活困窘的田园生活。
《桃花源记》作于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晚年。
文章开头,首先点明时间是“晋太元中”,作者以武陵渔人作引导,把读者从山外引入山内,显现出一个美妙的桃花林,因其“渔”,才“缘溪行”。于是有了“欲穷其林”的强烈愿望,从而达到“林尽水源”的效果。“忘路之远近”的“忘”字,既说明渔人无心计里程的急切,也暗示他已经进入不辨之境。忽逢桃花林别开生面,让渔人的注意力由鱼而转景。桃林两岸夹溪水,树无杂色,地有芳草,加之“落英缤纷”红绿相映,构成了一个神奇的优雅境界。这一景象便使渔人“甚异”,于是,又一次产生“复前行”再探奇境的愿望。
作者巧妙地把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完全归于意外。写山外的桃林,已隐约透露出“异”的色彩,为写山内的异景,营造出扑朔迷离的气氛。
渔人原为找到桃林尽头而行。到了“林尽水源”,却见一山,而且“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是一异,引人入胜。使读者不得不随渔人舍船入洞,再探究竟。果然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现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满眼处处欣欣向荣,土地平坦宽阔,屋舍整齐。有肥美的田畴,清澈的池水,葱绿的桑树,成片的翠竹,四通八达的田间小道,时而还能听见鸡鸣狗吠。
让渔人更为惊奇的是,桃花源中的男女老少,都过着一种祥和而快乐的生活。就在渔人陶醉于桃源情景之际,桃源人见“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宕开一笔,妙趣横生。通过一番问答,方知桃源中人来此是为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们至今竟然不知道已经经历过了西汉、东汉,更不用说魏和晋代了。
这里只有父子之分,没有君臣之别;只有和平劳动,没有兵燹战祸;只有劳动得食,没有你争我夺;只有公平熙乐,没有尔虞我诈。即便像“渔人”这般的外人,桃花源中人也“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热情款待。渔人在此停留数日辞去时,桃花源人还不忘嘱咐“不足与外人之道也。”
我们如果进一步了解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的现实背景,就会发现,他是根据他家乡一带的人民,因生活所迫而“逃亡去就,不避幽深”的事实,并结合前人有关追求美好境界方面的思想,加工虚构而成。但是,桃花源中人们的那种祥和、安乐、平等、融洽的生活,与老子的“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是截然不同的。
他写桃花源环境的美好,是为了衬托这里的人美;他写渔人受到这里人的热情款待,反衬了这里淳朴的世风人情,与外界有着根本的迥异;写这里的人们生活幸福美好,是反衬当时外界社会的丑恶。
陶渊明虚构出这样一个理想社会,是对他生活的年代,战争频繁、政治腐败、官场黑暗、民生凋敝、生灵涂炭社会现实的反抗、否定与直接批判。
《桃花源记》的语言,十分简洁精炼,笔触细腻自然,结构严谨完整,观察细致入微。把那个优美的桃花源,描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亲切而逼真,宛然一幅精妙的画卷。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恍如身临其境。
《桃花源记》所憧憬的理想社会,在我们看来,正如列宁在《两种乌托邦》一文中所说的:“是一个没有的地方,是一种空想、虚构的童话。”但对于面对当今的人来讲,也可以说是我们当下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征程中,亮在前方的一颗璀璨明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