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末,持续了近两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基本结束,十字军东征的过程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十字军东征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不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我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部纪录片,讲的就是十字军东征。这部纪录片叫什么名字我忘了,已经是十多年前看过的了。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片段讲述到:一个十字军佣兵,看到一个妇人在给一个孩童洗澡。这个佣兵杀死了妇人,又把孩子高高举起狠狠地摔在地面。杀死他们的理由是洗澡用的澡盆是铜制的,他把澡盆据为己有,准备拿回去卖钱。这就是赤裸裸的掠夺,他们打着上帝的旗号,干的却是强盗买卖。十字军东征最初是为了支援拜占庭抵抗穆斯林的入侵而发动的,结果这些人却公开抢劫拜占庭境内的基督教教堂,掠夺君士坦丁堡的财富。所有这些强盗般的行为不仅遭到世人的谴责,即使是罗马教会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些教士也谴责这些十字军战士的不当行为。
十字军战士
十字军东征造成的恶果,以及罗马教会的腐败堕落也使得教会在世人心中地位下降。克吕尼运动已经结束,教会人士又回到了从前的状态。团结的、组织严密的罗马教会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个四分五裂的教会。这属于封建时代的周期性,不管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有同样的问题,这种周期性源自制度缺陷,只要封建制度没有变化周期性就不可避免。中国封建时代的周期性以朝代更替形式出现,而西欧社会的周期性主要就发生在罗马教会上。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教皇的人选一度被法兰西所控制。但是法兰西无法号召整个罗马公教,各国君主都把本国的主教叙任权抓在自己手中。而教会内部的争权夺势也日益严重,三个教皇同时出现的局面再次上演。但是之后的罗马教会没有再次出现类似克吕尼运动来加强宗教的中央集权,因为时代已经不一样了。社会在向前发展,而宗教只是宗教而已。
十字军东征对各国来说都是一种损耗,西欧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却没有得到什么东西。耶路撒冷依然掌握在穆斯林手中,而拜占庭也受到重创,罗马公教和正教会也没能重新统一。
得到最多好处的是意大利北部城市。首先参加圣战的人所掠夺的财富最先到达这里,由意大利北部城市转手售卖。更重要的是,因为十字军东征,意大利北部城市接到了持续两个世纪的、巨额的军事物资订单。十字军所需的物资很多都是由意大利北部城市供应的,这种超大额订单极大地刺激了意大利北部城市的手工业的发展。手工工场也是在这段时间开始普及开来。手工工场的普及使得商品更加丰富,同时也刺激了商业的发展。而商业的发展又促使了城市的繁荣,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米兰、那不勒斯等等城市就是在十字军的滋润下极速地繁荣起来。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环境的变化,人是环境的动物,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环境的改变又促使人的思想发生变化,正是这样一系列连串的变化使得意大利率先发起了文艺复兴运动。但丁、皮特拉克、薄伽丘几乎都是这段时间的人物。当然了,文艺复兴不只有这几个人。文艺复兴是人文主义之光,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思想文化运动和科学技术认知的一个过程,从14世纪一直延续到16世纪。正是从14世纪开始,这里的生产力为欧洲之最,之后慢慢被西欧其他地区超过,到16世纪为止。
但丁
当然了,意大利北部城市的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十字军东征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罗马教会,当时教会征收上来的税收都流入了罗马。当时教会的收入比西欧所有的王室收入的总和还要多,这笔巨大的财富也刺激了意大利北部城市的发展。在十字军之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也持续滋润着这些地方。这里处在地中海的有利位置,可以直接和拜占庭帝国以及埃及和其他地区直接取得联系,东西方的贸易都要经过这里转手,地理位置的优势是意大利率先发生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重要条件。
这点时期欧洲的封建庄园经济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欧洲的封建制度是在基督教的基本精神下建立起来的,为了加强封建庄园内部的团结人们会定期在周末到教堂去做礼拜,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这一点和中国的宗族如出一辙,中国人为增强宗族内部的团结会不时地通过在祠堂祭祀,通过共同的活动来增进彼此的感情。正所谓“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是也。早期的封建庄园内部的关系是领主和农奴形式的,农奴通过服劳役来获得生活必需品。农奴的人身财产均得不到保障,领主可以随意的征税,这带有一定的奴隶制性质,也说明了在采邑制之前的欧洲蛮族处在奴隶制阶段。
但是大约在十字军东征之后的欧洲,这种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封建庄园内部的关系已经变成了领主和自由民之间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领主在这个时期已经不能肆意地按照自己意愿来征税,但是领主却更喜欢现在的模式,因为过去农奴通过劳役来缴纳佃租,如今自由民却使用货币来缴纳佃租。领主的收益因此反而变得更高了,自由民的收入也比过去农奴要高,而且人身自由也更有保障。农奴的生产积极性比较低下,而自由农的生产积极性则比较高,土地的产出也比过去要更高,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发展。自由民取代农奴的地位是西欧社会发展的体现,虽然说封建庄园经济没有本质的变化,但是内部结构却变得更加合理。同时,土地的流转也有所松动。以前土地是主人恩赐之地,是不可买卖的,体现了硬邦邦的奴隶制时代的特性。但是在13世纪末期,已经有土地流转买卖出现。虽然不是大面积的,在法律面前得到许可,但是已经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最大的变化还在于城市的发展、道路的改善和商业的繁荣,以银行家和手工业工场主为代表的市民阶级或者应该说资产阶级开始活跃在欧洲历史舞台。当时的欧洲有着众多的王国,每个国家都铸造自己的货币,甚至一个王国内部都有多种货币,每个领主、每个城市都铸造自己的货币。各地区之间的商业往来必须要把本币兑换成外币,因此便诞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货币兑换业,这是银行的前身。
货币兑换商活跃在中世纪的每个城市里,他们一般都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在集市最著名的广场附近,各地区的商人们可以很容易找到他们,并在他们的柜台上兑换货币。除了兑换各国货币之外,他们还接受货物运输的委托业务,主要是贵重品和货币运输业务。因为货币兑换商自己就需要频繁地在各地运输钱币,因此接受这种业务对他们来说是顺带的。但是这种业务却极大地方便了商人和其他有需求的人。对于商人和贵族来说,虽然货币兑换商要从中收取费用,但是相比自己组织车队来进行运输还是比较划算的,而且更安全、更方便也更快捷。久而久之,因为信用够高又可靠,商人和王公贵族们干脆把钱币寄存在货币兑换商那里,有需要的时候直接去支取即可,参加十字军东征的各国君主和领主们就经常利用货币兑换商之便在各地支取钱币以备战争使用。
渐渐地,货币兑换商们发现尽管每天都有人支取钱币,但每天也有人来存储钱币,总会有较大一部分的钱币躺在钱库中不会被取出,因此他们便开始大胆地用这些用不到的钱币拿来放贷,以赚取利息。这便是最初的银行,而货币兑换商们就是最初的银行家。他们把这些钱币主要贷款给教会和王公贵族使用,因为这些人有资产有土地,比较可靠安全。因为利息较领主们的高利贷要低,很快钱库中的货币就贷出去了。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人在他们那里存钱,银行家们改变了过去的做法。原本在他们那里存钱是要给银行利息的,现在银行家不需要人们付息,反而给存款人支付一定的利息。现在钱存在银行有利息,有钱人不再把金银藏在地窖里,而把钱存在银行。而银行家把这些原本存在地窖中不流通的金银以贷款的形式放贷给商人和国王,钱币得以重新流通在市场上,极大地缓解了封建时代钱币不足的问题。自此,借贷业务成为了银行主要业务。虽然说货币兑换业是从东方传到西欧的,但是这个行业在西欧的发展却快于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欧洲成功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银行家还有另一个重大的业务,便是帮助罗马教廷征税。在克吕尼运动高涨时期,教皇的威望极高而各地教区也紧紧向教皇靠近,随着克吕尼运动接近尾声,教会腐败日益严重,前面说过这种周期性不可避免。随之而来的,钱财的征收就逐渐成为了教皇的一个重大问题。自格里高利九世(1227~1241年在位)开始,意大利的银行家便在欧洲大陆各王国建立一个特殊的机构,专门为教会征收捐税。因为银行有更专业的会计,有更专业的账本,征税方面更有效率,因此赢得了教皇的青睐。得到了教会的保护,银行家的业务才能更加稳定坚固。倘若哪地有贵族敢胆刁难银行家,那么这个贵族不久就会收到来自教会的问候信甚至是传召,结果将会很严重。银行业必须依附权势才能生存,或者他们自己成为权贵,因为银行业掌握着巨大的财富,成为国家体制的一部分是它的最终归宿。
欧洲的发展比同时期的其他文明区明显要快很多,特别是克吕尼运动所带来的变化。克吕尼运动使整个社会风气变化非常大,人们不仅讲究正义,崇尚优雅,也变得更加务实,整个社会都有一股向前发展的态势。社会面的良好发展也刺激了国家体制的不断改革,在这之前欧洲各王国体制还是很明显的奴隶制僵硬的等级制,但是大约在13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一些国家呈现出很明显的加强中央集权运动。除了英国的自由大宪章以外,法国也很明显加强了中央集权,其中腓力四世1285年—1314年在位)的贡献就比较突出。在腓力四世统治期间,他严厉打击了各封建领主的独立倾向,有种欧洲版的削藩动作。此外他还强力打击了圣殿骑士团。圣殿骑士团诞生于十字军东征,原本是个军事组织,靠着各地捐赠聚敛了非常多的财产。在十字军东征尾声之后,又靠着免税和其它众多特权做起来银行业的生意,同犹太人和伦巴第人展开激烈的竞争。因为圣殿骑士团不需要纳税,因而放贷的利息较犹太人和伦巴第人更低,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在其高峰时期有欧洲中央银行之称,圣殿骑士团大团长是个不是国王的国王。然而,他们运气不好,遇到了腓力四世。腓力四世对圣殿骑士团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他联合了教皇共同打击圣殿骑士团,接着大发信使通知欧洲其他王国对圣殿骑士团进行毁灭性清洗,迫使这个欧洲中世纪富有传奇色彩的组织就此团灭。腓力四世加强了中央集权,严厉打击了封建贵族们的分裂状态,逐步回收了他们手中的各种特权。腓力四世同时还打击了教会,他同教皇之间争权夺利,同时向教会征税,这种做法是过去所没有的,这充分说明了国家的中央集权在加强,同时教会则呈现出衰败的景象。
圣殿骑士团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市民阶级的崛起,在14世纪上半叶,法国有市民阶级参加的三级会议,英国的议会也正式分为贵族院和平民院,平民院就是资产阶级代表的,也就是下院。这是西欧的独特性,因为西欧是由生产单元为主要推动前进的文明区。并非是国王愿意分些权力给市民阶级,而是国王不得不这样做。政治是平衡与妥协的艺术,不仅仅是大人物与大人物之间的互相妥协,更在于社会各方利益之间的平衡与妥协。平衡是我们看到的最终产物,其实是通过社会各方力量之间不断斗争不断激烈碰撞之后的结果。就好像我们看太阳,永远是个带火的星球,而且因为其稳定性又被称为恒星。但实际上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核聚变,这些核聚变爆发的力量非常强大;与此同时由于太阳的质量也非常大,其内部的引力所带来的压迫力量也异常庞大;这两股力量之间的平衡才最终使我们看到一个带火的太阳。法国的三级会议始于1302年,腓力四世之所以要召开有市民阶级代表参加的三级会议,就是因为他当时在同罗马的教皇进行斗争,为了加强力量而不得不向市民与城市的力量抛出橄榄枝。同时这也是理想与现实的妥协的艺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