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社会责任教学(TPSR)模式的概述
责任是一个人对自我、群体和社会应尽义务的自觉状态,是社会成员自觉承担社会要求和任务的选择。20世纪90年代,Don Hellison基于美国学校体育、道德与责任教育改革背景研发出个人与社会责任教学(Teaching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TPSR)模式,TPSR模式对学生责任的培养提供了具体路径,其核心在于让学生学会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在早期,TPSR 模式主要被应用于校外运动俱乐部和问题少年的运动营中。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该模式被证明在培养学生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如今,该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到课外俱乐部、户外教育项目、预防干预高危青少年辍学项目、残疾学生教育项目等不同领域中,并且已在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台湾等地区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也引起了部分中国一线教师和研究者的关注。
TPSR模式认为责任具有层次性,并将其共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尊重(Respect)、努力与合作(Effort /Participation)、自我导向(Self-direction)、关怀(Caring for others)、学习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其中学习迁移是该模式实施的最终目标。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以责任层级为目标,使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各个等级的责任,其本质是通过责任教育告诉学生“为什么负责、负什么责和如何负责的问题”。在基于TPSR模式的体育教学应用中,教学过程结构是为教师设计的、符合学校体育教学流程的通用结构程序,具体包括关系时间、认知对话、体育活动、团体会议、自我反思时间这5项基本要素。
Pablo等人对国际上基于TPSR模式的体育教学效果研究进行了总结,发现TPSR模式对教师和学生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师而言,TPSR模式能帮助教师从关注自我和教学任务转向基于责任的教学策略,这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并能改善教师对“问题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于学生而言,TPSR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特别是在尊重和自我控制的目标方面。其次,TPSR模式能显著改善参与者的行为,减少中学生的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以及在体育活动中的粗暴、犯规行为。另外,TPSR模式能改善学生自我控制、关怀、解决冲突、责任、享受、亲缘关系、同理心、自信、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最后,TPSR模式在抑制逃学、迟到等不良行为以及提高学业成绩方面也具有积极效果。
Pozo等人通过对TPSR模式的梳理,提出了该模式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建议:(1)对TPSR模式的转变情形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TPSR的体育教学实践持续时间至少应为一学年,并保证每周2课时及以上的教学;(2)早期研究对象集中于具有危险性的青少年,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模式的应用范围可扩大至多数青少年学生。(3)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情况和社会背景等进行调整;(4)教师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的关系。
2022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了对学生德育的重视,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育体与育心结合,健全学生人格品质的培育。基于TPSR模式的体育教学将个人与社会责任这一德育目标作为课程模式的核心价值理念,充分发挥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把尊重、合作和社会责任等德育内容融入学生的体育活动中,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的个人和社会责任感,并借此将责任体验迁移到社会行为中,既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和社会对道德公民的教育需求的同时也重视体育课程的本质目标。基于TPSR模式的体育教学为我国学校体育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学校体育由单方面德育灌输转变为“育体与育心”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借鉴。如何开发出适应我国学校体育的体育道德责任教育的教学模式,亟待国内学界专家和学者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