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这个社会
是怎样的生存状况?
✦
本文着重分析了听障者在当代社会中的生活现状,尤其关注了他们在求职市场上遭遇的难题,并通过几个真实案例,展现了听障者在工作寻找、人际交往以及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这些讨论和故事虽然聚焦于听障者的 experiences,但其中的 insights 和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同样对健听读者具有启示意义。
✦
✦
01
故事1
某一名男子进行偷窃犯罪,被抓住了。当他站在法院被审判的时候,他们问他为什么要犯罪。他的回答是:“他们不招我工作,找不到工作,就没有钱,没有钱就饿死了,那我就偷。”这番话让他们思考,事实的确是这样,沉默了。
这个真实的故事揭示了听障者在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尽管听障者拥有与健听人相同的能力和才华,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却常常遭遇不公平的限制,可以说在他人眼里,听障者的“能力”在“听障”面前等于“零”,是在招聘过程中对于不了解听障者的能力情况下被优先考虑排除。
虽然说随着社会进步,听障者获得更多就业机会,犯罪风险降低。他们通过自主创业等方式独立生活。然而,在过程中我发现我们严重缺乏这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建立人脉关系,二是获取就业资源。
No1建立人脉关系
不懂人情世故
他人的帮助成了理所当然
故事2:
一名男子在骑车时不慎遭遇了车祸,尽管伤势并不严重,但某个身体部位受到了伤害。事后,他在微信上向所有联系人发送了一条消息:“我是聋人,出车祸,受伤了,请你们准备好给我发红包。”(原句忘了,意思差不多)
这样的信息,很莫名其妙吧,他受伤关我们什么事!他凭什么理所当然,以为我们应该给予“照顾”。最终的结局大家心里大概有数了。
这种期待他人无偿援助而自认为理所应当的心态,常常忽视了基本礼仪和感激之情。不管别人如何看待,我们都应遵守社会交往中的“人情世故”。可惜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因此很自然地在思想和行为上形成了一种默认的“常识”,即认为获得帮助是理所应当的。
我个人认为,这种行为可能部分源于学校时期的经历,比如zheng fu对学校的物质支持、提供的免费资源,以及使用各类证件(如残疾证)在旅游时享受的免费或折扣优惠。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们逐渐习惯了这样的待遇,以至于出现了在奶茶店凭借残疾证要求免费获取奶茶的“丢人”事件。
不懂建立良好关系
讲话太直白,容易得罪人
故事3:
三女一男去吃火锅,男子问一个女子:“你多大了?”女子回答98年。男子说:“你多大了,还没有谈恋爱,不结婚了?没人要你吧……”在没有完全了解女子的情况下就先入为主,在那边自顾讲话。弄得其他女的极度尴尬也极度反感,最终这场饭局弄得不欢而散。
这种人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我一个听人朋友曾问我:“你朋友(聋人)为什么讲话比较直白,颠三倒四,全不顾别人的感受。”我解释说,“这是聋人特有的语言习惯,是特殊成长环境和交流习惯带来的影响,他们通常没有恶意,只是表达方式较为直接。”但是私下我提醒我那位聋人朋友:“你讲话要照顾别人的感受,很容易得罪人。”她却说:“我怎么讲话就怎么讲话,直接不好吗?不像听人一样拐弯抹角,说这么多话才说到重点,浪费时间。”
对于这种“直接性偏见”我的确无力改变,也曾经经历过,因而我理解我听人朋友的观点,也认同我聋人朋友的立场。
02
No2获取就业资源
就业资源这方面
几乎是听障者的痛点之一
招聘APP
投简历石沉大海,主动告知自身聋人的身份,HR处理这种事情通常是要么不招,要么不回。不管是健听人还是听障者都经历过,但对比下,还是听障者获得工作机会较难,还没开始,就输在“聋”了。
助残公司
为什么会成立助残公司,帮助残障人群或者以此为名,只有创始人心里清楚。不管目的是什么,始终离不开“给钱就提供服务”,没有钱、利、名,就没有服务,否则就不会出现“你只管下跪,罪名我来背的金泉大侠,在广州最繁华的街道跪行两公里,只为给孩子治病的伟大母亲”事件。(我本人以前在助残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对此心里非常清楚,但是对于助残公司的评价,大家需要根据其实际行动来判断。)
残保金
这是一个极度矛盾又不得不依靠的一项充满争议的zheng ce,有些企业要招聋人,其考虑的东西要很多,他们习惯性站在鄙视链的顶端,高高在上地看着残障人群,否定能力,否定一切,却不得因公司需要残保金才招聋人,否则就不会出现大量的所谓需要残疾证“挂靠”的事件。所谓的“挂靠”现象,即企业与残疾人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并不为其提供工作,只是为了获取残疾证背后的利益。残疾证的福利好处是真的很多,以一个残疾人经历为例,没有工作但需要社保,那就挂靠。详细链接:
这样的事件时常在我身边发生,连我的健听老师也推荐挂靠(天!我好像看见了人性的贪婪,看不见!我看不见)。但我们必须承认,如果没有残保金,没有残疾证,我们就业的机会是真的很少,在经济压力下走上绝路,甚至可能被迫卷入犯罪活动,我想这确实是任何社会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也是特殊人群不希望发生的人间惨剧。
工厂就业
对于聋人的工作接纳和包容性相对较大,但会要求出示残疾证作为证明,必须要有残疾证,没有就不招,多么残酷的事实啊!尽管如此,工厂的工作环境相对公平,不管是听人还是聋人,都一样要“披星戴月”工作(上夜班),实行“多劳多得”的原则,工资与工作量直接挂钩。我没有经历过在工厂工作,就没有话语权,但从很多朋友不得已选择工厂工作的经历分享来看:
我看到了一种伴随着激烈的欲望却不得使其默然的现象
他们渴望享有与健听人相同的权利,希望从事白领工作,但这样的机会却很少。从中国的就业市场来看,不得不说,选择从事白领工作可能意味着较低的薪资和身兼数职的现实,而选择蓝领工作则可能需要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来换取较高的收入,只能说只有体验这其中才有话语权。
因此,无论选择哪种职业,身体健康的损耗似乎不可避免。
总之,无论是建立人脉关系,还是获取就业资源,我们都面临着显著的不足,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结婚也是这样,如果就业困难没有得到解决,缺乏长远规划和沟通方法的改善,即便步入婚姻也会承担更多压力。这也反映了我在上篇对“聋+聋结合”的婚姻模式持保留不看好态度的原因所在,但我尊重每个人的选择。链接:
面对就业障碍,我们能做的是改善沟通技巧,积极拓展人脉网络,眼界放远点,早点做好打算。比如你在大学,你有二十个同学,搞好关系,不一定要做最好朋友,可以是简单的问候,简单的来往,那么你就有二十个人脉,这些人脉背后可能连接着更广泛的资源,包括他们的家人和亲戚,这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就业渠道。我曾经设想过整理一份愿意聘用听障者从事白领工作的公司名单,创建一个专为听障者设计的就业APP或小程序,但是我必须承认我的确是有心无力,无力且无能,无从下手也无处可下。
如果你们有后台,有人脉,有背景,那就走后台,利用现有的资源去达到你要做的事情,不要去想我不靠父母,我不靠背景,不走后台,我要靠自己的能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事情,那是小孩子,那是天真的想法,热血沸腾是好事,可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这么容易,你要上战场,战败了,你问他们:“我失败了,可不可以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谁,会给你重来的机会,那不是校园,那不是家庭,没有无限的包容,那是职场,如同战场。
我认识了一个聋人,他最大的底气就是家里有钱,爸爸的权力就是他的底气,他走后门,进入了日本公司工作,担任管理岗位,领导着数百名几百多个健听员工。哦,一个聋人还能管理几百个听人,任谁不服气,对吗?换是我来想,我肯定会说,如果他不是有钱的爸爸,就算拥有优秀的能力,有高学历,在“聋”面前,他一样会面临很多障碍,但是他敢走后门,用实力说话,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最终赢得了员工们的尊重和认可。他的经历不仅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也促进了对残障群体更加公正和积极的认识。
在就业市场中,寻找能够有效展示自身才能的途径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当调整心态,摒弃对学历的过分依赖和优越感,转而依靠个人实力来推动改变。哪怕是微小的改变,只要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就能逐渐促进更广泛的接受和理解。这种认可对于实现真正的变革至关重要。
关于健听人了解听障人的这方面,我一个听人朋友分享了他的经历,我都有点汗颜,这篇太长了,那么下篇见,任何有问题,读者都可以在后台联系我。
PS:新版微信修改了公众号推送规则,不再以时间排序,而是根据每位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算法推荐。这这种模式下,您可能错过。如果喜欢,请您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本文出自本作者执笔,图片来源小红书多个博主。读者可以客观理解阅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将其用于恶意诉讼或任何非法目的。恶意诉讼是不被鼓励的行为,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公正、理性地对待文章内容。
风子的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