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这个概念,由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提出。具体说来,“空心病”描述的是一种价值观缺失所导致的心理障碍。相较于绝望和痛苦等强烈的情感,“空心病”内在表现为为内心空洞、精神贫瘠,以及对生活的无意义感——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对生活失去热情和信心。外在表现为对他人的意见异常依赖。比如,有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做出选择,必须征求别人的意见或遵循大众标准。虽然自己在生活中似乎什么都做对了,但是又总感觉哪里不对,总感觉自己活得不舒展、不舒服。
听起来好像很可怕,但其实很常见。这里举个自己的例子:考上大学之前,我对大学充满着向往,我认为读了大学才能证明自己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于是第一年高考失败之后,卯足劲再来了一年。在高复一整年,我都在考高分的任务中“卷”得死去活来,直到考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分数,是的,高考超常发挥了50来分。
但高考成绩带给我的开心仅仅留存了半天,因为那时候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好像从来没有思考过想在哪读大学,读什么专业……接踵而至的几天填报志愿,我和家人陷入了新一轮痛苦:为了填一个满意的志愿,我爸妈找人托关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帮我报了一个自己完全没有兴趣也学不明白的——计算机。仅仅是因为这个专业在当时看起来比较好就业。
十几年后的今天,回想起当时的经历,脑海中冒起了一串问号:
为什么要等到报志愿的时候才开始想自己未来要做什么?
报志愿明明就是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要让别人参谋?
报志愿到底该遵循自己的喜好还是社会的需求?我那时候喜好又是什么?
……
这些问题的追问,看似让这件事看起来更加荒诞好笑,但其实我只是千千万万个胡乱填报志愿的案例之一,当年除了我之外,还很多同学也是“拼尽全力考高分,稀里糊涂报志愿”,而且这种情况直到现在依旧非常普遍。
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从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来看,个体的生命周期有八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五个阶段即青少年期,正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冲突阶段,他们会把自己的经历、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与相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别于他人并起拥有稳定人格的自我。
青春期的主要挑战就是明白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而不再做一个对父母、老师言听计从的孩子。如果可以完成自我整合,就可以拥有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认识。既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又能被社会所接受;而如果没有充分整合自我,就会留下一个破碎的、不清晰的自我认知。
关于自我同一性的概念,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过,这里还是有必要做出解释:自我同一性又称自我认同,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的一个专业术语。
他认为,所谓自我认同是指青少年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的重要方面前后一致及较完善的意识,也就是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定义为“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一种从信赖的人那里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除了自我对自身的认同,有学者特别强调:自我同一性是指当自我对自身的认识与感觉他人对自身认识达成一致时产生的感觉。
也就是说自我同一性其实包含两层意义:
个体的内部达到自我整合的和谐状态;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与个体感觉到的外界对他的认识达成一致。
而第一层是第二层的前提和基础。
结合中国式家庭、学校环境等因素,尝试分析一下“空心病”的成因:
被包办的童年
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之一便是拥有一个被包办的童年。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间,尤其是在5~13岁这一时期,如果经常有人替自己做选择,而自己缺少独自思考和选择的经历,就无法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为什么很多家长要包办孩子的童年呢?因为对于很多家庭而言,孩子学习好就代表一切都好,比如很多家庭孩子吃完饭就必须立马去写作业,不允许看电视,也不会让分担家务……殊不知这条很多家长都喜欢走的捷径,却为孩子带来人生发展中最长的弯路。因为包办童年、只看学习成绩的代价是孩子的自我、自主性、价值观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经历过挫折,无异于让内心一直处在无菌病房里。当其他人用18年时间逐渐适应外在环境,并经历各种小病,还克服了它们形成了抗体的时候,无菌病房里的这个人一直很“安全”。而当有一天这个人一旦从病房走出来,便会经不住一点风吹雨打,像一个外在形态成熟的“大小孩”。唯有把成长中的落下的课重新上一遍,才能产生抗体。
2. 没有“心流”地玩耍过
当一个人投入地玩耍时,便一个人最专注的状态。当一个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慢慢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干什么。而如果一个小孩总是在很专注的时候被打断,就自然无法形成专注力。
举个例子,很多家长在带孩子去动物园时,总希望孩子能看完所有的动物,希望“值回票价”。而事实上孩子的注意力很有限。比如孩子想看河马,就可能好几小时都在认真而专注地观察河马;而站在家长的立场,则可能希望孩子通过本次机会认识更多动物,于是可能在孩子的注意力刚刚集中在河马身上的时候,又拉着孩子去看孔雀、看犀牛……孩子的专注状态就会一直被打破,并且很难再次维持专注状态。
如果在儿童期没能充分地玩耍,这种状况滞留到成年。这便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很多成年人爱看短视频而不爱看书,而且这些没玩够的人往往会在事业上遭遇瓶颈。
3. 习惯做“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一个人从小就被父母要求学钢琴,而自己一开始并不喜欢钢琴,那么这样下去可能会有3种结果:
(1)开始不喜欢,但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喜欢上弹琴;
(2)一开始不喜欢,但因为自己比较有天赋,学起来很容易,因此很容易过关,由于喜欢成功时的感觉而喜欢弹琴;
(3)一直不喜欢,越学越难受
第三种状态比较好区分,但比较容易混淆的是第一种状态和第二种状态。这是两种不一样的状态,真正的爱好是发现这件事情的有趣之处后才开始学习。如果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也可以算是真正的喜欢;但如果练习的动力是每次获奖时的风光,那么爱好的其实是获奖,并不是这件事情本身。他需要享受的就是获奖时的风光,是别人的赞赏,甚至是自己藐视别人时的虚荣。这就会促使“空心病”的出现。
不得不说,在现如今的教育体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下,许多青少年是仅仅跟随社会期待和父母意志在学习,奔着考高分上好大学这个单一目标,缺乏对自我了解和对人生目标以及实现路径的探索,很容易形成了一个虚假的自我,做别人希望的自己,从而陷入自我同一性混乱,有人甚至感受到精神阉割式的痛苦。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缺乏了解,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乏肯定,就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贬低的状态,从而导致缺乏自我价值感。
如果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别人的意见,那么就有很大概率做出一个不适合自己发展的决定,而如果先考虑自己的想法,再平衡周围人的感受而做出最终选择,那么所做的事情至少是自己喜欢的,人生就会容易很多。
总是想去满足别人,便会和自己的需要失去联系。
说到这里,可能大伙会开始焦虑了:如果说我们并没有完成青春期自我整合的使命,那该怎么办?
《可塑的我》这本书基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给到最大的建议是:学会玩耍。
学会玩耍,其实是很多人走出30~40岁困境的一个重要环节。
书中说,如果做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人生就会很无聊。同理,如果做一份工作只是为了钱,那么这份工作带来的也只有钱,而没有自我认同和自我成长,并不能带来人生的意义。如果持续这种状态,四五十岁时就很容易陷入绝望和停滞,晚年生活也可能会很痛苦。
而玩耍可以帮助人们逐渐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比如,在玩耍的过程中,有人发现自己喜欢音乐、声音。在了解了这一点后,无论是做调音师、DJ,还是其他与音乐相关的事情,只要和音乐、听觉相关,都能激发好奇心、保持专注状态。
为了能帮助自己学会玩耍,书中给到的建议是:一周之内尝试做3件没有意义的事情。注意,是没有意义。
比如,看一看蚂蚁搬家,或者晒太阳、懒散一下,或者玩玩沙子,甚至给自己买一直想玩的遥控车、芭比娃娃,等等。这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情,却对个人突破来讲是很重要的。相反,如果一直囿于以往的评判标准,则会一直停留在自己以往的固定思维中。
专注不是等出来的,不是刷手机刷出来的,而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慢慢进入的一种状态,而且这种状态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而情绪本身就是会经常波动。当情绪干扰到自己做事状态的时候,就需要暂时放下问题,用玩耍重新给自己补充能量,再去解决问题。
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能够将发展心理学的内容结合我们国家的社会背景做解释,有兴趣推荐大家读读这本《可塑的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