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友送给我一本书——稻盛和夫的《干法》(2010年6月出版),是《活法》一书的姊妹篇,篇幅不长,文字浅显,我现在看了一半。
客观来说,这本书和我们读书时代《读者》文章的气味颇为接近,文字部分恕我直言并不出彩,是小学生也能通篇诵读的那种,有些教条的嫌疑。然而,如果你已踏入社会多年,有一定的工作阅历,受过挫折,也曾忿忿时运不济,那钻到文字底下,能感受到稻盛和夫先生到底想启示我们什么。
这篇文章算是对书中前半部分主要观点的提炼,我自己的感想后续会另起一篇来写。
稻盛和夫
提到稻盛和夫,人们很熟悉,是日本乃至世界商业的一代泰斗。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信(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跻身世界500强之列。2010年又受日本政府委托,再次出山,接掌日航CEO帅印,同时被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任命为内阁特别顾问。
不仅他的商业成就被人广为赞颂,他深受佛学影响的人生哲学和经营思想,譬如纯净灵魂、爱、善、利他、自律等观念,因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斐然寰宇。
“金饭碗”越捧越亮
如果把工作只当成谋取生计的“饭碗”,这个饭碗就会越来越“破”;如果不顾一切地爱上工作,工作就会变成一只“金饭碗”,盛满成功、幸福、健康的生活态度,源源不断地回馈你。
稻盛和夫说,自己是幸运地撞上了“该做”、“能做”、“愿意做”三个圆圈的交集,在相对年轻的时候捧到了自己的金饭碗。
不过他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从小是“别人家的小孩”,相反,经历过的挫折和苦难比我们中间很多人都多。
初中升学考试两次落榜,其间患上肺结核,生命差点终结,同时因为战乱家屋被烧成废墟。考大学时第一志愿的大学医学部未能考取,只能进一所地方大学的工学部就读应用化学专业。大学拼命用工读书,但毕业后去大企业面试屡遭失败,在导师介绍下去了京都一家濒临破产的电瓷瓶制造企业,做陶瓷新材料研发。
由于眼瞅着公司像一艘正在下沉的船,部门的年轻人都作鸟兽散了,只剩稻盛和夫一人。走投无路,只能孤注一掷,劈开一条路。
他把铺盖和生活搬进了实验室,不分昼夜地阅读国外文献期刊,和老旧的实验仪器打配合,不停地做实验,攻破技术难题。原本他在大学主攻有机化学,谁曾想却在无机化学新型陶瓷绝缘材料领域打开人生的新局面,攻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堡垒。
记得,在你的世界中心呼唤爱,工作会不负期待。
ALL IN换来如有神助
“神”是可以被感动的。一个人若是完全处于ALL IN的状态,“神”往往就会出来帮忙,很多奇迹就会发生。极致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当时稻盛和夫成为继美国GE通用电气之外,第二个成功合成“镁橄榄石”(一种绝缘性更好的新型陶瓷,适用于高频电流),他又在开发“U字型绝缘体”时遇到如何让“镁橄榄石”粉末成型所用的黏性材料上犯了愁,传统用的黏土含有杂质,不符合工艺要求。那怎么办?
有次,稻盛正想着这个问题入了神,被一个容器绊了脚,低头一看,鞋子沾上了实验用的松香树脂。霎那间灵感乍现,如获至宝。架起一个简单的锅,将陶瓷材料和松香倒入,边加热边混合,放进模具里成型;再置于高温炉烧结,作为黏结剂的松香被烧尽挥发,做出的成品“U字型绝缘体”中就不留任何杂质了。
困扰许久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这样的例子在很多科学家等等身上都发生过,比如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一次在沐浴时偶然发现浴缸中的水在池塞被拿掉之后,有规律地按照一定的时针方向流转,从而发现了浮力定律。
稻盛和夫坚信“工作造就人格”,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就会产生“神”,能耕耘自己的心田,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我们凡人总是贪、嗔、痴,书里称其为“三毒”,是让人陷于烦恼的最厉害的东西,我们生活中总是被这三者支配。但是,人生又少不了它们,因为它们赋予了人生存的本能。因此,稻盛和夫告诫我们,切不可过度,为达到这个目标,独一无二的方法就是——拼命地“工作”。也就是说,工作和人格塑造是难以分开的两兄弟。
“自燃型”的人超燃
书中有个比喻很精彩。物质有“可燃型”、“不燃型”、“自燃型”三种。同样,人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
我们都能理解,最理想的是成为“自燃型”的人,做事充满热情,在强烈的自我驱动下能够主动设定目标。
更进一步的是,能够自己主动牵头,带动周围的人把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的人,稻盛和夫称做是“在旋涡中心工作的人”。这类人让自己进入旋涡中心,积极地把周围的人裹挟进来,没有人要求他这么做,但是他会主动提议怎么去做,也能积极地感染到周围的人,大家附议“那就这么办吧”。
-------------------------
7月20日更新
合上稻盛和夫《干法》这本书,我陷入了思考。
关于稻盛和夫的经营和人生哲学,为什么看热闹的远远多于参与热闹的人呢?我想到的原因有仨:一是偏颇地认为是无用的毒鸡汤,光励志不给勺;二是对所提出的高的品格标准望而生畏;三是习惯性评头论足而非躬身入局。
稻盛和夫不假于人的独立思考
人们之所以有鸡汤的误读,我认为和现在这个社会“把人捧在手心里”有关系。此话怎讲?我们先来看一个稻盛分享的例子。
京瓷创业之初,稻盛和夫自知在经营方面是门外汉,希望获得成功人士的指导。碰巧,得知松下电器创始人 松下幸之助将有一场关于“水库式经营”的演讲,就立刻提出申请,满怀期待。当天因为工作关系迟到了,稻盛只能在会场最后一排站着听讲。
幸之助先生的演讲很精彩,用水库管理雨水的方式来打比方告诫企业家:经济景气的时候也要有忧患意识,财务上有余裕时要注意储备,像水库蓄水一样。雨水管理得好是资源,不好就是灾祸。大量雨水流入河流会引发洪水,招致灾祸;雨水匮乏会使河水断流,庄稼绝收。因此,水库是很好的调节器,前者可以关闸蓄水,后者可以开闸救济。
在演讲最后的问答环节,有一位听众举手提问有一丝挑战的味道,说道,经营必须有余裕,他们中小企业经营者都明白,但苦恼在于——怎样才能让经营做到有余裕,“如果不教我们具体的方法,我们很难办。”
幸之助先生露出相当困惑的表情,他沉默片刻,仿佛是自言自语道:“不,你这样想可不行。”
接着再次沉默。听众以为是答非所问,报以一阵失笑。而稻盛和夫像被电流接通了一样,突然领悟了其中奥义:
每个企业情况不同,一家企业有适合一家企业的做法,方法可能千差万别,他无法教我们。经营要有富余,必须自己认真去想,没有人能代替你思考,这样思考是一切的开始。如果不这么做,就什么都实现不了。无论对工作,还是对人生而言,都是铁律。
而因为现在的社会对我们太呵护有加,担心我们承受思考的苦,或苦思而不得解,开辟了一条捷径——绕过思考来提升效率,久而久之我们也习惯了把思考的权力让渡给他者,思考的能力也因为缺乏训练而退化。
学校老师为了能让学生考试多得分、得高分,不遗余力地介绍解题思路和标准答案,使得学生对老师有了依赖性,拿到题不尝试先思考,而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企业领导为了确保工作推进的效率,仔细指导下属各阶段任务重点,使得员工对领导有了依赖性,在独立处理问题时有畏难的情绪,而动不动寻求领导帮助。
媒体、知识服务商等为了让信息更容易被用户消化,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把信息和知识掰开了、揉碎了,再用心地打磨成“产品”,使得用户习惯接收了明确的观点,而用户除了附议之外一时说不上有什么个人看法。
其实,社会的好意我们要感激,只是得有觉察:食粮精细吞咽不费劲,味道也好,可是粗粮才是更自然的面目,更适合我们用心咀嚼,品尝其中滋味,就像思考没有除了你以外的其他人可以代劳,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课题。
印刻于心的道德律
《干法》除了主张要深入思考,“必须得想”没得商量之外,就是对卓越的人格品质的大起底。
要成事,归根结底,仰仗的是人身上那些熠熠生辉的品质。《干法》说的就是这些底层因素,而说实话现在的书很少涉及这些,原因和现在急功近利、追求速成的社会风气脱不了关系,这些诸如专心致志、勤奋努力、高瞻远瞩等等的优良品质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要有极大忍耐与时间相伴。
1982年,稻盛和夫在京瓷的经营方针发表会上提出一个口号,摘自于日本哲学家中村天风先生的著作:
实现新的计划关键在于不屈不挠、一心一意。因此,必须聚精会神,抱着高尚的思想和强烈的愿望,坚忍不拔地干到底。
稻盛和夫打出这一口号之后两年,为了亲自证明人的这种纯粹的“思想、愿望”究竟可以成就多么伟大的事业,借以激励更多的人,便毅然投身于第二电电这一宏大的事业之中。可以理解为,第二次创业是检验稻盛和夫所信奉的人生哲学的一次巨大实验。而事实也证明,他再次成功了。
通过漫长岁月的洗礼,稻盛和夫总结出一个方程式用以表达他的工作观乃至人生观:
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 × 热情 × 能力
下面会按三个要素的重要性从低到高展开来说,分别是能力、热情、思维方式。
能力(0~100分):指先天禀赋,是父母或上天授予的智能、运动神经、健康等等,由于是先天的,所以不涉及意志和责任。有的人带着优越的资质来到这个世界上,多少占有优势;有的人可能资质平平,但可以靠后天逆风翻盘。
热情(0~100分):也指努力,由个人意志决定。有人懒散怠慢、好吃懒做,有人勤恳坚持、脚踏实地,他们的命运可能就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分道扬镳。
稻盛和夫从创建京瓷至今,把自己的“热情”发挥到极致,从“付出加倍于人的努力,至少能达到一般人的水准吧”这一想法出发,全情投入,不舍昼夜。自然界的动植物尚且都在拼命努力获取生存的机会,而人怎么能不更有点追求呢?
思维方式(-100~100分):在现实世界里,不辞辛劳,愿他人好,担负责任而拼命工作,这样类似的“思维方式”是正值;相反,愤世嫉俗,否定真诚,怨声载道而消极对待人生,这种类似“思维方式”则是负值。
“思维方式”哪怕只是稍稍偏向否定,比如仅是-1分,那也使得整个结果是个负数。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才华横溢的能人,唯金钱论,如果丧失道德底线,最后会跌入无尽深渊的原因。“思维方式“是负分,能力越强,越“努力”,只会是在错误的快车道上加速疾驰直至翻车。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道德律为“思维方式”定下一个关键的基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