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让“社会文明程度高”成为新名片!

让“社会文明程度高”成为新名片!

让“社会文明程度高”成为新名片!9月30日第九个烈士纪念日在苍松翠柏掩映着的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下百名新婚夫妇向革命烈士默哀、献花诵读雨花英烈家书聆听英烈家属发言第九个烈士纪念日

图片

9月30日

第九个烈士纪念日

在苍松翠柏掩映着的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下

百名新婚夫妇向革命烈士默哀、献花

诵读雨花英烈家书

聆听英烈家属发言

第九个烈士纪念日,南京市新婚夫妇向革命烈士献花仪式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

为了在全社会营造

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时代风尚

2015年至今

南京已连续8年在烈士纪念日当天

开展新婚夫妇向革命烈士献花仪式

成为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红色主题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指出,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并擘画了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的宏伟蓝图。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十年来,南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市文化建设,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让“社会文明程度高”成为新名片,为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南京新篇章提供了有力文化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今天的南京

一幅新时代社会文明的答卷

正在铺展

践行核心价值观

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金陵图书馆、第二十九中学儒学馆、鼓楼区颐和路社区将军馆、十月军校……南京广泛宣传教育、广泛探索实践,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具体化系统化,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价值追求,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2021年11月,新一批南京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创新十佳案例公布。近年来,南京不断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干部群众工作生活和精神世界,涌现出一大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创新案例。

在紫金山新闻“温暖宁”“凌晨四点的南京”“你的汗水”、龙虎网“辣油视频”等正能量短视频栏目基础上,一个吸引全市各区各部门以及各新闻媒体、社会自媒体账号等加入的“温暖宁”正能量短视频联盟正在建立。一部部主旋律作品刷屏全网,传递着“温暖宁”的南京城市温度。

传承红色基因

“信仰之光”照全城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他殷切希望,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些年,南京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把“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城市血脉,不断深挖红色文化家底,创新多种形式讲好红色故事,让“信仰之光”映照全城。

十年来

我市优秀红色文艺作品创作层出不穷

话剧《雨花台》自2015年9月首演以来,在全国高校巡演超过100场,并荣获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首部以渡江战役为题材的大型原创杂技剧《渡江侦察记》,用多种杂技艺术形式,让观众耳目一新。我市还成立了红色文艺促进会,整合市内的红色文艺资源,促进红色纪念地与文艺界深度携手,以更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讲好红色故事。

话剧《雨花台》剧照。

近年来

我市探索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立法

助力高质量保护传承

2021年7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标志着我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而《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保护条例》则是全国首部具体保护烈士纪念设施“点”上的立法实践。“两部条例共同构成南京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点面结合、相互呼应’的立法体系,这在全国各地红色立法实践中独树一帜。”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京的红色文化

也有了集中展示的舞台

2019年10月,“中国南京红色在线——南京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和利用平台”上线,囊括了全市165处红色资源点。平台还发起成立了“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点联盟”“南京红色文化志愿者联盟”“南京红色文化新媒体联盟”,在全市上下形成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合力。

感受榜样力量

汇聚文明城市建设强大动力

7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为“八一勋章”获得者一一颁授勋章和证书,原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是3位享此殊荣的英模之一。

2021年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东南大学副校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邱海波当选“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今年9月6日,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传来好消息,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教师杨瑞清当选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教师代表。

在南京

这样的先进典型人物还有很多

近年来,南京深入推进道德风尚高地建设,模范典型层出不穷,仅在去年,我市有1人当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6人获评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评人数全省第一。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3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7人(组)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5人当选江苏省道德模范,16人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106人当选南京市道德模范,87人荣获南京市道德模范提名奖,14人荣获南京市道德模范群体奖,4人荣获南京市道德模范特别奖;170人当选“中国好人”,239人当选“江苏好人”,2205人当选“南京好市民”。

如今,榜样的力量正转化为南京市民的生动实践,汇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作为居者安、近者悦、远者来的幸福之城,南京在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位列省会、副省级城市第三。自2005年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南京先后4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文艺赋能城市

彰显美丽古都新时代风采

源源不断的高品质文化供给,让市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大型交响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民乐《解放·1949》、话剧《鸽子》、京剧《梅园往事》、越剧《凤凰台》、广播剧《寻找保尔》等一批优秀作品涌现。大型史诗话剧《雨花台》、图书《因为爸爸》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雨花台——信仰的力量》剧照

这十年

南京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文化发展繁荣兴盛的十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文化惠民理念、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建成乡镇固定放映点(影院)654个,每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7500场以上,年均观影人数超过65万人次。

8月25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南京4位作家获奖,创下佳绩。南京是世界“文学之都”,独特的人文气质和深厚的文学底蕴,为作家创作提供了丰富滋养和土壤。

2019年10月31日,南京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学之都”。从“天下文枢”到世界“文学之都”,一古一今两张文化名片的迭代,既开启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南京新篇章,也给城市的未来发展描绘了新前景。南京正通过“创意城市网络”扩大世界“朋友圈”,进一步挖掘千年文脉,以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打造现代创意产业体系,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

擦亮幸福底色

基层治理“涵养”文明

网格化治理体系,让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功能更贴民心。志愿者的加入,也让基层治理有温度更有深度。

群防群控、群策群力,志愿者用热情与汗水,为疫情防控贡献了不容忽视的基层力量,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擦亮幸福底色,让基层社会治理更添活力。

从城市到乡村,基层治理“涵养”着文明,持续营造了向上向善向美的强大社会氛围。

2021年4月,建邺区获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按照《民政部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这里坚持软硬件两手抓,积极倡导简约适度婚俗礼仪,推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着力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

建邺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内的南京市婚姻文化展示馆。

不断培育涵养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基层治理源源不断输入新能量,让南京的大街小巷“毛细血管”充盈着文明之风。

内容来源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李子俊 王茸 张源源 朱旖旎

上一篇: 多元治理内涵及多元治理模式特征特征分析
下一篇: 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