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14 岁懂社会 -《被你讨厌的昆虫们》读书笔记

14 岁懂社会 -《被你讨厌的昆虫们》读书笔记

14 岁懂社会 -《被你讨厌的昆虫们》读书笔记14岁懂社会-《被你讨厌的昆虫们》读书笔记引言曾经为之讨厌的东西,实际接触之后才发现那么多喜爱,这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14 岁懂社会-《被你讨厌的昆虫们》读书笔记引言

曾经为之讨厌的东西,实际接触之后才发现那么多喜爱,这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对于作者来说昆虫们因为不被人接受逐渐淡出视野惋惜,真正喜爱的人才能发现昆虫的魅力。个人观察过最多的动物大概是蚂蚁的,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蚂蚁搬东西的场景,每次看到这样的画面都会忍不住看上几眼或者放空电脑盯上很久。

最后作者提到的《生之欲》这部电影倒是意外收获,打算后续无聊打发时间的时候看看。

资源

实体书阅读,可惜这本书个人并没有从网上找到资源。

佳句摘录

曾经为之讨厌的东西,实际接触之后才发现那么多喜爱。

令人回味无穷的一句话,个人阅历越是丰富,对于这句话越是深有感触。

个人评价

《为什么长大》中提到人的成长会逐渐失去惊奇,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的好奇心,说什么波澜不惊,随遇而安,不过都是用来掩盖自己越长大越无趣的借口。

对于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佩服作者能对于自己喜爱之物变为事业之后依然保持热情,另一方面对于昆虫世界的残酷又纯粹的生存法则十分感慨。

另外鲁迅《朝花夕拾》中提到的“人禽之辨其实本不必那么严”,发现和这本书倒是比较贴合,人类和昆虫真的有天差地别么?看过这本书之后发现其实人和昆虫只是多了理性和道德而已。

看这本书总是有一种小时候看动物世界的错觉,内容整体写的比较有趣,对于个人感兴趣的部分都记录到了此次的读书笔记当中。

昆虫处世之道

昆虫常见的三种处世之道,昆虫为虫的样子很像是做人为人的样子。

竞争与共生

昆虫之间的竞争和共生都是单纯的,然而人的共生和竞争确实十分复杂的,相比昆虫的纯粹不免让人为之吸引。

当然昆虫之间也不单单只有竞争,昆虫也存在共生共存关系,当然共生共存也分为互惠互利或者一方白嫖,比如书中提到的下面内容:

人类是基因的载体

“生命就是传递基因并且进化而来的”这句话怎么理解?性的诞生仅仅是为了传递基因的手段,而人类的道德和理性也是为了获取更加优异的异性,留下更好的后代基因。

人类和昆虫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为了追求生命和基因的延续,人类会想方设法来培养更优秀的后代,这种为了后代获得更好发展的强烈渴望究竟是生物本能还是基因的本能犹未可知。

基因载体的另一个思考是关于大刘的书《三体》中提到的“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个人看法为这里的人性指的是道德法律的约束,其实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更多的基于环境 而不是人类本身,因为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做人的基本底线也是建立在整个生存环境做的“妥协”。如果真的要到了三体那样的情况人类真的会为了基因延续而战么?

我想外在的敌人不足为虑,但是永远要小心内部的敌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这一点放在任何场合都适用,很多时候伤害自己的人是自己最熟悉的人。

喜欢就要大胆追求

昆虫如果有了喜欢的对象就会大胆追求,想想昆虫为了追求异性不惜粉身碎骨也要留下自己的后代,感叹为了生存和繁衍生物的行为都是十分纯粹的,昆虫的后代存活率非常低更会为获得和异性交配的权利而不择手段。

抛开动物生存法则这一点不谈,能在自己喜欢的事情尽情的投入(或者说)时间本身就是幸福的事情,因为很多人干着自己根本不喜欢的工作,对于这一点有幸在大学的时候有了认识,所以心中抱持着强烈的愿望,愿望就会悄悄来到你的身边。

兴趣作为事业会逐渐消磨热情这是避免不了的,但是这种无论干多久都不会腻的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当然这里要排除机械和无思考的劳动,这才是害人之根本,消耗精神的同时还消耗肉体,建议大家不要尽量接触这一类的工作。

伪装和趋光性

昆虫之所以令人喜爱是因为他们总是只有一个目标不断的追去。无论是进行伪装还是“飞蛾扑火”的冲击,对于昆虫来说永远追求最大的存活率。

伪装是昆虫中的基本有的虫伪装成树枝,有的伪装成树叶,有的直接伪装同类的气味,还有伪装则是为食物伪装做诱饵,这些技巧都是为了生存做的一系列努力。

为了生存,昆虫会隐蔽自己,萤火虫会通过发光诱骗其他萤火虫吃掉别的属的萤火虫然后发出原本的光,昆虫的狡猾和智慧是赖以生存的资本。

飞行类动物之所以会趋光性是因为在飞行的时候也需要看清周围环境才能正常飞行,对于夜晚月光和星星的光亮当然不足以和电灯相比了。不只是动物,晚上走漆黑的巷道看到光亮人也会产生安心的感觉,昆虫会如此执着光明也不是不能理解。

人类也为了光明坚持不懈的努力,电的到来无论如何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在我看来没有之一)。

真正可怕之物

对于昆虫来说真正应该害怕的是那些会带来生命危险的东西,而不那些看似危险实则无害的生物,很多看似无害的小虫子才是真正的杀手,比如隐翅虫这种呼一巴掌基本手是废了。

个人过去也遭受过“虫子”的道,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过去在老家山里劈柴的时候不小心掠过一只小虫不在意,结果晚上通红一片,本以为上点止痒的药就会好的,结果第二天手便肿成了”肉球“,没错真的是肉球,为此当时还拍过照做过纪念。

虽然手机换了几次之后相片已经没了,但是对于那种胀痛依旧还有深刻的记忆。

后面找长辈问了一下才知道是马蜂,不过好在只有一只。只怪小时候懵懂不懂事,老天保佑算是捡了一条命。另外个人在朋友眼中算是黑历史比较少的,这一次手肿成肉球让朋友也有深刻记忆,每次提起都会吐槽一遍=-=。

所以对于生活中可能碰到的昆虫建议都做一个了解,不明不白当蚊子拍了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

失去惊奇

沉重的话就放到最后部分了。

失去惊奇大概是成年人最大的悲哀了,成长总是伴随着无尽的代价,当我们失去惊奇我们会逐渐原地踏步活在安逸和舒适圈还是寻找新的可能性,大部分都是会选择安逸平凡的生活,这大概是成年人的另一种悲哀 -- 放弃追求。

然而给昆虫的生存环境是没有惊奇,失去惊奇意味着死亡。

生之欲

下面的内容都是从网络上拷过来的,可以随便看看。

书中作者在某一小节的结尾提到了《生之欲 》这部电影,查了下是一部上世纪 50 年代的电影,观感应该不会太好,但是豆瓣居然有 9 点几分瞬间来了兴趣,后续抽空看一下说说观后感。

《生之欲》讲述了一位官僚在发现自己患了晚期癌症后,试图在他的生活中找到意义。

A bureaucrat tries to find a meaning in his life after he discovers he has terminal cancer.

2007 年日本有再编过,这里不要下载错了哦。

《生之欲》电影链接:

链接: 提取码: zfqc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 App,操作更方便哦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 v7 的分享

另外下面是维基的介绍,这里直接搬过来了:

《生之欲》(日语:生きる)在香港译作《流芳颂》,乃是 1952 年由日本知名导演黑泽明执导的电影,曾获得日本每日电影最佳影片奖、电影旬报年度最佳影片奖、柏林影展特别奖等奖项。

故事内容

在市公所工作 30 年的市民课课长渡边勘治每天过着盖章、签公文的乏味生活,某日因身体不适前往医院检查,结果竟被告知罹患胃癌末期,只剩下约半年的生命。回到家中,儿子与媳妇对他并不友善,甚至可谓不孝。感到悲伤的渡边,带了毕生积蓄离家出走,也不去上班了。他在外头遇见一位小说作家,告之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认为从未替自己好好活过。小说家同情其遭遇,带他去打小钢珠,甚至去声色场所。对渡边来说,虽然这些事很新鲜,但到头来却觉得空虚落寞。第二天他就告别了小说家,一个人孤独的走在街上。

他遇见了市公所的一位年轻女职员小田切丰,后者表示她厌倦公务员无聊的工作,已觅得新职,却因课长没来上班,没人批准辞呈。渡边便将小田切带回家中,为她盖离职同意书;见她丝袜破掉,想为她买双新的。这天他要求小田切带他去玩,两人也度过快乐的一天。但回家后却遭到儿子辱骂,认为他之前带走的存款算是家用的一部分;儿子同时误会小田切是他的年轻情人,要求父亲自重。

过了几天后,渡边前往小田切新任职的玩具工厂,希望她再陪着出去玩。小田切原本不想答应,但渡边苦苦哀求,她只好同意。晚上来到一家西餐厅,渡边的举动让小田切以为他要对她不轨,十分害怕。没想到渡边告诉她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来日无多,但是见到小田切如此年轻有活力,希望小田切告诉他究竟活着是为了什么。小田切只好战战兢兢的拿出一只玩具兔子告诉他,她平常在工厂工作就是做这种东西;只要想到自己做出的东西是为别人带来欢乐,自己也就很开心。渡边突然想到自己想要什么了,向小田切道谢后便离开餐厅。此时碰巧有群年轻人替一位少女庆生,众人唱起生日快乐歌,仿佛在庆祝渡边的重生。

翌日渡边再度回到市公所上班,将他请假这些日子的公文全数拿出来,发觉有件案子是许多妇女前来陈情,希望将某条臭水沟改建为公园,却屡屡遭到各单位互踢皮球不愿处理。他决定要处理这件事,带着下属开始各处奔走。5 个月后,渡边过世,在灵堂上大家开始回忆他生命最后 5 个月的过程,发觉他非常努力奔走以建立公园,最后甚至选择在大雪的夜里独自快乐的唱着歌,死于自己亲手建立的公园里。虽然在守灵的酒会上,大家如此怀念渡边所做的一切,但等到第二天上班时市公所 依就弥漫着官僚之气。尽管有职员看不过去,心中认为应该要继承渡边的精神,但也仅止于缅怀而已。

写在最后

昆虫的生活似乎每天只有成王败寇,其中最大的启发就是“活着就要感谢”。

开头的那句话换一下词也可以说成:曾经为之喜爱的东西,实际接触之后才发现那么多讨厌,相比于昆虫作为人看起来有更多的无可奈何,但是那又怎么样呢?终究是选择的代价罢了。

上一篇: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社会保障实践
下一篇: 七、对班杜拉理论的评价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