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
2.所谓立场问题,就是为什么人、跟什么人站在一起的问题。
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③《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
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奠定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
4.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5.“半截子”唯物主义,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而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
6.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与哲学物质概念之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7.对概念下定义的方式通常有两种:①通过概念的属性进行定义;②通过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
8.实践是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9.唯心主义并不会伴随人类认识始终,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人们的认识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唯心主义就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10.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11.辩证唯物主义承认运动是绝对的,还承认相对静止。
12.人的本质特指人的社会属性,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3.列宁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4.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就是正确处理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
15.①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②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④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16.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分事物;认识量的意义就在于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认识量才能更深刻的把握质。
17.区分质是认识量的前提,考察量是认识质的深化。
18.主观、客观辩证法都是唯物的、抽象的、正确的辩证法,而唯心辩证法则是一种错误的辩证法,不能将主观辩证法等同于唯心辩证法。
19.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20.联系是客观的,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属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主观化,不是外部强加给事物的或主观臆造的。
21.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2.形式的变化可以影响内容的发展,但不能决定其发展。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23.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4.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联系的环节。
25.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
26.只要是反映论,无论是直观反映论还是能动反映论,都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唯心主义认识论属于“先验论”。
2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唯心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先天就有。
28.意识不能主观建构认识对象。
29.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30.实践之所以高于认识,是因为实践可以决定认识,而认识不能决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认识是实践的产物。
31.“实践是实现思想目的的感性物质活动”不是说实践是感性的,而是可以理解为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感性认识的来源。
32.实用主义真理观认为:检验一个认识是否是真理,主要看它对人是否有用,因而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一旦被否定,真理的一元性也就必然被否定了,因为真理不再具有客观标准,而变成因人而异的东西。
33.客观条件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度,决定了真理的相对性。
34.无论什么时候,人类都不可能是“绝对自由”的,因为自由是以必然为前提和限度的。
3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在对待二者的关系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
36.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一是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二是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37.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38.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39.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40.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41.判断一种上层建筑是否先进,取决于他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42.阶级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即阶级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又注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走向灭亡。阶级斗争会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不是永无止境的。
43.阶级斗争的根源是物质利益的对立。
44.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或工作方法;实事求是是党的根本思想路线。
45.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4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47.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48.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9.人民群众的实践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最终结局。
50.社会历史发展受人的主体选择性的影响。
5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切具体问题,因此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根本条件。
52.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
53.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志,也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54.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但是生产资料必须与劳动者结合,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才可以产生生产力。
55.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以国家政权为核心。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56.跳跃式发展的方向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是一致的。
57.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都无法突破生产力水平的制约,这就是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所在。
58.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9.阶级对立的实质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60.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61.科学技术不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方式。
62.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因素和决定力量。
63.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划分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64.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6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方式: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商人和高利贷者成为工业资本家。
66.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67.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不存在等价物。
68.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
69.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正是因为:
第一,它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第二,它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第三,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70.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71.所谓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里的“一定点”是指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72.可变资本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用于购买原料、燃料等劳动资料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73.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根据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把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根据资本在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不同职能,将其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74.剩余价值和利润在质上是相同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并且二者在量上是相等的;
剩余价值和利润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针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针对全部垫付资本而言的。
75.所有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所有权属于物权,具有排他的性质。
76.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资本家用货币资本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这一阶段,资本执行货币资本的职能,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生产资本的职能形式,发挥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销售产品,实现价值与剩余价值,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商品资本的职能形式,发挥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
7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经阶段是危机。
78.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使用价值的源泉有两个,一个是具体劳动,另一个是自然物质。(具体劳动结合自然物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79.商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化了,商品本质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商品的“天然的社会属性”就在于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
80.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81.形成商品的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82.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所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提高。
8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纸币也可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84.价值规律:
①内容:
第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第二,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②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③作用:
可能造成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85.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86.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
87.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88.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89.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售,“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90.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第二,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9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92.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93.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不会发生增殖;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
94.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等劳动资料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生产资本中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资料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它一次投入并一次转移到商品中。
95.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96.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后来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97.产业资本循环要保持连续性,必须具备: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98.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存在;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9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价值增值过程,价值增值过程以价值形成过程为前提和基础。
100.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的自我否定因素是资本积累。
101.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既有资本输出又有商品输出。
102.自由竞争阶段也存在少量的“资本输出”,“资本输出”不能成为区分资本主义两个发展阶段的根本标志。
103.金融寡头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完成的,即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
104.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105.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
106.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
107.金融垄断资本的根源是: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积累赶不上再生产资金的需求。
108.垄断价格的出现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109.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虽然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并不能完全背离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量。
110.垄断价格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做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通过垄断的形式获得别人的部分利润。
111.微观规制包括反托拉斯法,公共事业规制和社会经济规制。财政货币政策属于宏观调控。
112.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也是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表现之一。
113.二战以来,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114.资本主义社会在所有制方面出现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
第一,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115.为促使工人自觉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资本家极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社会福利制度的普及化、全民化等。
116.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在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有:
第一,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第二,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便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第三,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117.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其表现包括: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
第三,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1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119.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120.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一文,科学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其中最重要的经验是: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
121.在建立第一国际中始终坚持各国政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
122.为了恢复和捍卫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学说,列宁于1917年8-9月写成《国家与革命》一书。
123.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
124.列宁的贡献主要有:
第一,领导党和人民捍卫苏维埃政权,粉碎帝国主义扼杀社会主义新生政权的罪恶企图;
第二,采取多种措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
第三,建立第三国际,继续进行反帝反修的斗争。
125.马克思阐述的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有两点,即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126.第一国际是各国工人运动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而不是指挥中心。
127.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128.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这一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129.共产主义社会的三大特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