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与任务 摘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的目的,也是中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能够最终实现的社会条件,把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作为 执政的共产党的重要任务, 就为市场经济通向社会主义创造了重要条 件。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说明,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满足人民群 众的需要是消除社会矛盾, 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 如何把握和满 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成为执政党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人的需要;和谐社会;社会主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 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放在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又在社会关系中划分 出经济关系, 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其重要内容是人 与人在生产过程中以分工协作为基础"互相交换其活动。 " 因此,在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把握 " 人与人在生产过程中 " 相互关系的需求 动机并以此厘清其基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马克思认为: 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 觉反映," 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2]人类的一切活动都首先是为 了满足人的需要。
"人们为了能够 ´创造历史 ´, 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的东 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2] 人的 需要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的一种本质力量。这种力量一方面由人的一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 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社会关系本身构成需要的内容。从社会发展层次 看,需要构成一切社会活动观念上的内在动力,这是因为," 一定的 需要或爱好形成人们的利益。 利益是以特别强烈地和比较持久地满足 一定需要为目的的。这些需要是,物质需要、对活动和关系的需要或 文化的需要。 "[3] 所以,个人的需要或者某一社会群体(阶级或者阶层 ) 的需要以及他们需要满足的程度,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特别是受到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需要往往自接来自生产或以生产为 基础。 "[2] 它们都受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与政治发展条件和各种 自然条件的限制, "必不可少的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此需要的方式 一样,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多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 "[2]194 其中主要取决于各个阶级或者阶层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他们有哪些习惯和社会要求。
但是,个人或各个社会群体的需要也会 受到外部世界变化的影响。 同时,人的需要总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其原因就是马克思早就指 出的: " 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满 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2] 人的需要的变化一旦超出现有 社会所能够满足的程度,矛盾就会发生了。" 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 满足时 .他就对自己的需要、因而也是对自己本身,处于一种不满意 的状态。 "[4] 同样,对于一个阶级或者阶层,情况也大体如此。当一 个阶级或者阶层的需要长期不能得到满足,因而长期处于不满意状 态,尖锐的社会矛盾将产生。 然而,从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来看,当某些社会群体的需要与现有社 会制度发生矛盾时, 最终必然产生社会变革的社会需要,这恰如恩格 斯所说: " 由于生产条件的变革及其所引起的社会结构中的变化,又 产生了新的需要和利益。"[5] 这些新的需要和利益不仅同旧的制度格 格不入,而且在各个方而都是同它对立的。当新的需要与旧的制度格 格不入甚至对立时, 冲突就不可避免。 而世界各国的历史几乎都证明 了," 社会的迫切需要必须而且一定会得到满足,社会必然性所要求 的变化一定会给自己开辟道路。
"[6] 新的社会需要通过什么方式得到 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政集团对已经出现的新的社会需要( 即 人民群众的需要 ) 的认识、把握和采取的满足这些新的需要的措施。 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 在人类历史相当漫长的时间内,其需要甚至是 基本需要的满足都是有限的。人的需要满足出现的巨大差别,就演变 为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 也成为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的主要根源。所 以,当社会多数人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特别是他们的基本需要不能 得到满足时,这个社会将充满矛盾、冲突和斗争,这样的社会是不可 能实现和谐的。 因此,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就成为和谐社会的基本 前提。 二、基本前提: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 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愿望和需要的变化,是执政的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 但要把握人民群众变化中的愿望和需要,就必 须对群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群众绝不是一种抽象的社会概念,它是 由具有各种社会要求的普通男女组成的。是由具有自己独特的身份、 利益和愿望的社会成分构成的。当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时,要使所有社会群体的需要都得到同样满足,显然是不可能的。实 际上,当市场经济带来了中国的社会分化时,不同的社会群体的需要 已经不完全一样了, 甚至某些社会群体的需要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各 个社会群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差别更加突出了, 这是新的社会矛盾出 现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遭遇的最严重障碍。 曾经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的工业化作出过巨大牺牲的人中,农民占大多 数,与新中国刚建立时期相比,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农民,"对政治、 经济、社会等一切问题都有着自己的认识、评价以及相应的行为态度, 他们强烈地要求维护自身的利益, 提高农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7] 他们对一切可能损害自己利益的行为特别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违反党的政策造成的对自己利益的损害,反应强烈。 对于一切党风不 正和腐败行为强烈不满。 对于通过正式的制度性政治参与有着很高的 热情。 这些变化还不是农民已经发生的全部变化。今天,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 农民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找自己的梦想。他们认为, 他们在收入增加的 同时"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 ""学习了技术和经商知识" 。在这个过 程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 具有流入城市并逐步转为城市人的内 在冲动 " 。[8] 还有一些人希望能够获得平等的创业机会,能够依靠自 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创业的梦想。 伴随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的需要已经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是不同社会 阶层需要得到的满足程度并不相同。比如农民,尽管他们的需要已经 完全不同于其父辈, 但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仍然是各个社会 阶层中最低的。 因此,当代中国虽然几乎所有其他的社会阶层的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