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与行为12项指标中,均值越高,参与度越高,积极性较高,但很明显的发现,均值高的同样标准差值也大,说明参与度相对较高的同时老年人个体之间差异是比较明显,参与度与积极性差异还是较大的,有些老年人参与度特别高而有些老年人很少参与甚至是从不参与。总体参与行为的均值为1。5以上,相对较高,标准差值为0。38,相对其他各项指标的标准差值看,较低,表明老年群体在总的参与行为方面差异性不大,即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很少有这几项社会参与行为。在文化参与中,三项指标均值排在前六,标准差值较大,表明一部分老年人的文化参与行为较多;其次,社会性参与中,老年人的参与度在对于老年人自身技术或者经济状况要求比较低的方面较高,差异同样比较明显,而在经济参与方面参与度就较低了,但其对应的标准差值相对较小,老年人实际生活的社会参与涉及这两大参与类型的很少,且绝大多数老年人很少参与,老年人个体间差异较小。从这可以了解到,老年人普遍乐意通过参与比较轻松普通的文化参与和部分社会性参与来参与社会。
通过分析所调查的几项参与行为,在实际日常生活中,各参与行为对老年人的各方面要求不一样,从以上参与行为的均值与标准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按照均值大小将其排序如上表中所示,在文化参与领域中,相对来说,老年人对一些对他们本身和专业技术要求比较低的且比较接近日常生活的针对儿童即新一代的优良传统教育等活动参与度比较高,而对要求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和技术含量的文化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就业咨询服务方面实际真正参与的老年人比较少;在社会性参与领域,也是对于老年人自我要求较低的且风险比较小的社会活动参与度比较高,如参与志愿服务、协助调解民间纠纷和协助社区卫生,而“提供教育就业咨询服务”、“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这三项的参与对于老年人的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甚至可能涉及一定的人身风险和资金投入风险,交通执勤对老年人的自我身体要求比较高而且可能涉及一定的人身风险,所以,在这几个领域,老年人的参与度相对比较低,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有一定的参与顾虑;在经济参与领域普遍对老年人自身专业技术以及管理技能要求比较高,还需相应资金投入,可能有一定风险,参与度低。来~自,优^尔-论;文*网 +QQ752018766-
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数据分析及调查过程与老年人的谈话中,可以了解到,老年人年纪大了,没有年轻人的那样的干劲和精力去办社会公益事业,最多只能在自己身边周围做一些小小的帮扶和捐助,奉献小爱心。老年人年龄越大越偏向于不太乐于参与社会活动,且大多因为觉得年龄大了,没有太多精力去参与,反而更喜欢自己找一些自娱自乐的方法度过生活或者选择散步锻炼身体和人聊天。当然从访问中,也了解到,大多数老年人的活动都在离家不远或者比较近的地方活动,女性大多喜欢参与广场舞、手工之类的娱乐活动,而不同的是男性比较偏于散步锻炼,看报聊天,谈谈笑话或是社会最近发生的事情等。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大多数老年人觉得自己上了年纪,没有能力去参与到社会治安方面,只能在平日生活偶尔见到邻里民间有纠纷帮忙劝解,或是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出现卫生问题偶尔做一些协助打扫工作,对于社会治安和交通执勤方面,因为老年人并不会经常走太远的地方去活动,所以也基本不会参与到这方面。这就需要我们相关部门在挖掘老年人力资源的时候要配以一定的培训指导和激励措施。 淮安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研究(7):
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了解淮安市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情况的现状,来探讨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态度及行为的相关因素。笔者以对老年人进行的问卷调查的调查资料及访问结果为基础,对样本的个体基本特征、参与态度、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运用单变量的描述统计介绍了样本的特征,运用总体方差分析得出哪些因子对老年人影响较大,最后运用均值比较、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式分析了对老年人的参与态度及行为影响较大,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经济收入、职业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对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各项活动产生重要影响。77477
毕业论文关键词:老年人 社会参与 积极老龄化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the elderly in Huaian , 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influence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the elderly social participation。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and the results of the visit questionnaire for the elderly, inp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mple, participation attitude, participation behavior,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single variable describes the features of the sample, using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what factors affect the elderly, the mean compari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variance analysis methods such as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the elderly is larg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culture, economy income, occupation and health factor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lderly to participate in various social activities。
Key words:the elderly social participation active ageing population
目 录
1 研究缘起 6
2 研究综述 6
3 研究方法 8
3。1 资料收集方法 … 8
3。2 资料处理方法 … 8
4 结果与分析 … 9
4。1 样本特征 … 9
4。2 社会参与态度 … 9
4。2。1 参与态度与自我评价 …10
4。2。2 参与态度性别差异 10
4。2。3 样本特征与参与态度相关性 11
4。3 社会参与行为 …12
4。3。1 参与行为 12
4。3。2 政策提议行为 14
4。3。3 参与行为性别差异 15
4。3。4 样本特征与参与行为相关性 15
4。4 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 16
4。4。1 参与重要性 …16
4。4。2 影响参与的个体因素 …17
4。4。3 影响参与的家庭因素 …17
4。4。4 影响参与的社会因素 …18
4。4。5 国家政策支持 18
4。5 回归分析 …19
结论与建议 …21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 26
1 研究缘起
自1999年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迅速。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13。4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78亿,约占总人口13。26%。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约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数将可能超过4亿,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左右。按照这样一个趋势,中国老龄化趋势迅猛。
在现今的老龄化社会中,要积极挖掘和与利用老年劳动力资源,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才智,为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继续作出有益的贡献是老年人自身的需求和时代的需要。加大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创造一个积极老龄化社会。积极老龄化又是目前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学的政策框架,而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则对于积极老龄化的建设具有很重要意义。 淮安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研究:
2002年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将“积极老龄化”作为应对21世纪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框架”,之后“独立、参与、照料、自我实现、尊严”逐渐成为世界公认的老年工作基本原则。结合目前我国政府提出“老年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发展”等口号,通过社会参与来实现老有所为,从而树立老年人积极的老年生活观,建立老年人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形象,创造积极的老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群体希望参与直接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老年人的活动,从而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他们需要情感上的交流、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被重视被尊重。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且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做了一定的贡献。通过看书读报,看电视学习文化知识和法律法规,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即使做家务也有利于老年人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样也间接的为社会发展做了贡献。退休老人容易精神空虚,感觉生活的无价值。老年人只有从事一项力所能及的活动,继续参与社会,才会感到充实减少孤独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社会对自身的需要。保证每一老年人安度晚年,是社会责任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的之一。
2 研究综述
老年人社会参与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内容。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即老年人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是他们自身和时代的需要,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中国被普遍称为“老有所为”,是指老年人参加社会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活动,从老年人自身特点和参与能力出发参与对自身和社会有益的活动,晚年仍有所作为。近30多年以来,随着人们对老龄化问题不断深入的认识,老年人社会参与问题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国内外社会学者以独特的学科视角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概念、社会参与的内涵、理念基础、社会参与的本土化实践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正功能研究。从已有的研究中来看,国内学界中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正功能达成共识但具体表述又存在一定差异。袁缉辉[1]认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从生理和心理方面看,使精神和体力衰弱减慢,可以保持健康;从社会效益上看,老年人完全可能成为社会劳动力和智力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经济上看,可以增加收入,还可减轻政府、社会或家庭成员的赡养负担;杨宗传[2]认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安度晚年的需要。裴晓梅[3]则把老年人社会参与提升至人的发展的高度,强调老年人的发展包括内在和外在两方面,而这两者均通过老年人的有所作为来实现。另外有学者认为社会参与是构建老年资本的重要途径,对促进老年自我和谐有明显作用[3]。
(二)老年人社会参与不同群体研究。对老年人社会参与方面的研究,最先是对老年群体中的某个子群体的研究开始的。其代表性的有陈月权[4]的老年妇女的社会参与价值研究,主要分析老年妇女社会参与的优势,并且把老年妇女的社会参与的形式概括为直接式参与和间接式参与。而全国范围内的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调查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2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我国老年人口参与社会活动的调查发现,老年社会参与人数比例不高,并在总体上极不平衡,城乡差异明显,性别差异悬殊,年龄差异很大,实际参与率低[5]。
(三)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制约因素研究。学者对老年人社会参与存在许多制约因素达成共识,但具体受哪些因素制约,还是有多种说法。韩青松[6]认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现实状况与理论政策建构存在一定的脱节。从政策角度分析,认为存在四大缺陷:一没有彻底走出传统观念,把老年人视为被关怀照顾的对象,过度关注老年群体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舒适度,忽略了老年人群的主观能动性;二认识狭窄,许多都把社会参与等同于就业;三参与需求与社会发展现状之间的不协调性;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法制环境有待完善。 淮安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研究(2):
(四)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从很多已有的研究文献可以分析看出,目前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在于:第一,重理论、轻实证,实证内容比较单一。已有实证研究,大多集中于展现老年人参与的体育活动情况,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其他方面的调查开展的较少;且调查大多着力于用定量分析对老年社会参与状况进行描述,对造成此种状况的社会因素的深入分析和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质性研究较少。第二,理论深度上挖掘需要深入,缺少宏观的理论来指导,实证调查中也同样,理论预设不足大多简单的就事论事。第三,相关研究待于拓展,总的来说,社会学背景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存在很大的共性。如老年人社会参与表现出较大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收入、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与老年人社会参与度之间的相关性,但相关程度多大及影响力度,对此解释不够细致透彻。第四,研究中存在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探讨中缺少整个区域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关联角度,缺乏不同层面的有机整合。
因此,本文希望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淮安市QH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考察老年群体社会参与现状,重点分析老年人基本状况与其社会参与态度及参与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老年社会参与态度与现实行为差距,及影响社会参与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意见以促进区域积极、健康、学习型老龄化发展。
3 研究方法
3。1 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为淮安市QH区所有老年人。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在5个社区共发放250份问卷,采取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共回收有效问卷250份。这250个被调查者便成为此次调查的具体研究对象。问卷由四个部分问题构成,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对参与社会的态度、老人的社会参与行为、影响参与因素。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问卷数据基本上能全面反映QH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基本情况。
3。2 资料处理方法
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然后输入电脑,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是变量的描述统计、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4 结果与分析
4。1 样本特征
据调查据统计分析,共有男性112人次,女性138人次;其中六十岁以下有11位,八十岁以上有6人,其余均为六十至八十岁之间的老人,226人为已婚,只有3人为离婚老人,21人老人已丧偶,其中单与老伴一起生活的老人有36人,独居老人6人,18位老人单与子女生活,而其他190人均是与老伴、子女都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中多为初中文化水平有117人,小学及以下文化43人,高中、中专文化的人数也占24。4%,大专文化12人,本科及以上有17人。从收入状况来看,大多数老人还是有一定的收入作为日常生活开销的,只有16位老人没有收入来源,大部分老人每月收入均在1501-2500元之间,当然也有12位老人收入较高在每月3500以上,被调查对象中有8位老人曾在机关单位工作,3。2%的老人在事业单位工作,只有1位老人是个体户,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前为企业的普通工人有213人。
由此看来,在250名被调查者中,性别方面的差异不是很大,仅仅是女性老年人略多于男性老年人;文化程度上,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数最多,说明老年人大部分受教育水平较低,但也有一些高学历的老人存在,大专、本科的占总体11。6%,比重相对较低;在婚姻方面,在本次调查的250位老年人中,已婚和丧偶的人数较多,对于年龄大的人来说,随时面临着自己或者老伴儿的离世,对于这部分群体,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关注,积极关爱独居老人,而离婚的最少,说明对于老年人来说,离婚是比较现代化的一种家庭纠纷处理方式,开放、新潮,一般老年人还是比较保守,心理上接受不了;目前生活状况上,多与老伴、子女同住这样三世同堂的生活方式,便于双方相互照顾,但也有一定比重的老人是自己一人独居的,对于这部分群体,应该多多给予关注与关爱;在职业方面,工人所占的比重最多,其他职业都比较少;在收入方面,多数老年人在不依靠子女的情况下,经济上并不存在难处,多数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来保障个人晚年的基本生活。 淮安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研究(3):
4。2 社会参与态度
4。2。1 参与态度与自我评价
在调查中,对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态度和自我评价进行了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非常不符合=1;不符合=2;差不多=3;符合=4;非常符合=5):
表1。老年人参与态度与自我评价描述统计表
人数均值标准差排序
参与态度宏观关注国家大事2503。380。6174
乐于参与社会活动2503。190。6965
微观关注社区发展2502。460。6596
自我评价觉得自己老了还有用的2504。050。3321
不喜欢待在家里2503。970。3842
认为人老了也要不断学习2503。700。6173
总体参与态度2503。460。34--
老年人社会参与态度方面,分为参与态度和自我评价,各项均值排序如表中所示,自我评价中三项“觉得自己老了还是有用的”、“不喜欢待在家里”、“认为人老了也要不断学习”数值比较高,均值都超过了总体参与态度的均值,而个体参与态度“参与社会活动”、“关注社区发展”、“关注国家大事”三方面低一些,说明老年人对于自身方面关注度更高,对自我的评价比较高,相对地对社会关注度较低。把所调查的三项参与态度按照老年人参与领域把其分为微观和宏观参与度两方面,很明显从均值看出,微观的参与度低于宏观参与方面。并有从对于关注国家大事和关注社区发展两项均值对比来看,明显的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较高,说明老年人在生活中通常注重通过看报看新闻来了解一些国家时事,而对于社区,据调查访问结果得知,多是由于没有太多生活要求,也没有过多精力去切身了解社区发展,也没有深刻了解到参与社会、关注社会就是从身边开始从关注社区开始。总体来说,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态度为3。46,比较高,说明老年群体总体社会参与态度还是比较高的。
4。2。2 参与态度性别差异
表2。参与态度的性别差异分析表
性别人数均值标准差方差齐性检验显著性水平F值
男1123。53720。35 淮安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研究(4):
0。290。00111
女1383。39490。31
总数2503。45870。34
在性别与参与态度的关系上,将性别与参与态度作单因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为0。29,大于0。05,方差分析的显著性水平为0。001,明显小于0。05,结果显示,性别与参与态度呈现显著性差异。从平均数来看,男性参与态度明显的要高于女性。
4。2。3 样本特征与参与态度相关性论文网
表3。样本特征与社会参与态度相关分析(Sig
相关系数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状况
关注社区发展-0。1140。3850。321
关注国家大事-0。1580。4840。389
乐于参与社会活动-0。3750。1020。009
觉得老了没有用了-0。1780。0010。060
喜欢待在家里-0。1500。1180。205
认为老了还要学习-0。3810。4870。425
总体参与态度-0。3870。4940。397
通过对被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与社会参与态度方面做Spearman相关性分析性分析得到如上数据列表,可以看到年龄与“关注国家大事”、“乐于参与社会活动”、“觉得老了没有用了”、“认为老了还要学习”这几项态度成负相关,表明年龄越大这几方面参与态度越低,而与其他几项因为显著性水平大于0。01,不存在相关性,年龄因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参与到社会中去;文化程度与“关注社区发展”、“关注国家大事”、“认为老了还要学习”三个参与态度成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值均为正,相关系数较大,相关性较大,说明文化程度越高,老年人更希望不断学习,更积极地去关注国家大事和社区发展状况,因为文化程度越高,老年人能通过更多的途径去学习更多相关社会发展的内容,随时了解到国家、社区即时的事件和发展状况;老年人的收入状况与“关注社区发展”、“关注国家大事”、“喜欢待在家里”、“认为老了还要学习”几个参与态度呈现的也是正相关,且与“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社区发展”和“认为老了还要学习”这几项相关系数值较大,一定程度说明,在老年人收入越多,其会更积极的关注国家大事和社区发展状况,并积极的投入继续学习,而与其他参与态度因显著性水平不满足小于0。01,不存在相关关系。
对老年人参与的社会活动进行的调查,据统计结果得到,大部分老年人选择自己寻找自己喜欢的活动,自己运动锻炼身体,度过自己的老年生活。分析“老年人觉得自己老了,没有用了”的态度中发现,绝大部分都不会肯定的认为自己年老无用,由此,很多老年人是抱着比较乐观的生活态度去面对老年生活的,说明老年人的自我评价比较高的;从老年人“是否喜欢呆在家里”的态度分析来看,许多老年人偏向于喜欢外出散步溜达与同龄人聊天活动,或者哪怕是看看风景,而并不乐意一直呆在家中,除了身体不便无法外出的老人,当然,这些老年人也表示希望有人带他们出去转转看看外面;对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态度调查的最后一项“认为人老了也要不断学习”统计分析发现,老年人绝大多数认为即使年老了还需要学习,也有权利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在许多老年人身上体现出来。 淮安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研究(5):
通过分析社会参与态度与老年人一些基本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总的发现社会参与态度与老年人的年龄呈负相关,即年龄越大参与态度越低,与老年人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呈正相关,即文化程度越高或收入越高,其参与态度越积极。
4。3 社会参与行为
4。3。1 参与行为
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当然还一重要参考就是参与行为方面,对此作了一下分析(从不=1;偶尔=2;很少=3;经常=4;总是=5),得到如下结果:
表4。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行为描述统计表
变量均值标准差排序
参与行为文化参与优良传统教育2。621。0431
传授文化和科技知识 1。640。9095
提供教育就业咨询服务1。290。6986
经济参与依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1。140。5128
依法参与科技开发、推广和运用1。030。23512
社会性参与协助调解民间纠纷2。380。8242
参加志愿服务1。850。8723
协助社区卫生1。680。7414
参与维护社会治安1。160。4407
协助交通执勤1。130。4609
提供婚姻家庭咨询服务1。120。50410
兴办社会公益事业1。050。27911
总体参与行为1。50750。381--
在老年人实际参与行为分析中,将所调查的12项参与行为进行分类,分为文化参与、经济参与、社会性参与,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参与行为均值与标准差。结果显示,在文化参与中,“积极开展和儿童进行社会zhuyi、爱国zhuyi、集体zhuyi和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教育”平均值2。62,是最高的一项,“传授文化和科技知识”和“提供教育就业咨询服务”均值分别为1。64和1。29,相对较低;在经济参与方面,“依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依法参与科技开发、推广和应用”均值为1。14和1。03,排在第八位和第十二位,都比较靠后;在社会性参与方面,“协助调解民间纠纷”、“参与志愿服务”和 “协助社区卫生” 均值分别为2。38、1。85和1。68,都相对较高,排序在第二、三、四,而其他四项社会性参与“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协助交通执勤”、“提供婚姻家庭咨询服务”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均值相对其他三项社会性参与低,分别只有1。16、1。13、1。12和1。05。文献综述 淮安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研究(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