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虽然年轻,但是却为人类已经留下无数传世经典。那怎样的电影才称得上完美的艺术呢?是宏大的历史格局,深刻的人物性格,发人深省的主题思想,还是独特精巧的创作风格?相信标准不一而足,而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却为人们创立了标准之一。电影深沉的命题和丰富的表现手法相得益彰,通过二战中一个纳粹党徒,投机商人奥斯卡·辛德勒从利用犹太人发战争财,到后来转变思想,散尽家财拯救犹太人性命的真实故事,揭示了人类社会最为本质的主题,即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而战争,则是人类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战争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以及所有的基本权利,在这样的极端矛盾冲突中,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得到考验。在战争的疯狂暴力和野蛮的霸占下,人性的脆弱和坚强,忍耐和艰苦,贪婪和智慧等等,无一不直接的呈现眼前,发人深省,令人感叹。电影的开头部分,辛德勒表现出的是典型的资本家性格和价值,漠视犹太人的生命权利,利用手段结交纳粹高官,利用犹太人的生存困境为自己敛财铺路,此时的他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一己私利的现实利益观念。纳粹军人对犹太人的暴行和疯狂随意的杀戮以及变态军官阿蒙·葛斯的贪婪和歇斯底里,让辛德勒的心理逐渐变化,他以同样手段来拯救犹太人的性命,同时也是完成了对他自己的心灵救赎。在电影中,随着辛德勒对犹太人的拯救行为,他自己的价值观念也随着改变了。从一个花花公子式的浪荡资本家,逐渐变成了对妻子有责任,对犹太人有情义的正义的人。当战争结束,辛德勒不得不因为自己的身份而逃亡时,犹太人送上了代表感念的戒指,戒指上写着犹太人的名言“若救一人,即救全世界”。面对真诚的感激,他第一次流下热泪,失控而脆弱的蹲下,接受了犹太人的亲切拥抱,这一刻蕴含了巨大的情感力量,辛德勒亲身见证了犹太人的苦难,他用自己的拯救行为来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对良知的坚守。
与震撼心灵的真实故事相对应的,影片的表现手段丰富,创作风格统一而严谨。全片绝大部分由黑白胶片拍成,大量的手持摄影手段,强调了电影的真实性和历史厚重感,洋溢着纪实电影的现实主义特色。原样复制的集中营布景,符合时代的服装和道具,在黑白胶片中更加让人感觉历史的真实感,符合真实故事改编的原则。颜色的运用在这部黑白电影中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当辛德勒在远处看到纳粹军人在疯狂驱赶和杀戮犹太人的时候,在混乱的人群中突然出现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小女孩的形象,无助,脆弱,在黑白混乱的场景中尤其惹眼,这既说明了生命的意义是生动,鲜活的,又象征了在辛德勒眼中,生命价值的重要和强调,促使了他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影片人物众多,性格鲜明饱满。辛德勒在酒会上的从容圆通和阿蒙·葛斯在地下室对女仆的变态毒打交叉剪辑在一起,非常典型的说明了同样两个纳粹党徒由于对待生命价值的态度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同人格气质。遵从良知的人优雅洒脱,漠视人命的人则永远沦入矛盾迷乱的心灵地狱。电影的音乐堪称经典。舒缓,深沉,厚重,表现出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感叹。小提琴奏出的主题曲,婉转沉郁,为电影主题的表达,对于苦难的追思,对世道人心的命运流转的思考写下了最为贴切的注脚。
同类型二战背景的电影是非常多的,但是能够像本片一样达到接近完美的作品却是不容易的。《辛德勒的名单》代表着斯皮尔伯格的巨大良知和深情,不仅对待战争,而是对待生命和种族。虽然和阿伦·雷乃反映二战集中营的经典纪录片《夜与雾》题材不同,但是导演以剧情片的叙事模式,以仿纪录片的摄影风格反映了同样的主题,即在战争的疯狂暴力摧残下,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无论是《夜与雾》中对死亡集中营的重访和回顾,在意识流的状态中建构对死亡的印象,还是《辛德勒名单》中写实的表达犹太人在集中营中的像牲口一样的赤裸的悲情和恐惧,都成功的让观众感受到生命遭到直接威胁的状态,从而反思战争的灾难和缘由。
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单》拍摄之前,他还只是一个给人印象只能拍摄商业电影的“电影神童”,本片一出,他向世人证明了他作为一个电影艺术家的情感良知和合格的艺术驾驭能力。本片获得了66届奥斯卡奖18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导演等7项大奖。保守的奥斯卡评委,在面对深沉的生命价值主题面前,在面对斯皮尔伯格严肃认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面前,也不得不收起对他作品的一贯成见,心悦诚服的为他加冕。斯皮尔伯格和他的《辛德勒的名单》,代表着艺术为人性服务,代表着艺术为人类情感和命运的思考,更加代表着电影对于物质现实的意义,因而,无愧完美。
影修社荐片||夜与雾
《夜与雾》是法国1960年10月21日上映的一部纪录片,这部揭露纳粹集中营恐怖暴行的纪录片,历来被公认是纪录电影杰作。旁白非常考究优美,引发人性的思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