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中心简介

中心简介

中心简介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2004年12月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8人(其中教授11人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2004年12月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1人,珠江学者1人;国家公共文化专家1人,省市非遗专家5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委2人),学术委员16人;在全国设立18个工作站,以国家重大需求和现实问题为导向设立基地重大项目选题,通过学术研究为国家和地方的文化建设提供服务。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广东省等各类项目百余项,人均经费50万元以上。中心成员以唯一或第一作者身份出版各类学术著作(包括专著、译著和编著)近百部,论文600余篇。多项成果获教育部、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7年创办的《文化遗产》季刊, 2013年起改为双月刊,现为CSSCI来源期刊。在人才培养上,2008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高级人才。并积极与海外高校及学术机构建立学术联系,主办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研究。

我中心主要专家团队和研究方向有:

1.文化遗产保护战略研究。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有宋俊华教授、王霄冰教授和倪彩霞副教授。

2.戏曲遗产研究。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有黄天骥教授、黄仕忠教授、欧阳光教授。

3.民俗遗产研究。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有刘晓春教授、蒋明智教授、黎国韬教授。

4.文化遗产科技研究。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有庄初升教授、董上德教授和陈志勇副教授。

“十三五”期间,中心取得的突出成绩有:

一、科学研究

1. 新增科研项目72项,到账经费1692万,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5项,中央部委委托项目9项,其他省部级项目6项。

2. 出版学术著作(含专著、编著、古籍整理、论文集、集刊)60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81篇.

3. 获得各类科研奖项12项。包括: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其他学术成果奖7项,主要包括:庄初升教授的《广州方言民俗图典》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陈志勇副教授的《明清孤本戏曲选本丛刊(第一辑)》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刘晓春教授的《中国节日志·春节》(广东卷上、下)获广东省第十届鲁迅文艺奖(艺术类)等。

4.标志性成果

⑴《非遗蓝皮书:中国非遗保护发展报告》

该成果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遗代表性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改进设计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培育)项目的成果,宋俊华主编,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2015-2019年出版,共5部。从2011年起,康保成、宋俊华教授相继主持编撰《中国非遗保护发展报告》(蓝皮书),每年出版一部,逐年分析我国非遗保护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目前已经编撰出版了10部。该报告秉持“以史学家的使命,为中国非遗保护写史立传;以学术人的良知,为中国非遗研究铺砖垫瓦解;以战略家的眼光,为中国遗产保护与文化发展出谋划策”的理想,记录了我国非遗保护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开展了非遗保护的理论研究、对策分析和路径探索,成为了非遗领域重要的发布平台与理论阵地。

⑵《非遗研究丛书》(共5种)

该成果由宋俊华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包括《晚清民国时期广州粤剧城市化研究》《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传承与保护实践》《粤剧传统排场研究》《粤剧唱腔音乐形态研究》《中国清代外销画中的戏曲史料研究》等5种。

二、人才培养

“十三五”期间,中心承担非遗学及其相关专业如中国古代文学(戏曲史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戏曲文献学)、民俗学等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培养,共招收博士研究生51人,硕士研究生61人;招聘专职科研岗人员2人,博士后16人。是国内唯一一个开展非遗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机构,是我国非遗研究和管理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

三、学术交流

“十三五”期间,中心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共35次。其中国际会议6次,代表性的有:“非遗保护能力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非遗保护伦理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国际论坛”“‘戏曲与俗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内会议有29次,代表性的有:“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论坛”“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保护与文化认同研讨会”“中国非遗与民族民间艺术学科建设研讨会”“《民俗》周刊创刊9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可能性论坛”以及“纪念王季思、董每戡诞辰110周年暨传统戏曲历史、现状与未来学术研讨会”等。上述会议共吸引来自国内外学者近2000人次参加会议发表论文,出版了《亚民俗:中美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和《文化对话:中美非遗论坛》等会议论文集,不仅促进了非遗研究,而且大大提高了中心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

四、社会服务

1.中心先后承担了文化和旅游部委托的4项课题研究,包括“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时期非遗保护传承规划》的研究与编制”“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服务创新研究”“高校非遗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遴选与建设方案研究”等,并替提交了阶段研究成果,受到了肯定;中心在2019年6月成功承办了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的“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论坛”,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省文化和旅游厅都高度肯定这次论坛,并专门发来表扬信。

2. 中心多名研究人员,成为国家和地方文化部门咨询和决策专家,为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文化立法和制定规划等提供的咨询服务,被相关部门所采纳。主要有:⑴宋俊华教授课题组起草《广东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规范》,该成果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采纳,2020年5月59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印发了《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广东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办法》,于2020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⑵宋俊华教授课题组起草《粤剧项目评估标准》,该成果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采纳,2019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具了项目采纳证明。⑶宋俊华教授课题组起草《潮汕文化(潮阳)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该成果被汕头市潮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采纳, 2019年11月15日《潮汕文化(潮阳)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正式实施。⑷宋俊华教授课题组起草《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该成果被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局采纳,并经荔湾区人民政府审定同意。2019年正式实施。⑸宋俊华教授课题组出具的《广州市非遗保护办法》送审稿及相关资料成果被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采纳,并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审定同意。2020年该办法正式实施。⑹刘晓春教授受聘担任第八届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届理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民间歌谣组副组长、广东省博物馆《文博学刊》编辑委员会委员、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评审专家、《民俗研究》编委,《民间文化论坛》编委等;董上德教授担任广东粤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王霄冰教授担任广东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民间文化论坛》和《节日研究》编委;宋俊华教授受聘担任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评审专家、广东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红线女艺术中心红派艺术研究专家、上海市图书馆公共文化专家、广东省文化馆法人治理委员会理事、广东省旅游资源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十三五”之前中心的突出成果有:

1、黄天骥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专著),专家鉴定成绩为“优秀”。2008年出版,全书84万字,重新审视了我国戏剧的起源和形成问题。

2、康保成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组织了我国影戏研究史上最大规模的田野调查,完成一本论文集和七本专著,共240万字。对陆丰皮影戏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中心的另一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岭南濒危剧种研究》,最终成果出版《岭南濒危剧种研究丛书》,共5部,共220万字,不仅是这一领域中最系统、最细致的学术研究,而且为地方政府保护“非遗”提供了参考依据。

4、2010年,起草《关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的修改意见》,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第五十四次会议审议期间,我中心修改意见被采纳,省人大专门致函感谢。

5、中心自2007年底开始与美国民俗学会建立学术交流关系,经多年努力,2010年与美国范德堡大学、纽约州艺术委员会签订学术合作协议;并于2011年获得美国路思基金会对“中美文化可持续论坛”项目的资助,成功举办 “首届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政策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分别在中国和美国连续举办第二、三、四届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7、2002年,王季思教授主编的《全元戏曲》获全国高等院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康保成教授的专著《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获得全国高等院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1年,黄天骥教授荣获首届“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称号,受到汪洋书记的亲切接见。康保成教授的论文《五十年的追问:什么是戏剧?什么是这个戏剧史?》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黄仕忠教授的古籍整理《清车王府藏戏曲全编》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子弟书全集》获广东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三等奖,《明清孤本稀见戏曲汇刊》获2014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庄初升《湘西乡话中古知组读如端组的类型和性质》获广东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论文一等奖。

8、2015年,与广东省非遗中心联合主办了“广东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高级研修班”,研修班历时三天,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孙若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我中心主任宋俊华、南京大学高小康教授、广东省文化馆馆长蓝海红、深圳香云纱非遗传承人欧阳小战、广东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杨明敬分别为来自广东省各地的非遗管理干部、骨干80余人进行了授课。

9.刘晓春教授主编的《中国节日志·春节》(广东卷上、下),是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的成果, 2015年12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获第十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艺术类)。

上一篇: 当今社会有什么创业的好项目?
下一篇: 现代社会创业项目(现代社会创业项目包括)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