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学院简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是在原北航社科系、高等教育研究所、法学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于1997年、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

学院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是在原北航社科系、高等教育研究所、法学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于1997年、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

长期以来,学院抓住北航“精品文科”战略和新文科建设契机,以“传承超越、守正创新”为立院宗旨,秉承“坚毅、执著、慎思、笃行”的院训,坚持“强基固本、精深发展、聚合协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逐步形成以公共管理学和教育学为优势、以“交叉渗透、涵育创新”为学科增长趋向的发展生态,2017年以来公共管理在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中保持位列A-类学科,学院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正朝着中国特色、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文科学院稳步迈进。

学院内设行政管理系、经济系、高等教育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所、公共政策与应急管理研究所等教学单位。设有公共管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行政管理、教育政策与管理、社会保障、应急管理、文化传播与管理、公共经济与管理等6个重点学科方向),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工程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学、教育数字化、心理教育与测量等4个重点学科方向),公共管理硕士(MPA)和教育硕士(科学与技术教育、“国优计划”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行政管理、经济学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0余人,教授24人,副教授40余人,博士生导师20余人。专任教师中,80%以上专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背景。目前,教师队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北京市应急管理领域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专家,十余名教师担任教育部教指委委员、国家一级学会理事及以上学术兼职。近年来,学院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重大重点项目数量持续增长,发表高水平核心期刊论文和出版专著数量质量大幅提升,荣获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迈入内涵发展、跨越提质新阶段。

学院现有在校生1700余人,其中本科生300余人、研究生1400余人。学院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理想高远、理论扎实、创新唯实、致真为公”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掌握本专业丰富理论与知识、富有创新潜质和团队精神、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学院本科生升学率接近70%,其中出国留学的学生比例逐年提升,大部分学生被世界名校录取;研究生学术潜质大、创新能力强,毕业生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

学院建有十余个省部级、校级和院级科研机构或智库平台,包括: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研究基地、首都高等教育发展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民族教育质量监测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研究基地、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发基地、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共建基地、北京市公共安全教育基地、中国工程院-北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工信部廉洁政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北斗政策法规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机构;高等教育研究院、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战略问题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机构;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协商式政策研究中心、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安全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等院级科研机构。学院建成了文工交叉的“公共管理系统工程实验室(智慧课堂)”科教融合实验室平台矩阵,包括经济行为与政策分析实验室、公共管理案例实验室、政务管理模拟实验室、行为公共管理实验室、开放式领导力实验室、协商式政策实验室、智慧教育技术实验室等。

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开放办学之路,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格局,有效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著名大学、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在学生互换、科研合作、师资交流等领域取得了较广泛的合作交流成果。

上一篇: 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下一篇: 喜报|“缙云女儿”再获殊荣——华人学者赵月枝教授荣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