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亮
2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任理轩”的署名文章《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笔者读了很受启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状况?社会上究竟有多少人受到不公正待遇?这个问题很复杂,未必我们真的就胸中有数、心里有底。这有待于全面、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去年12月《人民论坛》杂志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近半数党政干部受访者自称是“弱势群体”,有这种感觉的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知识分子受访者达55.4%;而网络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高达七成。这让我们感到很困惑,可以说,社会公正这个原本现实的问题,已经被幻化成一个弱势心理的问题。所以,对社会公正问题也需要客观公正地看待。
第二,对于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人们是基于什么样的立场来看待的呢?也就是说,普遍的弱势心理反映了一个怎样的问题。这说到底也是一个人性的问题,一个与公与私、与人与己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问题。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不是一己之私的所谓社会不公正问题,而是那些出于公心、利于人人的社会公正问题。
第三,对于当前的社会公正方面存在的问题,尽管我们能够讲出很多条理由,但没有一条理由能够允许我们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大的办不了,就要从小的做起;远的够不到,就要从近的做起;别人怎样管不着,就要首先从自己做起。比如,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组织的成员就要带头,通过他们再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这就是一个社会的合力。总之,社会公正也是一个可以积小成大、积少成多、由自发到自觉、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人人行动,各负其责,才能形成有利于社会公正的氛围和环境。
第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职责。要通过制度安排和规划设计绘就社会公正的蓝图,并通过正确、全面、持续、有力的执行将社会公平的蓝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具体而言,要着力从四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一是主导。要集中用好公共财政,搞好公共服务,形成覆盖和保证多数人受益的基本格局。二是托底。要列出专项,解决平均线下人群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三是调节。机制上要完善分配体制,政策上要加强宏观调控。四是优化。要优化GDP形成机制和构成比例,增加和扩大个人收入在GDP中的占有率或贡献率。
第五,社会公正离不开个人努力和自我奋斗。过去有句话叫做“社会主义不养懒汉”,这是针对一些人认为搞社会主义不需要艰苦奋斗了、坐享其成就可以了的错误言行提出的。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自主性增强,各种条条框框被打破,个人的能力素质对个人的成功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要改变命运、活得有尊严、争得公正的待遇,首先要立足于自身,要靠个人的勤奋和智慧,要自立、自强,不能甘当弱者,等靠要别人的同情、施舍和救济。
第六,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逐步形成一种差别化、适合型社会公正的理念。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正因为事实上有差别,所以社会公正也必然是相对的。应该在相对的社会公正中努力寻求和实现一种适应社会、适合自己的社会公正。也就是说,个人追求社会公正待遇的时候必须掌握一定的度,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知足常乐。否则,就会怨天尤人、自寻烦恼。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张家口市委宣传部)
相关链接:
任理轩: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