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压力很大,没有人希望自己是个失败者,自嘲废物、工业废水、鼠鼠等等也好:
不过是对社会单一价值评价标准的软性抵抗,是对因为“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所带来的疲惫的一种觉察和自我保护;
先承认自己是失败者,仿佛就不会被评价体系所伤、不会让自己和父母失望。
而我们身为父母,要看到孩子自嘲背后的低落,允许孩子在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暂时成为所谓传统意义上的失败者;
在卷和躺平中间,支持他们有过渡的中间态,像超超,看似内卷,努力考上研究生,也看似躺平,脱产画画、去火锅店做保洁;
让他们意识到,失败是可以被允许、甚至被消解的,在竞争激励、内卷严重、仿佛走错一部人生就有巨大差池的当下:
原来他们是可以迷茫、走弯路的,而且这是他们做出自己人生选择、活出自己人生价值、走出自己人生之路的必要过程。
03
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
超超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坚定了要做电影事业,跨校考研上了中传的电影系;
弯弯投身的是当下最火的赛道之一——短视频,在商业化的浪潮里,她意识到行业与自己所追求的分歧,选择了转身离开。
跨校跨专业考研,放弃大厂职位,到后来脱下长衫做保洁等,这些都是艰难的选择。但在做选择时,她们没有放弃追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想要什么样的“价值”。
今天的孩子,父母对教育重视和投入程度也达到新高。他们背负家人希望,被学校和社会的价值体系持续评价着,好分数好学校好工作,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但也因为如此,孩子们对于想要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和生活,没有独立的思考。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提出过“空心病”的概念,据他在工作中统计:
北大一年级新生,30%厌恶学习或找不到学习的意义,40%认为或者和人生没有意义,这些孩子成长过程中并没有明显创伤,个人或生活条件优越,却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
而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只能基于自身的独立思考。
喜欢什么、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过一种怎样的人生,这些都需要孩子通过独立思考、基于自身的主体性,才能找到答案。
我们做父母的,或许能做的,是帮助孩子形成独立思考的视角。
就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的主人公塔拉在访谈中曾说:“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
通过我们的教育,我们要让孩子意识到,重点不仅在于知识的获取,更在于全新看待自我和人生的思考视角,这也正是教育所赋予孩子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04
培养勇敢试错的成长型思维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高速发展,未来趋势的不确定性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求稳放在了个人发展的第一位。
今年国考成绩刚出,而据数据显示,2021年报名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为150万人,2022年212万人,上涨41%,而录取比率从58:1降为68:1。
稳定,是个人的一种选择,也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盼,然而实际情况是:
有的孩子本志不在此,只是因为害怕面对竞争、面对失败、面对不稳定性,而把考学、考编、考公等作为一种求稳的途径。
相较来看,超超为个人发展做的多种尝试,在多数人眼里是“非常冒险的”,比如有网友提醒“画画”这条职业化道路并不比“编剧”容易。
我们无从得知,超超当时是“一拍脑门儿”还是经过详细了解分析之后做了决定,这个决定是否正确,但仅就她不断尝试的经历,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
斯坦福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领域公认的杰出学者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在《终身成长》一书中指出:
固定型思维的孩子,相信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他们重视又害怕外部的评价,面对失败,相比自省,他们更愿意找借口;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尝试着去学习对自己来说有用的东西,让自己在未来可以有更好的生活,而且他们知道如何去继续生活,拥抱未来。
而我们做父母的,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让孩子保持向各种可能性开放的状态,意识到每一次尝试,无论成败都有价值。
敢于试错的人,会有更广阔的眼界、更丰富的体验、更自由的心态、更有意义感的人生。
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这句话背后当然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撑。
但于我们个体而言,身为父母我们或许可以让孩子意识到:
走向山,走向海,都是好风光,更广阔的通道、更多元的价值实现的尽头不止于脱下长衫;
而是能和无力感、内耗感对抗的精神自洽,它建立在自我价值评价体系、独立思考、以及成长型思维下不断试错的行动上。
它让孩子“掀翻牌桌”,走出被外界加诸的期待和评判,追寻自我的“意义”,让自己的人生向更多的可能性开放;
如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所言,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热爱世界,踏踏实实寻找自己内心喜欢又有价值的事,过上内心丰盈且自在的人生。
#家长百问百答#
#大学生怎么就成孔乙己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