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创新基层治理方式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创新基层治理方式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创新基层治理方式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俞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基层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俞林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基层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心和难点都在基层。目前,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基本都是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在社会治理中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用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去解决社会治理中的各种问题,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创新基层治理制度建设,提升治理法治化水平。制度越完善,基层治理就越有效。法治是基层治理的制度保障和基础性准绳。要加强基层领域的立法、执法工作,不断完善基层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基层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执行性。要着力推动基层党建制度与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有机衔接,促进党组织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常态长效,以“自治清单”厘清权责边界,建立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梳理依法自治事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主要事项、可购买服务事项等清单,把基层组织从开会写材料、迎接考核检查等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治理,进一步释放自治活力,回归治理本源。

创新基层治理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治理专业化水平。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关键在人。社会治理要走向专业化,必然需要专业化的队伍、专业服务的技术和方法。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队伍建设。完善机制管好带头人,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县级党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对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县、乡两级党委双重管理,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强化实绩考核,将考评结果作为发放报酬、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引导他们更好地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推行党员目标管理、评星定级、积分管理等办法,高质量发展党员,努力把基层治理能手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基层治理能手。拓展基层干部人才选拔的范围和渠道。既要从年轻干部中选拔优秀干部到基层去锻炼提升,也要把优秀返乡农民工纳入基层治理队伍,提升专业化治理能力,推动干部培训与现代治理需求精准对接。精细搭建实践平台。坚持把符合任职条件的无职党员、优秀分子、公益人士放到基层岗位锻炼培养,在实践中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建立实绩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保持治理人才队伍活力。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按照职业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和探索在社区服务领域开展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组织和社工人员的公共服务。加大在社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社会工作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社区工作者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和绩效奖励制度,推动考录公务员、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常态化,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创新基层治理科技手段,提升治理智能化水平。大数据时代的基层治理首先要有数据治理。今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已经运用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抓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积极推动基层政府政务信息的整合和共享,不断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化平台建设,使基层治理和服务更加高效和便捷。要围绕基层治理中的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重要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借助数据共享平台及信息,积极推动构建跨部门、跨地区协同治理系统。结合当前“互联网+”政务服务战略,加强基层政府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增强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充分认识网格化治理模式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优势,探索建立更加智能的网格化治理模式。要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助推社会治理精细化,通过区块链有效集成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基础信息,并通过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交互分析,将看似无关联的事件有序关联起来,提升实时监测、动态分析、精准预警、精准处置的能力。如深度分析单位时间物资、资本的集中流向,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领域提前预判。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河北省巨鹿县就研发推出基于区块链的疫情防控大数据管理平台,为该县疫情防控管理提供了高效、透明、准确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了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方法,提升治理社会化水平。基层治理说到底就是服务为民,需要走心,更要用情。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要千方百计解决好,维护好;对于非合理诉求,也要耐心引导,贴心关爱,用法治的温暖、政策的温暖和感情的温度消释矛盾、化解风险。要改变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式,探索协商式的、合作式、恳谈式的服务方式。要以基层党建为统领,推动治理重心下沉,在小区治理中,要以小区党组织为核心,探索建立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小组等多方参与的联动机制,通过党员“亮身份、晒承诺”,协调和处理小区院落事宜,共同参与小区治理,让社区有变化、居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要让社区群众更多积极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加强对社区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社区工作、重视社区动态、参与社区事务,为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社区的事务多征询群众的意见,做到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充分汇集民智民力办好群众的事情。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上一篇: 社会考生与回津考生区别?
下一篇: 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条件及流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