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几位教育工作者聊天,频繁出现“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个词,并且将其置于教育目标的地位。有这样的认识当然来源于对当今教育效果的观察。但是,如果要将“适应社会的能力”作为一个顶层概念,那就需要对其做出科学的阐释,而不能将其作为一个标语横幅悬挂于空中,否则这个概念就成了重要的“空气”。即,我们知道它重要,但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
在训练学员结构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能力的课堂上,我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如何理解“适应社会的能力”?你们如何理解它?
一开始,一片寂静。过了几分钟,我提醒到:如果要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需要什么?
学员们开始思考,并表达着他们对问题的朴质观点:还需要好奇心、洞察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系统性思维能力、行动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需要知识的储备、学习的能力、大量的经验,强大的感知能力、自我反思的能力、心理调节的能力等等…
我问:既然“适应社会的能力”作为能力被提出,为什么在理解它的时候出现了那么多其他的能力和内容?
我们来看这张图
图中所示的内容没有一个是错的,都正确都重要。从任何一点出发都能引入大量的、成体系的科学知识来证明它的重要性。但是,当这些内容同时涌现在我们眼前时,给我们带来的不是清晰的方向,反而是杂乱无章、没有了方向。犹如“看见蛙”认识事物一般。
“看见蛙”只能认识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无法将其结构化,更无法系统化。“看见蛙”的特征是:什么都知道,就是不知道怎么办!
需要感受的是:即便我们每一个人都明白和理解上述方框里的内容,并清楚它们的重要性。当这些知识需要被运用到生活中时,我们却不知所措,犹如这只“看见蛙”。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上诉方框里的内容对我们来说就成了“正确的废话”。
这个世上“正确的废话”很多,很多砖家也对此在行。砖家要成为行家很难,砖家靠知识系统卖知识,现成的知识很便宜;行家却能知道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清楚如何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力形成的价值无价。
我们需要反思一层关系:“正确的废话”与我的关系。反思这层关系的意义在于,我需要清楚一点:我是否是那只“看见蛙”。自我反思是很困难的,因为自己就身处“井”里,很难跳出这个局限(新的认识事物的方式)去看问题,因此需要“借助”外部因素。我们请来了华仁的“观察蛙”
“观察蛙”将“一盘散沙”根据它们的共性、关系和功能结构化,眼前的内容就越加清晰了
在我们今天的实例中的运用:
我们将刚才“堆积如山”的内容结构化后,呈现出三个内容:基础能力、实用能力以及基础能力强大之后的状态。这种结构思维的能力人们无法通过学校教育和书本知识获取,它同样是基础能力足够强大之后的思维状态。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只剩三样内容了,这三样内容还需进一步阐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一步做到了,才算完成了对诸多内容的系统化。能完成这样的工程,在华仁被称为“洞察蛙”
“洞察蛙”具备将表面事物结构化后的再系统化能力,如此才能把握事物的规律,以及事物间的规律,最后体现出“掌控”的状态
喀什尼科夫说过:把简单做复杂很简单;把复杂做简单很复杂。把简单做复杂只需要知识就够了,把复杂做简单则需要强大的基础能力。
基础能力、实用能力和基础能力强大后的状态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华仁推出的基础能力理论中已有详细阐述,文献可在公众号中查询。
小结
“适应社会”无法作为一种单一的能力被提出,它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一种良好状态,这种状态的背后是强大的基础能力做支撑。如果人们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能力想要去获得,那必然会迷失在“正确的废话”的丛林里。
要建立强大的基础能力,并体现出自我教育和系统性思维的状态,只能通过广义教育的途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