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1、从猿到人的进化及其现代人种的起源

1、从猿到人的进化及其现代人种的起源

1、从猿到人的进化及其现代人种的起源1、从猿到人的进化及其现代人种的起源自达尔文提出《物种起源》以后,人们开始普遍相信演化论,古人类学家把人的进化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1、从猿到人的进化及其现代人种的起源

自达尔文提出《物种起源》以后,人们开始普遍相信演化论,古人类学家把人的进化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其中四五万年前,是晚期智人,在人类起源说之中,学术上有所谓的地区多元论和单一起源论两种说法。前者认为,不同地方,是分别起源产生出智人。而另一些学者则是认为,所有的智人,都是来自于非洲,然后在10万年前出现了迁徙,最终遍布整个地球。

而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后者的观点越来越受到佐证,学者通过考察人类的女性的DNA发现,由于我们细胞之中存在线粒体,线粒体有个奇妙的特性,就是他的全部遗传物质都是由母系传递下来,与父亲无关,那么以这个特性上溯上去,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个最终的母系祖先,于是学者通过考察发现,全世界所有人类的线粒体基因,都是来自于同一个母系祖先。并且由于基因存在着突变频率,他有一定的常量关系,于是通过这个频率,我们还能推测,到底这些母系祖先生活在什么时代?发现他是来自于14万年前。

通过这个学说,就基本上否证了多地起源说,但是这个母系祖先,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社会是如何形成的_社会形成的基础_社会的形成

可以发现,在人类演化的历史上,其中火的出现是极其重要的,他不仅仅让人类学会了熟食,并且火还可以成为驱散动物的工具。而在人类演化中,大脑的突飞猛进,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首先,进化并不是偏向于大脑越大越好,因为大脑所需要的能量极大,因此如果我们的捕食根本无法供应大脑,那么大脑不仅仅是优势,反而是极大的负担。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界之中不乏放弃大脑的动物,比如说海绵,海绵原来是有神经细胞,后来他放弃了,只需要适应环境,就是正确的,而非强者优先,这是物种演化的规律。

那么为什么人类要选择大脑呢?因为我们要面对更为复杂的生存环境,在人类之前,在低等动物那里,他们的行为基本上是受到基因控制的。比如说蚊子叮咬人类,蚊子并不会意识到自己会被拍死,他只是无目的地不断地来叮咬。基因的控制,他所能面对的特性在于,环境是相对简单的。

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出现了R和K策略。R策略指的是,多生,尽可能地生。这些生物单个寿命是很短的,但是只要多生,基因总能延续下去,并且多生会导致基因突变的概率增加。另一种是K策略,他们是精耕细作,比如说人类只是生几个孩子,但是各个都能有竞争力。前者的策略,就是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面对复杂的环境,也就是说尽管环境很复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增大生殖数量来应对,从而把基因传递下去。

而后者则是侧重于提高技术能力,提高竞争力,而人类就是此中之翘楚了。

人类拥有庞大的脑袋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人类是直立,如果人类不是直立,庞大的大脑会导致躯干重心不稳,他是不可能发展出巨大的大脑的。在演化中,大脑的出现,促使了后天或社会关系的形成,如果没有大脑,我们的行为就是纯粹本能化的,也就不可能有后天的积累。

当然为什么人类有了大脑,而其他生物没有呢?我们只能归于生存竞争中的偶然。

2、从采集到农耕:原始生产方式的演进

历史学家会把农业文明之前的时代,称之为采集狩猎文明,那个时候,完全是靠天吃饭。而采集狩猎文明又可以称之为旧石器时代,而农业文明的革命,又称之为新石器时代。

采集狩猎文明是一个很自然的状态,因为人类要生存,那么生存最好就是通过获取现成物来充饥。而农业文明则具有相当偶然和必然的因素。

农业的出现,可以说是偶然的,因为越早期的文明,越具有偶然性的要素,可能是早期人类处于某些高产小麦的地域,在那里人们发现他可以充饥,于是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按照采集狩猎文明的规律,如果此块地方资源耗尽,就会迁徙到其他地方。

但是在长久的生存过程中,人类可能突然发现植物的特性,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培育作物,由于农业文明的培育,需要有固定的住所,所以定居文明开始出现。定居出现,导致了积累的产生,出现了剩余产品。

但是上述的图景,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演化的过程,在这个演化过程中,具有着很强的偶然性。比如说某人偶然地发现了作物的规律,有意识的培育,但是此时主流仍然是采集狩猎。

但是由于这些人的培育,能够获得稳定的资源,这样一来,其他人就逐步被淘汰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农业生产之中,直到农业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向。所以从生存演化的历史上看,这是偶然的,但是同时是必然的。

并且早期农业文明肯定不能是精耕细作,因为他们压根也没想过这些东西会成功,可能是随意撒一把种子,有意无意地培育。

而在农业文明转向过程中,伴随着农业,还有畜牧业,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对于物种进行驯化,这既包括植物,也有动物,农业文明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意义,是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因为农业文明尽管也是依靠自然,但是大大增加了人类自身对于自然的改造,他促使人类的自我意识的增长速度加快。

伴随着农业文明的出现,农业社会开始出现,即他内在的社会关系开始调整,以适应于农业文明的生产方式。

首先是,对于日月星辰,地理环境,气象气候的观察,这在采集狩猎文明时代,并不是必须的,但是在农业文明时代就变得极其重要了。

其次是工具和技术的改进,比如说在驯化技术、耕种技术上的改变。

其三、定居与分工的加速演化。在采集狩猎文明时代,分工也是存在的,但是他不如农业文明分化速度快,而在农业文明时代,畜牧业和农业出现了大分工,并且农业内部,也会出现以作物为特点的分工。并且需要有一种分配和保障的制度来保障由于青黄不接带来的生存危机,于是一个凌驾于个体之上的结构开始隐隐出现。

其四、人口的迅猛发展,导致地狭人稠的局面开始出现,人口的出现,使得原来散沙化的无政府状态开始消失,由于人类的关系,最开始是血亲关系,一旦超过一定的数量规模,这些人要么分化出去,要么需要以更高的机器来控制和管理大量人口。并且人口的逐步增多,促使传统血亲关系的调整和动摇,开始出现了超血缘关系的宗教和神学关系,于是宗教开始出现,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超个体之上的客观精神的力量。

3、从氏族到国家:早期人类共同体的演变

早期智人内部开始,就已经禁止兄弟姐妹的婚姻,后来发展到禁止旁系婚姻,最终取而代之出现了族外婚。氏族与氏族通过通婚建立起关系,就形成了部落。

而部落再往上发展,就会出现酋邦,指的是出现了中央管理和权威,代表就是酋长,他具有社会再分配的功能,他是介于部落与国家之间的状态。而在氏族社会,内部是以选举出现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国家呢?国家与其他形态不同在于,

首先他是超血缘结构的,其次他是具有强制性再分配功能的。

毫无疑问的是,国家具有强烈的集权色彩,这种集权色彩,很大程度上与战争、治水等等大规模的活动相关,这就需要一个超越个体之上的一种共同体形态来调整内在的社会关系。

于是战争促进了国家的加速形成,国家的形成,又加速了战争的规模和烈度的增加。

上一篇: 感恩社会回报祖国作文
下一篇: 感恩父母回报社会演讲稿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