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无论年龄大小,都渴望认识自己,认识外面的世界。对于各式各样的暑期实践活动,我们要思考的是,这些参与了实践的学生得到了什么。很多人说是能力的提升,也有人说是经历或者生活,还有人说学到了知识、拿到了报酬。“为什么去参加社会实践”“怎样参加社会实践”“实践过后留下了什么”,反思,正在成为社会实践过后的重要课题。
或许我们应该多想一些办法,让实践带给孩子们的经历一点点沉淀,让其真正变成实用、能用、好用的人生经验。
伴随暑期来临,“社会实践”这份特殊的作业又摆在了广大学生面前。到农村去!到基层去!体验生活,了解国情,思考人生,用脚体察“中国”的旅程,这,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活动课。
然而,在群情激昂的热闹背后,“走出去”的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是一次旅游?是摆拍盖假章敷衍了事?还是一次抵达,一次对社会深刻的观察与思考?学生期待什么样的社会实践?如何评判社会实践的效果?这个假期,记者走进火热的社会实践队伍,展开调查。
高中生——体验生活
提升自我认知
中学生张田雨在老乡知道下掐秧
对于聊城一中高一、高二年级的全体学生而言,参加社会实践是一项必修课。高一学生去农村、高二学生去工厂,社会实践不少于5天,形成社会实践报告。
学生们的社会实践需要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才能成行,而这并不困难。如今学校布置的暑假书面作业越来越少,学生社会实践的选择越来越多。家长也支持孩子们走出去,并为孩子的社会实践创造条件。
聊城一中高一十四班靳迎新的大姨住在东昌府区沙镇镇朱堂村,在跟大姨家打过招呼后,靳迎新跟班上三位同学住进了大姨家。
7月19日下午,记者见到了这几个孩子。冒着高温、顶着酷暑,她们正在地里干农活。
掐冬瓜秧,这对几个来自城里的孩子来说,是个新鲜活儿。“咋掐啊?”“为啥要掐,是因为顶端优势吗?”“不敢下手,怕掐坏了。”她们你一言我一语,频频发问。在大姨的指导下,她们每尝试一下,都开心得不行。
好奇、新鲜,这是孩子们最大的感受。但是按社会实践的要求,对三农问题如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村环保、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工的家庭生活等进行社会调查,她们显然在这方面没有深入的准备和思考。 同时,记者调查发现,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支持体系并没有想象中健全。村干部很少出面指导学生,为学生介绍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谈村庄发展瓶颈及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大学生——贴近时代
担起社会责任
如果说高中生的社会实践是体验式的,那么大学生就是行动派了。他们往往带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开展调研考察、志愿服务。
翟鹏远是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加入了学院的小橘灯志愿服务大队,针对留守儿童开展支教活动。
回忆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支教,他说话的节奏明显快了起来:“孩子最爱上的课是刷叶脉!我们一起采集一些比较厚的树叶,用清水洗净,用药水煮沸,用牙刷进行叶肉与叶脉的分离。然后,孩子们用画笔给树叶染上颜色,一个个色彩斑斓的图案就呼之欲出了!”
“贫困农村孩子们的教育资源太有限了,学习内容非常单一,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打开一个全新的视野,让他们对科学,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与兴趣,我们推行的是启蒙式教育。”
据了解,学院志愿者结合学科优势,自创了“田埂上的科普梦”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地区,以定点对口帮扶加开展流动科普课堂的形式,开展各项生物知识科普教育服务,让每一个帮扶基地都成为科普实践教育基地,极大开拓了留守儿童的视野。
“我们获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欢迎,更重要的是,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并会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常怀一颗公益之心。”翟鹏远说。2016年,他们的志愿服务项目——《田埂上的科普梦》在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斩获银奖。
一次成功的社会实践,背后是一次次的总结与思考。“像“田埂上的科普梦”这样优秀的社会实践项目无疑能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为农村教育提供人才支持。但记者采访发现,这样优秀的社会实践还是太少了,相反的,现在很多实践活动倾向于走过场,日趋同质化,浮于表面,缺乏深度。
其实,社会实践成果整体质量不高,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深思,对比翟鹏远们优秀的社会实践,教师、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实践环节存在短板,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备等,造成了今天一些社会实践总体质量不高、形式大于内容、成效大打折扣的现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