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被误解的实在有点多,甚至有将其理解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类的废话,这错的实在有点离谱了,这句话其实马克思自己已经做过很多次解释了。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这个定位是非常贴切的,马克思最后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结尾,这里是宣告了和以往一切思想家、哲学家的决裂,同时阐明了自己的新科学以及新任务。
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gegenstā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就近代认识论做了最彻底的批判。真理问题的探讨不是一个理论(纯粹认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关乎本体论)的问题,真理并不存在于彼岸,并不是自身展开的东西,真理是此岸的,是现实的改变事物的力量。
八、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因为社会生活本身是自我批判的,所以哲学的任务就不再是描述事实或解释事实,而是解释这种自我批判(解释实践)。
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德意志意识形态》
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每一个时代都对自己的社会生活做了意识表达,都有自己的范畴,我们不能从范畴出发解释世界,而应该从实践出发解释范畴。
马克思之后,一切先验的逻辑都不可能成为理论的基础,现实的关系成为一切理论唯一可能的前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