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这本书出版20年了。
这二十年间,此书重印了两次,再版了一次,书名从最初的《求解命运的方程》,改为《经济人生》,两版之间有过一些大小标题上的润色,但内容基本没有改动。不曾大卖,但也总有人在问起,长期处在断货的状态中,经常会有出版社问及再版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这二十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因此,人们每每提及再版时,通常都会问.是否可以根据社会的变化而做些改动与增补,使其更针对当下的新问题与新情况。毕竟,这是一部关于“人生”的书,生活变化了,今天年轻人的生活内容与20年前年轻人相比,有着许多的不同。20年前,这本书我已经是在电脑上写成的了,但还不是笔记本电脑,那时还没有手机.生活中还没有互联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还是很有保障的,而工资还只有几百块。
但是我一直没有同意进行改动。我也许完全可以针对当今的新问题写一本新的书,但这本书就是二十年前写成的书,它引用的实例,是那个时代(甚至是更早些时候)的生活,它们当然会对那一代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但也许对后人也有史鉴的意义,就像我们今天读几百年前的书仍会饶有兴趣一样。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初衷,就是要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来分析我们的百味人生与万千世象;用经济学的逻辑体系,将我们人生中所面对的问题进行一些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就是想告诉人们,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因其一般,所以普遍,既可分析历史,也可分析当下,不会因时过境迁而失去效力。分析的实例总是具有历史的特点,但其中的一般道理,没有什么两样。而且事实上,今天当我自己为了再版重读时,我发现现在人们纠结着的各种问题,本质上与20年前没有什么两样,本书基本也都涉及了:无论何时,我们都在努力地追求自己一生幸福的最大化或痛苦的最小化;我们都在问”“什么是幸福?”“你幸福吗?”“或者”“为什么我不幸福?”“(经济学的基础性的,也就是”“深层次”“的分析变量其实不是金钱,不是收益与成本,而是“幸福”与“痛苦”。)我们每天都在做着两难的选择(“经济学就是关于选择的科学”),只不过20年前由于社会制度的局限,我们的选择范围小一点,今天人们面临的可能是“八难选择”(其实最初是“八难”,筛过两轮后真正面临的还是“两难”);我们的每一个决策,小到买个东西,大到就业应聘,都面临着各种“预算约束”——这是对各种约束的一个统称,包括金钱的约束或能力的约束,资源的约束或制度的约束;20年前的贪腐行为与今天的贪腐行为有着不同的规模,但腐败行为是“利用公权谋私利”这一本质没有什么两样。社会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总是在于你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会面对别人、社会所有的人也要争取他或他们利益最大化这一前提条件的制约;你与上级和同事的矛盾、那些你死我活的公司政治,或者“文化大革命”中的政治斗争,不过就是这种利益冲突的不同的具体表现而已。自己少年不努力,不能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生产力,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会被淘汰;社会可以给你一些“保障”,但你还是会在差距中处于劣势,等等。尽管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我们20年前面对的问题,与今天的年轻人所面对的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
作为一名经济学者,我在本书中隐含着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学一点经济学知识,这或许会使我们活得更“明白”一些。它不一定能解决你的问题,但总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你的问题,并给出一些“政策建议”。纠结总是有的,但总是可以少一些困惑。掌握一些经济学原理,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对今天的事情多明白一些,20年后也可用来分析那时的现象。
所以,这一版,我还是没有作大的改动,原稿呈现给读者。
也因如此,这里要感谢东方出版社,同意我再版原文,包括上一版的前言与跋,也原文收录。这样做,可能书因此不那么“时髦”,面临经济收益减少的风险,但出版社对作者意愿的尊重,使我深受感动。
以往人们对本书有着各式各样的评论,今天我诚惶诚恐地期待着当下读者的批判。
樊纲
写于2013年春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