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英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到建党100周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亘古至今,“小康”意涵在不断地衍变、丰富与发展,既闪烁中华文化的远古智慧,又彰显鲜明的时代特征,值得一探缘由。
历史衍变
“小康”最早出现于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诗经·大雅·民劳》开篇首句提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的“小康”有安康、安居之义,用以劝谏西周统治者“百姓的生活实在太劳苦,希望可以稍得安康”。
千百年来,“小康”一词经历了漫长的意涵衍变过程,逐渐成为封建君王、先贤圣哲和平民百姓表达对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家境富裕、民安国泰的向往与追求的通俗词语,“小康”思想也由此在中国社会中扎根。
先来看《礼记》中的“小康”。面对礼乐崩坏、社会动乱、人民困苦的夏商周时代景象,儒家先贤甚为感怀和谐安定的上古社会,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政治理想。然而,受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所限,儒家先贤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倡导“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
在儒家先贤看来,所谓“小康”就是要以礼治国,通过礼义纲纪的约束和规范来实现“君臣正、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设制度、立田里、知贤勇、为己功”的尊卑有别、秩序井然、和谐安定的“小康”社会图景。为此,儒家积极倡导统治者学习和追随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等6位明君“未有不谨于礼”的治世之道。
再来看两汉以后历史典籍中的“小康”。公元204年至219年间,东汉末年发生的“伤寒”大瘟疫,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东晋史学家裴松之在《三国志》中作注:“自中原酷乱,至于建安,数十年间,生民殆尽,比至小康,皆百死之余耳。”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旧唐书》记载,唐睿宗评价自己“虽卿士竭诚,守宰宣化,缅怀庶域,仍未小康”,表达了对没能实现政通民和、国泰民安“小康”盛世的遗憾;唐玄宗因安史之乱进行自我检讨,回顾昔日的“小康”之治,指出“朕以薄德,嗣守神器,每乾乾惕厉,勤念生灵,一物失所,无忘罪己。聿来四纪,人亦小康”。
史书记载,牛僧孺还曾向唐文宗说明何为“小康”治理:“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私室无强家,公议无壅滞。虽未及至理,亦谓小康。”他认为,唐文宗当政虽然没有达到盛世标准,但可以说基本实现“小康”水平。
五代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为政宽仁,史书常以“小康”来评价他的治国成就。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言简意赅地描述,李嗣源“在位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于五代,粗为小康”;王禹偁在《五代史阙文》中给出了“比岁丰登,中原无事,言于五代,粗为小康”这一类似的评价。
还可以看看唐宋元明清文学作品中的“小康”。唐朝诗歌璀璨,多位诗人用“小康”来表达对国富民强、安居乐业的向往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感。比如,杜甫的“宇县复小康”、沈佺期的“传闻大小康”、张说的“不日小康辰”、杜荀鹤的“大变凶年作小康”、李商隐的“西迁冀小康”、皎然的“南州伫小康”等。
相较之下,白居易有点与众不同。其诗句“今遇阳和又小康”,是用以说明患病后稍得安康的情况,呈现出持相对主义观点看待衰老和疾病的豁达心理。
两宋时期,社会舆论开放、思想自由,关于“小康”的诗句颇多。其中,用以表达当政者治理有方、百姓丰衣足食之义的居多。比如,白玉蟾的“如今尚小康”、王炎的“桑柘阴中民小康”、唐士耻的“人间亟小康”、袁燮的“属邑赖小康”、赵蕃的“我民亦小康”、程公许的“得似年丰世小康”以及“民亦劳止须小康”,等等。
用以表达社会安定、兴邦安国之义的次之,如苏籀的“乾坤岂小康”、卫宗武的“嗣岁或小康”、宋真宗的“和同乐小康”等;还有用以表达身体安康之义的,如李流谦的“宵枕遂小康”、释宝昙的“寿公千岁汔小康”、陈傅良的“岂不可小康”等。
此外,陆游以“小康何敢望”来表达百姓对殷实生活的期盼,同时暗含对统治者不顾百姓死活的愤慨之情;黄庭坚以“汔可小康”来赞赏朋友的高雅人品;邵雍以“小康犹带旧腥膻”来陈述割据分裂、王朝更替的南北朝社会背景。
相较于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的诗作中偶有“小康”出现。王逢的“时维小康况大比”、杨维桢的“汉家小康黄老余”以及曹学佺的“漫说闽中只小康”,皆为表达社会安定、生活丰裕之义。
沈周的“书枕悠悠自小康”,重在讲述小憩后的怡然自得之义;梁启超的“初为据乱次小康”,则是回顾“河流文明时代”的小康社会景象,表达自己踌躇满志却壮志未酬的愤恨、失望与无奈。
近代演进
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小康”社会理想已经深入人心,“小康”一词也频繁出现在各类报刊文章之中,用词视角与词意甚丰。除却传承古意之外,因近代报刊关注中外形势,“小康”词意亦有所拓展和衍生。
先来看传承古意的“小康”。
比如,从民生视角出发,反映社会现实,表达百姓生计之义。《四川官报》中的《署藩司冯劝勉属僚札并条告》称,“该贡生家太寒素,初谋数十金学馆不得,乃专精于此十余年,家号小康,邻村互相效慕无不获利”;《商务官报》记载,“彼四川之号为沃省,盖其民无巨富而多小康,此小康之人率农业而不习商,安土而难远贾,以之分任租税则易于集事,以之创为营业则难与图成,非由性殊,实因力薄”。
又如,从文学视角出发,表达百姓生活家道殷实、家财富厚、家至小康之义。当时,在《点石斋画报》《绣像小说》《小说新报》《中华小说界》《礼拜六》《民权素》《快活》《星期》《红杂志》等报刊中的各类题材小说、文学杂谈和评论等文学作品中,常见“家本小康”“家道小康”“家尚小康”“家计小康”等表述。再来看衍生新意的“小康”。
比如,从君主治国视角出发,表达君主立宪、倡导变法维新之义,主要以清末维新派刊物为主,包括《湘报》《新民丛报》等;从学术视角出发,辨析孔学、孟学、荀学等思想中的“大同”与“小康”,表达“学术救国”之义;从政论视角出发,表达国内政局暂稳之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创办的报刊,在政策文件、政策解读类文章、社会现状报道或宣传政治理念类文章中,进一步将“小康”用于描述家道中等的农民、商贩、小资产阶级等,表达出为人民谋幸福之义。
接下来看国际视域下的“小康”。
近代报刊关注国际社会动态,一些文章在报道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时拓展出与“小康”原有词义不同的意涵:一是基于国际关系视角,表达国际时局安定之义;二是基于经济实业与行业视角,表达事业兴旺、经营有序之义;三是基于财政经济视角,表达经济与金融运行平稳之义。
不过,纵观从远古到近代的“小康”社会理想,在意涵范畴上虽然包含政治清明开化、经济繁荣昌盛、文化欣欣向荣、社会安定和谐、百姓人寿年丰、国家富有强大等丰富含义,但都属于定性的抽象化描述,缺少细化精准、客观科学的衡量标准。
同时,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状况不同,人们对“小康”社会的具体期许也有所不同。历史上的盛世王朝可视为古代人民对“小康”社会期许的最高理想,而身处战乱年代的人对“小康”社会的期许仅仅是饱食暖衣、住有所居而已。
更为重要的是,古代至近代历史中的“小康”意涵更多是用来表达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憧憬和希望,却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康”社会理想。这是因为,即使是在历史盛世中,也普遍存在“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社会现象,甚至难以避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景象。
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中国人民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之中。这一时期,迫在眉睫的是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需先完成“两大历史任务”、推翻“三座大山”。只有这样,方可追求“小康”社会理想。
换言之,古代至近代历史中的“小康”社会理想如同“镜中花、水中月”,“小康”社会的美好生活仅仅是帝王将相、地主官宦、富商巨贾、割据军阀等少数统治阶层才有资格拥有的,对劳苦大众来说遥不可及。
当代意蕴
今天,以“小康社会”指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小康”也被赋予了更为深远与丰富的当代意蕴。
邓小平同志立足中国国情,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建立一个“经济总量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的“小康”社会,创造性地将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解读为“小康之家”和“小康的状态”,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意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联系。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我国要在20世纪末“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在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基础上,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强调“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述上有三个明显变化:一是“建设”到“建成”的一字之差表明,“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与建设进度在逐渐加大加快;二是不仅要“全面建设”,而且要“全面建成”,增加“全面”二字表明对“小康社会”的建设成效和建设质量有更高要求;三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二字,凸显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奔小康”的豪情壮志和必胜信念。
在这一历程中,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推进,“小康”意涵在不断承古创新,“小康”从一个抽象化的理想社会形态描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蕴含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社会、生态、国防等丰富指标体系的、具象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
作为战略目标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蕴含三层当代意蕴:
一是要建成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的全面小康。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正是要实现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
二是要紧紧依靠全体人民的强大力量,共建全面小康。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要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同心同德、锐意进取。
三是要建成全面性、整体性、协调性的小康社会。
比如,全国一盘棋,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尤其是缩小城乡区域的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又如,一手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手抓补齐民生短板,坚决打好防范化解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攻坚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再如,不断化解发展总量、速度和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之间的内在压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