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15家公益机构在沪联合推出“中国好公益平台”,力推公益产品规模化。作为发起机构,南都公益基金会更是以3年出资3000万元的手笔助推此平台发展。
此番举动引发公益行业讨论,聚焦于公益产品“小而美”与规模化的矛盾。该平台召集人、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甚至抛出观点:“公益创新不求规模化,就是花拳绣腿。”
此次探路实为加速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努力,也尝试为公益行业的发展提速。在厘清讨论的基本概念后,可以发现,规模化不仅是机遇,本身也蕴含着风险。
中国好公益平台启动现场
大小之辩
这场发布会举行前后,质疑公益“规模化”的声音此起彼伏。比如业内人士撰文称,“小而美”公益逃不过被规模化公益吃掉的宿命。甚至有人指出,规模化存在产品化陷阱、组织化陷阱、社会协作的陷阱及运作模式的陷阱。
质疑与争辩的背后,关键问题需要厘清:什么是公益产品?什么又是公益产品的规模化?
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宋波告诉记者,所谓“公益产品”是指针对某个社会问题或一定人群,可以标准化、模式化操作的公益项目。也就是说,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都可以被统一称之为“产品”。
所谓“规模化”是指公益机构通过优质公益产品的复制与推广,促使其受益人数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成效规模化。
宋波强调:“公益产品规模化与机构扩展不一定是成正比的。”
他举例说,宁夏回族自治区有一家公益机构,开发了一个帮助贫困地区儿童养成卫生习惯的公益项目,项目内容包括21节课与1个卫生包。项目扩展策略是,其他公益组织可以在所在地实施该项目,但需自行筹款,同时要付费购买课程和卫生包。通过项目扩展,宁夏这家机构将获得的资金用于课程研发和质量提升,实现了受益人数从2000人扩展至2万人的规模化效应,项目也具备了公益产品的雏形,而机构工作人员只增加了两个人。
如此规模化,会否真的吃掉“小而美”?深圳市社科院副教授徐宇珊认为,“小而美”与规模化本不矛盾,“能够真正称得上‘小而美’的产品,原则上都是可以规模化的。难以复制、无法规模化的服务,还谈不上‘小而美’”。
她认为,在公益圈内“绝无分店”的“小而美”与标准化的大规模都有存在的价值,“只怕尚缺少‘小而美’的坚守,却开始了‘规模化’的冲动”。
机构之需
在公益产品“大小之辩”的背后,还存在一个这样的问题:规模化是公益机构的“刚需”吗?
公益机构歌路营曾致力于为流动青年做教育内容研发,是一家典型的“小而美”式机构。后来通过调研发现,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数量约为10万所,学生超过3200万,这些孩子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该机构提出以睡前故事对寄宿留守儿童进行睡前15分钟干预的方式,在重庆市43所学校进行为期1年的试点和评估,效果非常好。
“要解决3200万孩子的需求,就不能为了自己舒服而一直‘小而美’,必须产生影响,从而规模化。”该机构负责人杜爽表示。
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也经历了在本地做大到向全国扩展的过程,该机构总干事郭小牧说:“我们的使命是致力于通过提高合作伙伴的能力,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健康与发展,当然不能局限于一地。”
机遇与风险并存。杜爽说,歌路营在规模化的过程中,面临着机构文化建设、员工培养等方面的压力,“甚至到现在这些潜在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机构内外部风险依然很大,整个管理团队每天如履薄冰”。
扩展之道
公益产品规模化扩展面临资源、环境、管理机制、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光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徐永光形象地比喻:“就像一个从头到脚捆着绳索的人,你让他上台跳舞,怎么可能?”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徐永光
他认为,解决路径有两种,一是向公司转型,比如转型为社会企业;二是进入“中国好公益平台”,进行优秀公益品牌的规模化扩展。
本次发布会上公布了首批初步筛选的22个品牌创建机构及其优质公益产品,其内容涵盖教育、环保、禁毒、助老、社区工作等多个领域。平台将引入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为这些优质公益产品的规模化提供加速服务,并通过与各地枢纽合作基地搭建渠道。
宋波介绍,中国好公益平台强调产品化思维和需求导向,拥有3个功能模块:遴选及品牌认证模块,包括遴选优质公益产品、发牌认证,记录规模化的成功和信誉评价,对规模化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等;展示推广模块,包括线上展示平台、全国各地路演、年度发布会、搭建渠道联系各地伙伴,促成合作业务合作和资源对接等;加速模块,包括开展公益项目产品化和公益产品规模化相关的培训、一对一专业服务、定制化的资金支持等。
22家机构之一品牌创建机构之一的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负责人方树功表示:“在规模化的过程中,平台可提供我们急需的传播支持。”
供给之策
近年来,为培育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各级政府无论从政策上还是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央财政每年拿出2亿元左右的资金用于各地购买社会服务,并撬动了地方财政投入。四川省雅安市去年年底拿出500万元用于购买本地社会组织的服务。
这些投入的背后蕴含着庞大的社会服务需求,但尴尬的是,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影响力尚存不足,难以回应社会问题。此前曾有报道称,一些地方开展的公益创投大赛,重要奖项因为缺乏好项目而空置。
2010至2015年间,陕西省社会组织数量从1.5万家增长到2.6万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6%,高于同期全国速度,但该省地市级组织增加却是寥寥无几。在政府购买服务方面,项目评审发现,大部分公益组织提交的项目计划书缺乏解决问题的明确思路,其服务模式以回应浅层次需求为主。
陕西众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娜说:“这些机构除了常规服务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他们缺乏好项目。”
在一定程度上,优质公益产品的规模化可缓解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比如,一家公益机构的优质公益产品可以通过“中国好公益平台”的助力扩展至全国。
这一平台不仅促进针对真实社会需求的公益产品的规模化,还将提升民间公益组织的专业化水平,并夯实公益信任体系。据此,可能为好公益产品买单的,不仅有政府,还有企业、公众等社会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