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吕传毅: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吕传毅: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吕传毅: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一表述的新变化?

社会矛盾发生变化的依据_社会矛盾主要变化的依据_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依据

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吕传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一表述的新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以前有哪些区别?何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教育领域有哪些体现?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新的重大政治判断,对于深刻理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过程

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1956年党的八大明确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后,在1979年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判断和提法都符合当时特定历史阶段我国实际,为我们部署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和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1981年以来,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如果想成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就必须科学分析和清醒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既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法论,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从诸多社会矛盾中敏锐地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行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重点”带动“全面”,才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阔步向前迈进。

从“需求侧”和“供给侧”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我认为,可以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其现实依据和深刻内涵。

首先,从“需求侧”来看,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变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目前,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56美元左右增长到2016年的超过8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增长到2016年的3361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2016年的12363元;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2年的10.2%,再到2017年的4%以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商品供应极大丰富,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民对物质文化的客观“硬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要有不同层次,在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后,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和需要。一方面,现阶段人民的客观“硬需求”呈现“升级”态势,吃饱穿暖的低层次需求已成为“过去时”,更多地追求衣食住行的“品质”;另一方面,人民同时渴望满足更多的主观“软需求”,如人民群众期望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以及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可以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单纯讲“物质文化需要”显然已不再适合;而“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一表述范畴更广、层次更高,更能真实全面反映“需求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其次,从“供给侧”来看,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变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自2010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基本摆脱了原来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现阶段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也已经与实际不符,不能真实地反映“供给侧”生产力发展现状。

何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我认为,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状态的新表征。所谓“不平衡”,主要是发展水平不“等”问题,是指整体中的局部之间发展不均等,涉及发展水平的“相对值”。比如,不同人群之间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不平衡、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不平衡、农村与城市之间不平衡等等,有的“腿”长、有的“腿”短,整体中的个体之间存在发展落差。所谓“不充分”,主要是发展水平不“高”问题,是部分中的总体水平不高,是指某些领域总体上发展不到位,涉及发展水平的“绝对值”。例如:即使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某些领域发展质量和效益也不高,高质量的医疗、教育还是稀缺资源,甚至在民生、环保、生态等领域,还存在明显的弱项。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教育涉及每一个人,关乎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和国家未来。享有良好的教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首要”期盼。弄清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教育领域中的表现形态,是提高教育工作与现实需求的“契合度”,更好地提升人民对教育需求满意度的前提。

一方面,从教育“供给侧”分析,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仍然“不平衡”“不充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各级各类教育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教育普及程度和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处于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是,教育系统内部不同地区、学段、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总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据资料表明,2016年,在义务教育方面,我国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4.0%,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大中城市择校热有所缓解,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但是城乡和区域之间义务教育质量差距仍然很大,同一市域内发展不均衡,一些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就更加薄弱。在高中阶段教育方面,毛入学率87.5%,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但是毛入学率比高收入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硬指标”成倍增长,“软实力”显著增强,2016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将近3700万,毛入学率达到42.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但是比高收入国家还低30多个百分点,尤其是高等教育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例如:2016-2017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强中,我国仅有4所高校,而美国有32所、英国有18所;2016-2017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强中,我国仅有2所高校,而美国有41所、英国有12所。从山东省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来看,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和谐发展,教育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9.8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80%,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与经济发展新形势和人民群众新需求相比尚有不小差距,还存在高等教育大而不强、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等现象,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缺乏,这些都亟待依靠改革发展解决。

另一方面,从教育“需求侧”分析,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多层次。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一个人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很难做好知识储备、形成一技之长、获得稳定收入,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更谈不上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持续提升。随着人民群众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群体对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已经从“有学上”转化为“上好学”,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转化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并且这种需求呈现出与日俱增的“升级”趋势。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适龄孩童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在家门口就近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还有如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由“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提升,这些都是人民尤其是农民最关注、最期待解决的现实利益。另外,如何更好地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求,为他们成长成才提供条件和平台,也是摆在教育面前的突出问题。“信息化”“互联网+”大背景下,学习方式、资源、环境等不断变化,也需要打造符合国情实际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满足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需要。针对劳动力就业市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现象,人们对于调整优化教育培养结构、完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需求更加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教育来提升人力资源水平,这些都体现了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多样化需求。

强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等学校是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十九大再次对“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出部署。

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尤其是准确把握人民对教育工作的新期盼新需求,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搞清楚教育的短板和弱项在哪里,弄明白受教育者最不满意、人民最期待的关切点是什么,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突出“靶向”服务,下好“先手棋”,在强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上精准发力。

梦想因其远大而美好,追求因其崇高而坚定。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任务新要求,山东理工大学坚持高点定位、加强顶层设计,去年召开的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上,系统筹划了近期及中长期发展目标。其中,近期发展目标是,到2021年,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排名明显提升,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中期发展目标是,到2036年,即建校80周年前后,综合实力稳定在全国高校100强以内,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长期发展目标是,到2056年,即建校100周年前后,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

目前,全校上下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取消学院行政级别改革和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等两项山东省改革试点为突破口,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和藩篱,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以提升应用基础研究能力为重点,加强标志性成果培育,推进校地融合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度;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吸引和延揽高水平人才团队,打造“爱师生、有活力、敢担当、懂规律、守规矩”的管理服务队伍和“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的一线教师队伍,营造人才干事创业的优越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师生放到心中最高位置,努力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汇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砥砺奋进,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早日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交上山东理工大学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上一篇: 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傻傻分不清?
下一篇: 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百年经验和深刻启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