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战国时期,三晋地区的商业发展有着文化资源商品化的特点

战国时期,三晋地区的商业发展有着文化资源商品化的特点

战国时期,三晋地区的商业发展有着文化资源商品化的特点从三晋地区商业发展可以看出当时战国时期社会变迁的总体特征,除此之外,三晋地区商业发展还有其独特之处。1.着——“乐舞的商品化”。《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从三晋地区商业发展可以看出当时战国时期社会变迁的总体特征,除此之外,三晋地区商业发展还有其独特之处。

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_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是_战国时期的社会形态

1.着——“乐舞的商品化”。《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将善舞和善贾者相提并论,这说明当时的人将舞蹈、音乐作为商品出售,用以牟利。战国时期三晋地区的娱乐业较发达,具体体现在“乐舞的商品化”,即歌者与舞者通过出卖自己所擅长的音乐与舞蹈,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报酬。

三晋地区乐舞的发达,以韩国的“郑卫之音”和赵国邯郸的“邯郸娼”最为出名。《盐铁论·通有》:赵、中山“家无斗筲,鸣琴在室。”《汉书·地理志》写道:“郑国……土狭而险,山居谷汲,男女亟聚会,故其俗淫”、“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

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并将国都迁往新郑。国都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音乐之都的郑国自然对韩国的音乐风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和《楚辞·招魂》“郑卫妖玩,来杂陈些”可知郑国音乐偏重娱乐功能,容易使人沉迷放纵。

“赵天下善为音,佳丽人之所出也。”邯郸的音乐、美人闻名于诸侯国。《礼记·乐书》记载“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可知郑、卫音乐优美、令人沉迷。赵国与韩国的乐舞当时在各诸侯国都十分出名,乐舞发达,且独具特色,闻名于六国。

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_战国时期的社会形态_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是

当时的“郑卫之女”充于秦后宫,“佳冶窈窕赵女”立于秦王之侧,可见赵国、韩国乐舞已经成为当时一种著名的品牌。“邯郸娼”主要以邯郸为中心,邯郸南接郑、卫。《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郑、卫俗与赵相类。”赵、郑土地相接,风俗相似,这里的乐舞行业十分发达。

“邯郸娼”闻名于当世,一提起“邯郸娼”就知是十分优秀的邯郸舞者,有质量保证,甚至逐渐成为一种标志性品牌。《水经注》“赵人有琴高者,以善鼓琴,为康王舍人”赵国擅琴者甚至可以成为官员。

三晋的统治者对于乐舞也十分喜爱,如赵武灵王“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诗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史记·赵世家》中记载赵烈侯沉迷音乐,十分偏爱乐者,有一次甚至要赏赐郑国的两位歌手枪和石“赐之田,人万亩。”

赵国的音乐与歌舞美人天下闻名。商业的发展将一切可交换的物品卷入了商品经济的领域,赵女与邯郸娼通过出卖自己的美貌与乐舞能力,将美貌与乐舞能力这种稀缺资源作为一种交换的商品,以达到自己“奔富厚”的目的。

战国时期的社会形态_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是_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

赵地民风奔放,以逐利尚实为主、“邯郸娼”、赵女为奔富贵遍及诸侯国后宫,随着她们入后宫,甚至对政治产生了一定影响。《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吕不韦将邯郸善于跳

《史记·赵世家》说:“太史公曰:吾闻冯王孙曰:‘赵王迁,其母倡也,嬖于悼襄王。悼襄王废适子嘉而立迁。迁素无行,信馋,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岂不谬哉!”赵王迁的母亲因其擅长歌舞,实现了自己“奔富厚”的目标,还对赵国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赵与韩国乐舞的发达,成为三晋地区独具特色的商业现象。

2.物质资源商品化

(1)以粮食、盐、皮毛与马匹为主的边境贸易。《汉书》载“晋居深山,戎翟与之邻”由于晋国特殊的地理环境,被戎狄所包围,在建国之初,就定下了“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国方略,即用夏朝的传统法令来教化戎狄,用少数民族自己的法律来约束他们,晋国对待戎狄的态度较为友好。

三晋地区与少数民族的交融从晋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军事上,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学习少数民族的骑射和便于活动、打仗的服饰,可以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这是赵国主动吸收少数民族的文化。通过婚姻关系,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战国时期的社会形态_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_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是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晋献公娶于贾,……又娶二女于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赵衰出奔狄,“翟伐廧咎如,获其二女……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在盛行华夷有别的观念时,晋国则表现出了对戎狄的接纳与包容的态度。戎狄在军事、政治、婚姻关系上都与三晋地区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由于三晋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对待戎狄包容的态度,使得这里的边界贸易也更加发达。三晋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变,适宜多种经济方式并存。如赵国的代地,以畜牧生产为主。种在恒州石邑县北,代,即汉代代郡,石即石邑县,在常山郡。

战国后期,赵国北部的边境地区,存在大量的商人,通过边境贸易转运游牧民族所需要的盐、粮食等商品和农耕民族所需要的皮毛、良马。战国时期战争频繁,边境上尤为严重,军市是当时一种特殊的市场。军市即“军中有市,听军人各以土物自相贸易。”通过军市,准备战争所需要的战略物资。

由于三晋地区边境与戎狄接壤,受戎狄的影响很深,戎狄需要生活必须品与生活工具,而农耕民族则需要少数民族的皮毛与马匹。由于赵“地薄人众”土地贫瘠,人民众多,缺乏粮食,很难保证温饱,三晋地区杂居者众多,居民成分众多,更容易进行贸易往来。因此,在交界地带形成了边境贸易与军市。

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_战国时期的社会形态_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是

(2)发达的铜矿资源与先进的兵器制造业。三晋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处于天下之中,战争频繁,这里的军事人才辈出,如春秋时的原轸、士会、栾书、魏络等,战国时的廉颇、赵奢、李牧等。晋国最早实行军功制度的国家,公元前493年,赵简子依据军功授爵、赐田宅。

战国时期,以胡服骑射为中心的军事改革全面地改变了赵国人民的生活方式。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三晋地区战争频繁,战争的频繁,军事改革的深入使这里的人民形成了刚健好武的文化特质。

战国时期的兵器基本是用青铜铸造的,三晋地区的铜矿资源非常丰富,陈隆文先生认为春秋战国时期铜矿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中条山附近、“内蒙古和东北西部”、“长江中下游的‘古江南’地区”,三晋地区的铜矿资源正处于中条山附近。

战国时期三晋地区的兵器铸造技术也十分发达,前文就有论述魏国的“大梁氏之剑”,三晋地区中尤其是韩国兵器铸造技术,十分先进“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革抉芮,无不毕具。”

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_战国时期的社会形态_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是

从出土兵器可知,韩国兵器库至少有四个,兵器铸造的作坊多,说明韩国的兵器铸造业的发达。战国时期三晋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了这里的人民刚健好武,铜矿资源丰富,兵器制造原料充足,此外,这里的铸造技术也十分先进,从而导致兵器制造业的发达。

(3)池盐贸易的发达。先秦时期,盐是稀缺资源。食盐在生活中必不可缺,但其分布很不均衡。商业活动开始后,食盐作为生活必需品,是必不可少的商品。

《史记·货殖列传》:“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三晋地区主要经营的食盐是池盐,池盐主要分布在河东地区,即今天的山西运城。郦道元在《水经注·涑水注》中引郭景纯语说:“盐贩之泽即今解县盐池也。”

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_战国时期的社会形态_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是

池盐也叫湖盐,是内陆湖通过长时间的不断蒸发,导致湖内盐分加强,自然形成的结晶。三晋地区的池盐位于晋南地区,处于黄河附近,四周交通便利,处于人口密集区,这里就成为周围居民食盐的主要供应地区。

春秋时期,晋国不断扩张领土,晋南地区也是如此。据《史记·秦本纪》武公十三年:“晋灭霍、魏、耿。五年,晋献公灭虞、虢”池盐被晋国所独占,池盐之利为晋国所有。三晋地区还有通过煮盐致富的猗顿,《史记·货殖列传》曰:“猗顿用盬盐起。”通过盐业贸易使其成为富甲天下的大商人。

结语

河东池盐的巨大利润,使这里成为秦国与魏国不断争夺的地区。《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孝公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秦魏两国后来为争夺运城池盐又发动了数次战争,直到秦昭襄王二十一年魏国战败,《史记·秦本纪》“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运城池盐后属秦国所有。

上一篇: 春秋战国时期的概况是怎样的?
下一篇: 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