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中所述的“干部”不包含三代领袖,基本涵盖范围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各部门副部长以上级别干部。
在朝鲜,有两套高级干部等级机制。
一套是“明”的,非终身制的,大体分为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部长副部长等人。这是机制同其他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通行干部划分机制基本保持了一致。但这套等级制度由于人事变动频繁而形同虚设,只具有临时性,不具有长期性,这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另一套比较重要,是“暗”的,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级。其中包括了第一级别干部(通常只有一、二人)和第二级别干部(涵盖了高级干部中的绝大部分人)。这一套等级划分,并无任何法律或文件予以规定,但由于涵盖了生前行政级别、实际权力、死后盖棺定论、身后哀荣等级和事迹宣传报道力度等方面,且具有终身性,因而成为“事实上”的干部等级,也是本文所要阐述的。
此前曾有人评价朝鲜的人事体制为:1(领袖)+N,实际上应当为:1(领袖)+2(两名一级干部)+N(若干名二级干部)。
我们先来看三组图:
左起第三:李钟玉、金一、金日成、吴振宇、金正日
这是朝鲜劳动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上所产生的政治局常务委员们。其中,排除领袖金日成和接班人金正日,剩余三人,即:政治局常委、共和国副主席金一,政治局常委,人民武力部长吴振宇,政治局常委、政务院总理李钟玉。其中,李钟玉仅仅在两年后即降职成为政治局委员(原因我们下文再谈)。所以,在当时,朝鲜的权力格局为:领袖(金日成和金正日)+两名一级干部金一和吴振宇+若干名其他高级干部。
左起:赵明禄、金正日、金永南
这是金正日时代的阅兵式主席台,当时的权力格局为:领袖+两名一级干部(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和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禄)+若干名其他高级干部。
左二起:李炳哲、赵甬元、金正恩、崔龙海、金德训
当前,朝鲜虽然拥有除了领袖(金正恩)之外的四名政治局常委(崔龙海、赵甬元、金德训和朴正天),但实际上仍然属于领袖(金正恩)+两名一级干部(崔龙海和赵甬元)+若干名其他高级干部的权力格局。这一点将在文章后面谈及。
朝鲜两级干部制发展的历史脉络内阁首相制时期(1948年-1972年)
1948年朝鲜独立建国,选举产生了两大国家机关领导人:内阁首相金日成和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枓奉。金日成和金枓奉的地位比其他人较高,这既是两人职位所赋予的地位,也是由于二人背后所代表的势力长期斗争的结果。同苏联、中国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每逢国家庆典会悬挂全体政治局委员或常委的肖像不同,朝鲜在每次游行中只高举金日成和金枓奉的画像。如果说到列宁所提出的“领袖集体”,那么在当时的朝鲜只意味着这两人。
左侧画像为金日成 右侧画像为金枓奉
后来,金枓奉被崔庸健所取代,但游行队伍高举内阁首相和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画像的行为模式一直持续到六十年代。这种:2+N的区分法是朝鲜两级干部制的雏形。
左起:金一、金日成、崔庸健共和国主席时期(1972年-1998年)
1972年,朝鲜改内阁首相为共和国主席,由金日成担任,同时选举崔庸健、康良煜为共和国副主席。但崔庸健的地位远高于康(关于这一点请参考下面关于哀荣的论述),大约从这一时期产生了前文所述的“明”、“暗”两套干部区分法。
1976年,崔庸健逝世。1980年,朝鲜劳动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首次设立的政治局常务委员,金日成、金一、金正日、吴振宇、李钟玉当选。其中,李钟玉在两年后被降级成为政治局委员,其原因是他只是当时恰巧担任政务院总理。朝鲜政务院总理(内阁总理)政治地位较低,但适逢党代会召开,“躬逢其盛”被选举为政治局常委,属于“临时凑数”(朝鲜的凑数传统很深厚,例如2020年李炳哲和朴正天被晋升为元帅军衔,以逢劳动党“八大”之盛)。而党代会结束,过不了多久总是要回归适合其地位和政治影响力的序列的。
朝鲜劳动党“六大”会场
由此,自1980年开始,朝鲜形成了领袖(金日成、金正日)+一级干部(金一、吴振宇)+若干其他高级干部的政治序列。
先军政治时期(1998年-2011年)
1984年,金一逝世;1994年,金日成主席逝世;1995年,吴振宇逝世。1998年,朝鲜召开第十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金正日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为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赵明禄为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再次形成1+2+N的干部格局。这一格局维持了十多年,直到2010年赵明禄逝世和2011年金正日委员长逝世。
“二号”实权人物赵明禄
此间,朝鲜曾于金正日时代末期(2010年)召开朝鲜劳动党第三次代表会议,选举金正日、金永南、崔永林、赵明禄、李英浩为政治局常委。但内阁总理崔永林后被降职为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名誉副委员长,政治序列比普通政治局委员还靠后,李英浩则因“反革命”罪行被解除职务。
金正恩时代前期(2012年-2020年)
2010年,朝鲜劳动党召开第四次代表会议,并通过随后几次最高人民会议,陆续形成了以金正恩为领袖,金永南为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龙海为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的权力格局。2014年,崔龙海被降职,职位由黄炳誓替代,权力格局仍旧是三名政治局常委:金正恩、金永南、黄炳誓+包含内阁总理朴奉珠在内的其他高官。
黄炳誓(左)和金正恩
2016年,朝鲜劳动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金正恩、金永南、黄炳誓、朴奉珠、崔龙海5人为政治局常委。2017年底,黄炳誓被撤职,2019年,金永南退休,崔龙海由朝鲜劳动党中央组织指导部部长改任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这一时期由于黄炳誓事件而造成了政治格局的不稳定,属于一个特殊时期。
当代(2021年至今)
2020年底,朝鲜补选内阁总理金德训和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李炳哲为政治局常委。并于2021年召开朝鲜劳动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政治局常委中加入朝鲜劳动党中央组织书记赵甬元,从而形成五名政治局常委:金正恩、崔龙海、赵甬元、李炳哲、金德训。表面上看起来朝鲜似乎进入了干部职务等级划分“于法有据”的时代,实际上则仍然是掩盖在“5常制”外衣下的两级干部制。
担任常委时期的李炳哲(右)
首先,李炳哲在半年后即遭到降职,并在党中央副部长任上退休。可见,他虽然像当初的“一级干部”吴振宇一样拥有“元帅”军衔,但终究未进入这个行列,只是个随时可以撤换、也必然撤换的二级干部。至于内阁总理金德训,鉴于他远未到可以“安度晚年”的年龄,应该不会在未来一二十年里一直高居常委宝座,换言之,他也不是一个“一级干部”。朴正天虽然接替李炳哲成为政治局常委,目前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他拥有明显高于一般干部的政治地位。
当代实权人物赵甬元
赵甬元的情况比较特殊,在“先党”政治接替“先军”政治的时代,他作为朝鲜劳动党中央组织书记,的确是一个实际上的“二号人物”。但熟悉政治规则的人都知道,“实际上”和“级别上”是两个概念。从目前他在党务系统排名在金德训之前,却在国务系统(国务委员会)被金德训压了一头(金德训为国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赵仅为国务委员会委员)看,他大致也还没有进入“只升不降”的崔庸健、金一、吴振宇、金永南、赵明禄等一级干部行列。
目前,朝鲜稳坐“椅子”的人,除了金正恩,也就是崔龙海了。这是由于崔的工作性质(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和资历(除了金正恩以外唯一在2012年就进入政治局的人)决定的。朝鲜现有的干部格局可描述为:领袖(金正恩)+一级干部(崔龙海)+若干其他高级干部这样一个序列。
朝鲜一、二级干部在各方面的区别一、二级干部在政治排序上的区别
在朝鲜,政治生活的常态是“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或者用他们自己的词叫“游击队风气”。职位上的高低先后是有的,但把你放在哪个职位,要看“革命需要”,所以,今天你是一个职位,明天换一个,政治排名也跟着换,是常态。更别提还有工作不力降职因素。
举几个例子,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朴正爱曾在五十年代初排名前三位,在1963年转任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排名一下子落到第12位;内阁副首相洪命熹曾排名前五,六十年代由于同样的原因改为第11位;政务院总理李钟玉,排名没变,级别下降,由政治局常委、政务院总理改为政治局委员、共和国副主席;以及今年年初的,军政指导部部长吴日晶,由政治局委员降为候补委员,都是例子。他们是所谓“二级干部”。
而曾任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的金己男、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的李用茂、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的李明秀等人,都因在年事已高后担任“顾问”职位继续发挥余热,而排名大幅下降。
红圈内为担任党中央委员会顾问职务的金己男
但是“一级干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崔庸健从1957年到1976年将近二十年政治排名始终保持在第二位,金一则是自1976年到1984年,吴振宇自1980年至1995年排序从未下降,赵明禄自1998年至2010年,他们都死于任上。其中以赵明禄最能说明问题,他在病重丧失工作能力的情况下,依旧于2010年朝鲜劳动党第三次代表会议被缺席选举为政治局常委,很好的说明了“只升不降”的干部和“频繁升降”的干部之间的巨大差异。
金永南则是自1998年至2019年始终位居政治排名的第二位,以九十高龄退休后继续排在老干部序列的第一位。
朝鲜政坛“常青树”金永南
从朝鲜“一级干部”的构成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情况下是由1名文官之首(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或共和国副主席)+1名实权派(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或副委员长)组成,即一虚一实,“虚”的通常排在“实”的前面,相互制约。
一、二级干部的身后哀荣
葬礼的级别能够最准确的折射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这一点古往今来都一样。
吴振宇设在二八会馆的灵堂
吴振宇葬礼
作为一级干部,逝世后通常能享有停灵在宏伟的中央工人会馆礼堂(吴振宇则是在召开党代会的二八会馆礼堂)、三天吊唁期(吴振宇打破了常规,为五天)、邻国领导人赴使馆吊唁(或委托驻朝使馆致送花圈)以及数十万人民群众夹道送别灵柩的礼遇。事实上,这也是衡量朝鲜“一级干部”最精确的尺度,或者说标配。因为朝鲜政治的隐匿性,在一个人逝世前其政治活动通常不会过度彰显。
而二级干部,停灵的地方通常为场地狭小的西将会馆,吊唁期一般为一天。对于二级干部,获得国葬和未获得国葬差别不甚明显。例如未获国葬待遇的前人民武力部长金格植,从纪录片看,其停灵场所也在西将会馆。对于这一层级的干部,非国葬者的葬礼流程一般近似于享受国葬者,主要区别在于仪仗队的使用问题。
朱奎昌灵堂
黄顺姬葬礼
并且,特别重要的是,对于二级干部,是否享受国葬,并不由其生前最后职务级别决定。例如,前政务院总理姜成山死于政治局委员任上,却未能享受国葬,甚至连讣告都没有,在死后十余年才被安葬在爱国烈士陵。曾任政治局委员、共和国副主席的金英柱逝世后也仅获得朝鲜最高领导人致送花圈的待遇。而生前层级低于政治局委员的党中央书记金仲麟,甚至为金日成抗日游击队做饭的张哲九大娘却可以享受国葬殊荣。国葬不仅关系到盖棺定论,也关系到家庭成员的各项待遇保障,可以说,朝鲜自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至劳动党中央各部门副部长,共同构成了一个大层级,即“二级干部”,尽管某些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会有差别。这个模式,也是前文所说朝鲜权力格局“1(领袖)+2(一级干部)+N(二级干部)”能够建立起来的基础。
一、二级干部身后的宣传报道力度
对于一级干部,身故后会有定期的官方纪念活动。其中,金日成时代的金一和吴振宇,在逝世的逢十周年和部分诞辰逢十周年,朝鲜官方都举行了隆重的献花活动并召开中央追悼大会和中央报告大会。金正日时代的赵明禄,在逝世三周年时,也由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亲自前往人民武力部最高司令官和战友馆进行回顾缅怀。
吴振宇同志生日100周年中央报告大会
其中,吴振宇是极为特殊的一个。他在朝鲜各类纪录片和照片中出境频繁,而朝鲜通常是会在纪录片中裁剪掉有高官出现的镜头,以突出“唯一领导体系”的。这不仅是由于吴振宇的一级干部身份,还是由于其在抗日革命时期,与金日成结成了情同父子的关系。
红圈内为吴振宇
二级干部的排名在生前变换频繁,在身故之后同样可以变动。2016年朝鲜劳动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金正恩致开幕词时一一列举了朝鲜劳动党“六大”至“八大”之间逝世的重要人士。其中,生前原本政治序列仅次于一级干部吴振宇的二级干部李钟玉,被列在一众已故政治局委员甚至更低的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之后,这就是在身后数十年,被重新评定功劳后降低排名的例子。
在2016年朝鲜劳动党“七大”召开前夕,朝鲜曾集中制作播出了一系列人物纪录片,部分已故的“二级干部”出镜,并没有按照他们生前的职位差异有明显的区别对待。同样,在2021年朝鲜劳动党“八大”召开后的庆祝演出上,刚刚去世的前朝鲜劳动党中央宣传鼓动部第一副部长李载佾的照片同许多已故政治局成员一道被放映在大屏幕上,“在领袖怀抱中获得永生”。
最右边为“获得永生”的李载佾第一副部长
朝鲜建国70多年来,逐渐形成的“两级”干部制度,可以说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政治创造。目前随着朝鲜劳动党“七大”,特别是朝鲜劳动党“八大”以来,政治局常委这一职位的逐渐制度化、体系化,目前这种披着“5常制”外衣的二级干部制会不会发生某些变化,不得而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