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权威主义:后发展国家的旧体制走向解体或蜕变,而新型的民主政体又无法运作的历史条件下,由具有现代化意识与导向的政治强人或组织力量建立起来的权威政治:一方面,达种权威政治由于具有明确的现代化变革导向,而不同于传统专制政治,另一方面,出于它具有强制性的、高度组织化的行政军事力量与权威意志,作为其稳定社会秩序、推行其现代化方针的基础,因而又不同于民主政体。
对新权威主义,目前学术界尚缺乏一个比较一致的定义,一般来说,新权威主义应当是指第三世界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在其早期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形态。
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随着民族主义的崛起,原有的旧王朝或殖民统治宣告崩溃。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国家,一开始,往往直接仿效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希望藉助民主政体使国家走向现代化。然而,由于不发达国家内部现代化因素的贫乏,新建立的议会民主政体,无法控制整个国家的政治局势,经济发展迟缓、教育水平低下、社会动乱频繁,刚刚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陷入持续的危机状态。此时,这个政权的内部往往会出现具有一定现代化意识及行为导向的政治、军事强人,采取强有力的铁腕手段,自上而下地推行建立其权威政治,从而稳定社会秩序。同时,这些军事或政治强人,大力引进外国资本、发展民族工商业,普及教育,扶持国内的中产阶级。不发达国家在经历了这一变化之后,国内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中产阶级力量逐步增加,从而为整个社会稳步地向现代化过渡创造条件。
从新权威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对新权威主义下这样的定义:它是作为对第三世界早期议会民主制的反动而出现的,由具有现代化意识及导向的军事、政治强人而建立起来的权威政治。
当然,并非所有的权威政治均能称为新权威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实践的新权威主义,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特点:
1.新权威主义的治国者在经济上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化导向,他所订立的治国、发展目标,应当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市场化趋同,由于其权威的合法性来源于民族主义及现代化导向,因此,新权威主义高度强调经济发展、普及教育等目标,以获得最大多数民众的支持。
2.新权威主义在政治上凭借庞大及有效的官僚体制及强有力的军事力量,以此来实行自上而下的统治。
因此,新权威主义具有政治上的铁腕作风,有时候,军事政治强人为达到政治上的稳定,甚至不惜采用高压手段来镇压政治上的反对派。而在意识形态上,新权威主义对传统的价值体系有更多的认同,认为传统的价值体系是民族精神得以凝聚的基础。
3.最为重要的条件是,具备现代化导向的新权威主义,对西方的资本及先进的技术、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
希望藉此来推动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政策的后果,是在国内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经济、文化、政治实力的中产阶级阶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