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中医黑是政治正确,中医粉大多一粉顶十黑,我看过知乎上最客观的一篇文章是盐选科普里 @老和山下小学僧 等的文章,里边提到:中医偶尔治本,西医常常治标,免疫才是王道。对于里边的观点,是比较认同的。由于个人咨询工作以及最近个人的一些境遇(详见我另一篇文章关于尊严与死亡的命题——肺癌患者家属的一个阶段总结 - 知名不具的文章 - 知乎 zhuanlan.zhihu.com/p/464534460)原因,也从社会与个人的视角聊聊中医。
从社会角度,八九年前我给区域政协做内参的时候,就医患关系分析过西医和中医的体系和方向。当时我的结论是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上的西医更贴近于社会公共卫生需求,而建立在个性化传承上的中医更贴近于私人健康需求,当时分析的角度不是很全面,也没有形成体系。
最近有做资本的朋友找我聊了两个资本比较倾向的风口,分别是医疗机器人和中医药两个领域。医疗机器人的投资方向一直都在,中医药是近三年的事情,一开始是大型医药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收购年头较长的中医药厂或医院,而且特别优选拥有自有方剂的主体。原因挺简单,西医药从研发到临床的周期非常长,而且需要经过双盲测试,中医药与之相比标准化的流程要简单一些,这不是说不严谨,用科学体系的现代医疗标准来要求中医药是困难的,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医药面临着一方面确有其用,另一方面又没有建立起达成社会认同共识的评估体系。本质上是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大力发展中医药的政策导向与评估体系不完善之间的冲突,就形成了一个探索的空窗期,这个探索的空窗期在资本方那里就是非常显著的商业机会,在这方面资本是敏感且无情的。当然也应该看到,资本对于中医药厂的成熟方剂的挖掘和开发对于行业的探索发展和评估体系建设是有益的,限制资本过度开发和评估体系的完善是一体两面,后者的效率决定了整体的平衡。
最近也有中草药种植的项目方希望通过我帮忙做融资,当时我给了两个方向的建议:一个是有中医药的上市企业来做投资,目前中医药的生产研发企业主要以全国渠道收购药材为主,对于这类企业如果投资建设自己的中草药种植体系,则可以完善自身的医药产业链条,可以提升自身的资本估值。另一个是旅游景区,可以开发自身的闲置资源,打造以中医科普、中草药种植的农旅融合模式,尤其是一些特色小镇项目,总体投资额都比较大,增加该类项目也可以形成引流卖点。在交流过程中,项目方也提到了亳州的一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有投资意愿,可以大幅度节省采购成本,但该类企业不愿在东北做中草药种植的投资,自然气候原因是主要问题。与此同时,上市企业对于该类投资的意愿其实并不大,并非是刚需。中草药最重要的是优质药材的供应,此外,中草药还有一个特点,是地域不仅在中国,中草药的海外投资和进口采购,未来也可能成为中草药上市企业的选择。因此,可以看到,中草药行业本身的发展,对于投资方来说锦上添花的力度不足。综合上一段的内容,中医药的发展一方面要完善评估体系,另一方面也要扶持供应链体系。
中草药不等于中医,我们回头聊聊中医的行业发展。中医在中国不仅仅是医疗体系,还是一种文化。中医体系的发展在我看来是落后于中草药的。中草药是中医的一部分,但比较而言中草药的物理体系更易于嵌入现有的评估体系,虽然我认为更应该由中医的评估体系来对中草药进行评估,但与现代医疗主流体系的不兼容,让中医所处的位置非常尴尬。两年前,有位中医要做行业的标准化,当时我们也是年轻,一头扎进去之后发现,确实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后来这个项目变更成了中医药的知识分享平台,才算告一段落。有幸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与这位中医建立起了比较好的私人关系,在家人重病的时候,确实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如果进行PEST的分析,首先在政策层面中医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官方的建设和推广是有决心的。其次,从市场角度,在短期内资本更信任可以进行中药成药转化的市场,比如我们熟知的速效救心丸、牛黄安保丸、丹参滴丸等,常见的如百蕊颗粒、蒲地蓝口服液等,已经证明这个市场的价值,但从中医职业角度,市场的普遍认同度不高;从技术角度,评估体系的不完善让各类技术路线还不够清晰,技术成果的转化较为粗暴;从社会角度,中医的文化竞争力明显不足,而且内耗严重。
谈完社会视角,再来说说个人视角,我认为中医的素养和对患者的关怀心是其核心竞争力。我的另一篇文章中提到过中医在家人医疗中的作用,但没有详细说。举个印象深刻的例子,在家人住院期间,西医给患者和家属的感觉并不是很好,比如:我和患病家人私下交流的时候,患病家人曾说过,医生查房的时候把家属叫出去单独聊病情,敏感的一眼就看出问题,然后加重猜疑和负担。医生和我沟通的时候,第一句话:病人没有手术的必要了。虽然这些都是客观描述,但对于患者和家属心理上的打击是巨大的。这是一家三甲医院的素养,我相信好的西医或西医院也会注意这些问题,但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与此其实是深度关联的。在西医体系里,最大的问题是医患是二元对立的,患者是医疗的对象,是一个有着多个参数,符合统计概率的对象,患者的物化是愈演愈烈的。中医和患者是什么样的呢?不排除我遇到的是好的中医,他和患病家人的沟通是非常弱化这种二元对立的。比如:中医切脉后握着患者的手问,老人家今年六十多,咱们努努力再活十年够不够用。这种共情与信心的传递是非常重要的力量。之前也看过广州,还是上海一家中医院的大夫诊疗时的对话:在吃五年药,就不用吃了,吃药挺苦的。患者听到这种沟通,是舒适的,而且是有用的,毕竟西医中医加在一起能治疗5%的疾病?中医这种素养是文化带来的,与之相似的是西医的心理医疗,但西医的细分化让这种素养很难普及到具体的诊疗中,毕竟你没花心理治疗的那份钱。
与中医做朋友是挺值的一件事情,尤其是中西医都懂的医生,帮你评估哪些是调理能解决的,哪些是必须得快治的。对于医疗,我的中医朋友有段话挺有意思的:只有到人途末路了,没地方治病了,你可以托付给我,我用毒来治。中医用毒治死人是要打官司的,西医也是用毒的,但不用去打官司。这句话本质上也是标准化的问题,中医个体如果和你签免责,你会签吗?西医有庞大的理论体系去证明某个病治不好不是医院的责任,中医目前还是做不到的,对于一个人的命运,中西医都是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不过西医画好了边界,而且再不断突破边界,而中医还停留在“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这也是症结所在。
从行业发展来看,西医无论从体系化,还是从发展速度上,都要远远超过中医,但现代医疗体系中,中医是不可或缺的,完善中医和中医药的评估体系,平衡资本和中医药发展的节奏。在科学的普世之光外,将对人的共情和关谢植入到现代医疗中来。当然从个人视角看来,私人医生领域可以更大的发挥中医的价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