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持续性
自三代以来,中国历史经历了战乱与动定的周期性运动,王朝的兴衰更替不可避免,短期的国家分裂时有发生,特别是游牧民族的侵扰和入主中原,都曾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掀起悲壮的一幕。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天灾人祸的考验,然而在遭到破坏后却能很快复苏并有所前进,始终未曾走入难以克服的困境,循环式的复苏和进步使得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得以长期延续。
2. 多元性
早在大约6000年前,中华民族就逐渐超越狩猎和采集经济阶段,进入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自此,中国更素称“以农立国”,并且列朝帝王无一例外地把“重农抑商”作为“理国之道”。在农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畜牧业、手工业从农业母体中的分离,以及商业从农业和手工业的母体中分离都先后完成。由于统治阶级施行的经济政策的影响,我国传统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经济成分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特别是商业,长期深受束缚,始终未得到充分发展。总之,我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属于典型的亚细亚形态,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多元结构。
3. 坚韧性
传统自然经济决定了个人对社会的依附关系,使作为生产者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生产的目的不是交换,而是为了缴纳租税和维持生计。而优越的自然条件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又使农民更容易自给自足。更兼统治者采取“重本抑末”的经济政策,商品经济始终未能壮大到冲击固有自然经济结构的地步。官方的对外贸易活动也往往具有政治、外交、礼仪的性质。总之,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在我国古代社会存在和发展了数千年,从未受到任何强有力的冲击和破坏,具有极强的坚韧性。
4. 封闭性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经营规模小,所以生产的产品主要满足自身需要。由于人们和市场的联系甚小,对于外界的变化仅仅通过人们的道听途说来感知。同时,农耕经济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精耕细作,人们的大部分时间又都被束缚在土地上,跟社会的交往就更少了,因而封闭性不可避免。
5. 互补性
中华大地面积广大,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农业发展也存在巨大差异,因而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具有巨大的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赈灾,当某先地方发生自然灾害时,一方面能从其他地方调入粮食赈灾,另一方面则吸取它处理灾害的经验教训;二是农作物的栽培和移植,某种农作物总是在某些地方先种植,然后再慢慢移植自然环境适宜的地区;三是各地在农事经验的交流也存在较大互补性。
6. 早熟性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使得各方不断交流农耕经验,这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得到充分的发育。且中国最早有四大发明及一系列的科技贡献,较之国外这种科技水平已经领先很早了,这些创新更好促进了中国传统社会农耕经济是早熟。
7. 盲目性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外,还种植一小部分经济作物,农民对于经济作物品种的选择主要依据经验和跟风。他们不具备很高的农耕水平,无法预知每年的天气状况和市场走向等,完全听凭他们老祖先留下来的经验和别人的选择,因而具有很强的盲目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