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温全平 赵柳依
摘要:在中国当前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营造关注老年群体的社区公园景观,是对社区公园景观设计提出的新要求,对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社区公园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老年群体对于社区公园的需求,提出了关注老年群体的社区公园景观设计应兼顾物态层、情境层、意义层三个层次,并探讨了相应的景观设计方法,最后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景观设计 社区公园 老年群体 黄海路公园 莱阳市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12-0036-03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aging of China's population, it's a newrequirement for landscape design of community parks to create community parks forthe elderl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the elderly.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park basedon the analysis of the older age groups in the community park needs, proposedthe community park landscape design on the elderly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the physical layer, layer, situational meaning layer three levels, and discusses thelandscape design method, finally carries out an empirical study.
Keywords:Landscape design Community park Old age group Huanghai Road Park laiyang city
引言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老年群体的闲暇生活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①。老年群体离开社会工作岗位转向家庭后,从忙碌变得清闲,他们的心理、生理以及行为活动特征出现了新的变化。闲暇时间的增多,客观上要求有更多的户外空间满足老年群体的活动需求,其中社区公园的作用日益凸显。从老年群体的需求出发,提出面向老年群体的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的对策与措施,对于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未来更多的社区公园新建或改造项目提供指导。
一、社区公园的概念与特点
(一)社区公园的定义
2002年原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中,将社区公园定义为“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②社区公园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居住区公园服务于一定居住用地区域的居民、具有一定游憩活动内容和公共设施,服务半径一般为0.5-1.0km;小区游园的规模较小,私密性较强,服务范围小,主要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提供休憩生活服务,是与小区住宅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服务半径一般为0.3-0.5km。
(二)社区公园的特点
1.空间分布上具有覆盖面广、数量多的特点: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一般在25%—40%,社区公园随居住区布置,具有面广量大的特点。
2.服务对象上具有针对性强、服务人群多的特点:社区公园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周围住宅区的居民,据调查,老年群体具有独特的社区公园使用需求,是社区公园的主要使用群体③,社区公园是老年群体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功能设施上具有实用性强、交互性强的特点:社区公园在功能设施的配置上,不要求多而全,主要能够满足居民日常游憩、娱乐、交流、休闲、健身等方面的需要,场地与设施具有周期性使用的特点。
4.效益方面注重公益性,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兼顾:社区公园是老年群体除了家以外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在社区公园进行活动有助于加强老年群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消除因社会角色转变后产生的消极情绪,能够起到丰富老年群体生活、增强老年群体幸福感的作用。社区公园具有提高人居生活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环境、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的功能。
二、老年群体对社区公园的需求
(一)老年群体的定义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老年人群的主要表现为人体结构和生理结构的衰老。目前世界上对于老年群体年龄的定义有许多种,1982年,在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联合国将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群体。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群体的定义为60~74周岁的人群可以称为初老期型老年群体,75~89岁为中老期型老年群体,90岁以上为老老期型老年群体。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将65岁作为老年人年龄的起点设定,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将60岁作为老年人年龄的起点设定。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本文中所称的老年群体指为60岁以上人群。
(二)老年群体对社区公园的心理需求
老年群体对于社区公园的心理需求主要包括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充实需求。老年群体的归属需求及尊重需求体现在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希望能够融入到社会中,在社区公园中能归属于一个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团体中。充实需求是由于老年群体闲暇时间较多,希望能够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在社区公园中进行各种活动,可以使老年群体在精神方面更加充实。
(三)老年群体对社区公园的生理需求
老年群体主要的生理需求包括对健康、安全和舒适的需求。⑤老年群体渴望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活动,希望通过参加活动增强自身的健康。在社区公园的景观设计上对于老年群体生理需求的考虑主要与环境气候条件相关,包括声音、温度、风、光照、无障碍设施等方面,需要真正从老年群体的生理需求出发,营造适宜老年群体活动的人性化的舒适景观空间。
(四)老年群体对社区公园的行为活动需求
老年群体的行为活动需求主要包括个体活动需求、交往需求和学习需求。老年群体渴望在社区公园进行不同活动时有适宜的场地和设施可以利用,能够开展个体活动或群体活动,在从事各类活动的过程中,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⑥老年群体退休后时间充裕,有着充足的学习兴趣,社区公园可定期开展一些知识讲座活动,以及在公园景观中加入知识宣传栏等设施,丰富老年群体的文化生活(如图1)。
三、关注老年群体的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设计原则
1.易达性原则:老年群体日常生活活动圈范围会相对缩小,距离社区公园的远近是影响老年群体选择公园进行活动的重要因素。社区公园首先应以易达性为原则,重视老年人群居住场所、社区公园位置及社区公园内各景观节点三者间的合理布局,设置合理的服务半径,便于老年群体的到达。
2.安全性原则:老年群体生理机能衰退,自我保护能力下降,对于户外空间,老年群体最关心的就是在使用方面的安全性。安全性要体现在社区公园内各个活动场地及景观设施的细节上,做到周密细微不留安全隐患。
3.人性化设计原则:人性化景观设计是基于景观空间中人的尺度以及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的需求,营造一个最适宜人进行各类活动的空间。社区公园景观中融入人性化设计原则有利于创造一个舒适、安全、以人为本、适宜老年群体进行活动的人文景观环境。
4.交往性原则:老年群体由于心理特征的变化,会产生孤独感等消极情感,而到社区公园中与他人交往有利于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帮助其消除孤独感与失落感,重新建立与社会的联系。
5.易识别原则:老年群体的视力、记忆力及辨别力普遍下降,社区公园中的导视系统对于老年群体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强老年群体的方位感与安全感。导视系统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设计需要具有针对性,考虑老年群体的各方面特征,使老年群体能一目了然。
(二)关注老年群体的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的三个层次
1.物态层:主要涉及空间变量、形态元素、布局与结构、景观视觉等要素。表现为可见的景观形态和空间关系,在注重细节呈现的同时,更强调空间的整体关系。⑦关注老年群体的社区公园景观重视的是各个空间的景观结构和形态以及各物质要素是否能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使老年群体在社区公园的使用上感到更加舒适。
2.情境层:情境层关注的对象是空间中的行为活动以及由行为活动产生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既包涵自然景观也包涵文化景观。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情境层主要考虑人在社区公园景观中的行为活动、相互之间的互动方式及其与场地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环境中其他物质之间关系冷漠,关注老年群体的社区公园的景观设计有利于促进老年群体之间相互交流,通过行为活动拉近老年群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集体中,满足老年群体的心理需求,消除老年群体由社会转向到家庭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引起老年群体情感上的共鸣。
3.意义层:意义层是由于主客体间进行互动而在使用者心中产生的超越物质形态的精神感受,其中包含了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心态文化层面的构成内容。在关注老年群体的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中,意义的产生与老年群体的认知能力相关,与他们过去的经验、记忆、文化结构、情感、联想、精神相关,更与老年群体的需求密切相关,物态层的空间形态与景观元素和情境层的行为活动方式会对老年群体带来不同的意义感受(如图2)。
四、实证研究
(一)项目背景
黄海路公园位于山东省莱阳市,周边为食品工业厂房和居住区,项目定位为公益性社区公园,主要服务周围社区居民及附近工厂员工,重点考虑老年群体的使用需求。公园总面积4.7公顷,现状地形平坦(如图3、4、5)。
(二)设计理念
在满足一般社区公园功能的基础上,从老年群体的心理、生理和行为活动的特征和需求出发,以易达性、安全性、交往性、易识别性、人性化设计为主要设计原则,从关注老年群体的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的三个层次——物态层、情境层、意义层入手,营造以满足老年群体户外活动需求为特色的人性化社区公园。
(三)设计内容
1.物态层
(1)景观结构:景观结构是由公园中不同景观元素构成的空间之间的联结方式,是景观的组分和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形式。黄海路公园在设计上以景观大道为中心景观轴,串联各景观节点,形成串珠状的链状结构,各景观区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满足老年群体的各种游憩休闲需求(如图5、6)。
(2)空间形态:在空间形态构思上,选取了“有凤来仪”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禽,常用来象征祥瑞,有着吉祥的寓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黄海路公园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凤凰的元素,经过形态的逐步演变,抽象演化为场地中景观主轴的形态(如图7)。
以景观主轴为引领,结合使用功能,进一步划分了公园中的五大景观区:中轴景观区、疏林草坪区、自然山林区、水景休闲区、密林区,各景观分区具有不同的空间形态,形成了疏密有致的景观空间。
(3)景观元素
a.道路系统:道路是连接公园中各景观空间的纽带,不仅需要具备引导人群到达活动场地、组织交通的作用,还需要针对老年群体进行特殊的设计。黄海路公园内部交通道路分为主要道路及次要道路,主要道路宽约4米,次要道路宽约2米。公园内以步行为主,平时禁止机动车辆通行,使老年群体在公园内活动时更加安全。在全园道路设计上,考虑到了人性化设计及无障碍设计理念,在有高差的路面均不设置台阶,全部采用较为平缓的坡道,便于使用轮椅及行走不便的老年群体使用。
b.休憩空间设计:公园中的休闲座椅设置在活动空间周围以及园内道路两旁,方便老年群体交流、赏景、休息等活动。座椅区域有良好的可达性和景观种植设计相结合,周围有树荫遮阳,能看到公园中优美的风景。在座椅材质上选用了亲近自然的木材质,座椅尺寸设计上结合了人机工程学,符合老年人的身体尺寸,增加老年群体在使用上的舒适度。
c.生态绿化设计:社区公园中的植物能够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促进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的作用。在设计中大量运用了乡土树种及雨水花园,选择的植物适应能力强,场地截留雨水能力强,使整个社区公园实现可持续发展。植物的选择上考虑有益身心健康的树种,避免有毒、有刺、易对老年群体造成危害的植物。植物的配置上力求丰富有变化,通过序列空间组织及采用多种种植形式进行设计,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景观与季节相变化。森林氧吧区与山林漫步区在植物种植设计上考虑了疏密感和轮廓线,注重植物配置的视觉景观效果,乔灌木与地被、草坪相结合,点缀适量花草,形成大小、远近、高低的层次感,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绿化结构。
2.情境层
(1)功能分区:黄海路公园设计总面积为4.7公顷,根据关注老年群体的社区公园景观设计指导思想以及公园现状,将公园分为五大区域,分别为中轴景观区、草坪活动区、山林漫步区、水景休闲区、森林氧吧区(如图8)。每个区内分布多个景观点。
(2)个体行为:老年群体的个体行为主要包括独自静坐、独自散步、读书看报等单独进行的活动。黄海路公园在设计中融入了较多适宜老年群体进行个体活动的空间及设施,比如公园中的山林漫步区及森林氧吧区,这两个区域在规划上以营造自然野趣的生态环境为重点,营造出静谧、舒适、自然的环境氛围。
(3)群体行为:老年人进行的群体行为活动主要包括:跳广场舞、跳健美操、集体聊天、打牌、下棋等活动。在黄海路公园中设置了大量便于老年群体进行群体行为活动的场地,如草坪活动区,注重草坪空间的开敞性,便于老年群体进行跳舞、练气功、打拳等群体活动(如图9)。在中轴景观区上,设置了老年群体交流空间,在座椅设施的设计上结合人机工程学,便于老年人进行集体交流(如图10)。
(4)行为与场地:活动行为的多样化决定了活动场地的多样化,针对老年群体的个体行为活动以及群体行为活动需求,设计中创建了公共性与私密性兼顾的活动场地。公园中不仅有能够进行群体活动的开放性大规模场地,还有适宜于一定数量人群的中等规模场地以及适宜于个体活动的小范围私密场地,能够满足老年群体进行各种行为活动的需要(如图11)。
3.意义层
(1)自然野趣:黄海路公园周边为工业厂区及住宅小区,附近缺少公园及绿地等可供周围居住的老年群体进行休闲游憩活动,现状建成环境缺乏自然景观,因此黄海路公园在设计风格上重点要展现自然风景之美。突出软质景观,减少硬质景观,突出乡土树种的自然美,减少造型植物用量,满足老年群体体验自然、缓减压力、放松心情的诉求(如图12)。
(2)生活归属:黄海路公园的建设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使周围居民有一个可以放松身心、体验自然、缓减压力的公共场地,给予老年群体更多的人性关怀,使老年群体在增强归属感、幸福感以及自我认同感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
(3)寓教于景:通过园路边设置的植物解说牌以及在局部区域增加的健康知识说明牌,增加游园的趣味性与知识性,激发老年群体的求知欲与学习能力。在部分区域设置宣传栏,定期更新一些关于地方文化、生活常识、保健方面的知识,提升社区公园的文化内涵。
(4)地域情节:莱阳市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梨乡”,在公园种植设计中大量选用梨树,在春天能形成壮观的梨花盛开景色,充分体现莱阳地方特色。莱阳的气候适宜樱花的生长,当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赏樱习惯,公园景观主轴以樱花为骨干树种,形成公园的又一个季节景观特色,增强当地居民对于黄海路公园的认同感,培育老年群体的地域情节。
资助项目:上海市设计学Ⅳ类高峰学科资助项目-景观装饰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B17027
参考文献
[1] Help Age International.Global Age Watch Index 2015[Z].20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06).
[3] 骆天庆, 傅玮芸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公园活动空间和游憩设施配置——上海实例研究 [J]. 风景园林,2016(4):96-101.
[4] 熊启明 . 社区公园中老年人活动场所景观设计研究 [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5] 王欢, 李宏, 常俊丽等 . 老年人对城市公园绿地的需求规律与特征探析 [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9(4):52-56.
[6] 万邦伟 . 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之研究 [J]. 新建筑,1994 (4):23-26.
[7] 温全平 . 江南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无锡锡东新城九里河风光带为例 [J]. 中国园林,2016 (2):42-46.
[8] 王江萍 . 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 [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04).
[9] Golant, S.. A place to grow old: The meaning of the environment in old age [M]. New York, US: ColumbiaUniversity,1984.
[10] 高贺,杨淘 . 我国面向社会需求的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研究 [J]. 设计,2017,30(5):101-103.
[11] 吴杰 . 现代老年公寓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探究 [J]. 设计,2016,29(21):150-151.
摘自《设计》杂志2018年1月刊(上半月)
EN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