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强势的不得其死,就是不得善终、不得好死。老子在《道德经》中,将这句话作为教材总纲(教父)。所谓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论语·先进》
孔子和学生们在一起。孔子细细地观察他们。闵子骞侍立在老师身旁,一派和悦而温顺的样子;子路是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是温和快乐的样子。孔子高兴了。但孔子又说:“像仲由(子路)这样,只怕不得好死吧!”
鲁哀公十五年,卫乱,父子争位,子路被蒯聩杀死,砍成肉泥。
另一方面,社会的悲剧,常常是苟且的人、软弱的人才能活下来,因为他们对强者、对统治阶级没有威胁。这也是逆向淘汰。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们看印度庞大的低种姓人群,为什么逆来顺受得令人叫绝。除了印度教思想控制之外,社会逆向选择也有关系。印度历史上屡次遭受外族入侵,从雅利安人开始,波斯人、马其顿人、大月氏、突厥、阿拉伯人、帖木儿蒙古人、葡萄牙人、英国人等都曾入侵过印度,据不完全的统计,印度历史上有三十多次被外族征服的记录。
那么为了稳固统治,历次新统治者杀掉印度反抗者就是一道必做题。几千年一波接一波反复杀掉具有造反基因的民众,这是人类历史上持续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物种选择。在印度人的基因库构成中,造反基因的比例被有效的控制在极低水平。
小结a:综合1.2.3,如果清楚社会领域不同于自然界的矛盾特殊性,就可以理解——人类社会并不适用优胜劣汰理论。
二、不清楚强弱可以互相转化
这里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有一把剃刀,要剔除社会中的弱者,那么,具体将刀举向何人呢?
《矛盾论》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强可以变弱
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覆巢之下,毁灭了多少红楼梦。强,可转化为弱。强者拟定社会规则,如果可以在制度下屠戮弱者,那么,强者失去地位之后,必然也被制度所屠戮。所以会避免这种制度和文化的设计。
2.弱可以变强
无论从年龄或是力量增长上,强者都要经历不强甚至弱的阶段。孩提之童,手无缚鸡之力,哪个强者不经历过呢?况且,老话讲,莫欺少年穷。
如果社会规则是淘汰弱者,那么在令狐冲、郭靖、杨过、张无忌成为大侠之前,就被江湖大哥一掌拍死了;
马云、强东、雷军,在成为资本大佬之前,就应该关起来;
希特勒、拿破仑在3岁的时候,就被村里的彪形大汉打死了。
强,要经历弱的阶段。所以,为强者自身计,为社会发展计,社会规则不会是简单的优胜劣汰。
3.强弱依时间地点条件而转化
在B乎的你,年薪几百万,从社会身份讲你是强者;回家过年,你被村霸揍的鼻青脸肿,这时你就是弱者。然而你还是你,只是变换了环境。
所以,淘汰弱者,具体淘汰谁?
小结b:本节开头,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有一把剃刀,要剔除社会中的弱者,那么,具体将刀举向何人呢?
那么按照社会“优胜劣汰”理论,大概率将罢官回乡之时的大领导、经历第三次高考失败之时的马云、被小流氓堵在村口的你,都砍了。
综合1.2.3,如果清楚强弱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就可以理解,社会强者制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规则的荒唐性。
三、不清楚强弱互相依存
1.强弱互为存在条件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团座大人还真是博学,连拿破仑的理论也懂得:
拿破仑说“让驴和识字的人走在队伍中间”
为什么呢?因为“驴和识字的人”——这些战场上的弱者,能够让队伍更强大。如果你还问为什么,教员告诉你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所以,优胜劣汰,要不要扔掉行军队伍里的知识分子呢?
另一方面,大老爷们一边喊996,一边推高房价,让韭菜们在春风下吹呀吹呀吹呀,也不怎么生了。在这个失衡的游戏体系下,我们玩不起了,也不玩了,那么消费内需问题,人口问题都来了,直接反噬到老爷们的票子。
自己成为自己的掘墓人,辩证法好呀。
2.强弱互相渗透包含
欧洲几个皇室贵族有一种病,叫血友病。走远路、爬楼梯、踢球、跌跤,只要有轻微擦伤或拔牙等小手术,都可导致血流不止,以至于死亡。
那么按照“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不是应该团灭这些皇室的体质上的弱者呢?
贵族是强者,然而强中含弱。
同理弱中有强。太史公记,嫪毐起初不过是个下人,可以称之为弱者吧。然而亦有一技之长耶:
“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
不解释了。
小结c:强弱互为存在条件,且强中有弱、弱中有强,社会强者保护弱者就是保护自己。究竟怎么淘汰呢?
大总结:
以矛盾分析大法来观照,根据上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原理,得出结论——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原则不一般适用于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一定会发展出一套保护弱者,扶持弱小的伦理观和法律法规。
后记
我在开头提到教员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并提出按照矛盾思维,可以一眼秒杀这个问题。今天有时间,我想和大家接着讨论一个话题:毛泽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特点
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看问题
我们出行需要辨方向、识路标,出远门还需要导航。思考同样如此。如何抓住一个问题深度思考,特别是重大问题,是有方法、有指针、有路线的。多数人不明了,所以遇到问题如堕烟海,大多停留于浅层思考而无济于事。
《毛选》是一套典型案例分析题库,也是大量精彩的思维实验的记录本,记载了高超的思想方法和思维路径。反复读《毛选》,每每达到一种“精神高潮”。
——毛泽东分析思考问题,总是以哲学思维,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看问题,在大框架下进行包罗万象的概括推理,从最根源上囊括一切可能和方面,就像伸出手恣意观察自己手掌中的一个魔方,这是毛泽东思维方法的突出特点,所以总是给人以廓清迷雾、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的感觉。
什么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看问题呢?就是按照世界的本相观察问题。
——从“世界是什么?”哲学命题出发,总结认识路线的问题,解决思考从哪里开始,又归于哪里,避免“毫无根据地纯主观地说一顿”,毛主席写了《实践论》。
——从“世界是怎样的?”哲学命题出发,总结认识方法问题,分析事物如何呈现、怎样发展,避免“只根据问题的一侧面、一时候的表现,也同样主观地把它夸大起来,当作全体看”,毛主席写了《矛盾论》。
感兴趣的朋友请细读两篇文章。这是读懂《毛选》、读懂毛主席的思维钥匙,也是毛主席毫无保留的教你屠龙术的上下两篇心法。
《实践论》和《矛盾论》可以说席卷了一切思维方法,因为从终极根源上,哲学就两个问题,“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
那么具体而言,针对一个问题,我们的思考方法应是什么样的呢?
答:客观、全面、本质。
客观就是唯物主义,就是《实践论》;全面、本质就是辩证法,就是《矛盾论》。
如教员在《矛盾论》中所言
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看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观点去看问题。这一点,我在《实践论》一文中已经说过了。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一句话,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点。这就叫做片面地看问题。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作到这一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我们应该记得他的话。表面性,是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答复问题、解决纠纷、处理工作、指挥战争)。这样的做法,没有不出乱子的。
(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