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讲义

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讲义

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讲义四、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一) 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语言、表情和行为

四、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 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语言、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方法。

观察法是研究幼儿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首先,因为幼儿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他心里怎么想的都会写在脸上,也不会伪装,因此通过其外部行动来了解其心理活动。其次,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幼儿心理活动既表现都比较自然,研究者可以比较真实地获得幼儿活动的心理资料。问:什么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答:观察法。

运用观察法要经过有一定的技术训练,运用观察法应注意:

1. 观察前观察着要做好准备

观察前观察者要制定观察计划,观察计划中的内容包括:

(1) 观察范围的确定

当你仔细选择了所要探讨的问题后,便应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观察的内容和范国,使观察集中在主要问题上,避免泛泛地观察每个幼儿的所有行为。例如,我们选择了“刚入园的独生子与非独生子社会化发展的比较”这样一个研究课题,必须观察的幼儿的社会性行为,而在这个范围之外的其他心理特征,如感知觉、想象、思维等,一般可不予注意。

(2) 观察情景的设计

观察幼儿的社会性行为,可以通过不同的情景,有时可以采用自然观察法,这种观察主要是了解幼儿的生活起居,与别人的交往等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者希望看到的幼儿社会性行为,出现率往往不很高,因此必须连续观察,如每天观察一定的时间,连续观察一个月等等。也可以采用结构情景法,设计能引发幼儿社会性行为的情景,如给幼儿一件新颖的,但又必须合作玩耍的玩具,观察幼儿是如何解决矛盾的。情景的设计必须具有针对性,但又不失真实、自然,使幼儿的行为能自发出现,否则会使行为出现的机率与性质有较大的改变。最好的办法是将观察情景编入游戏或日常的生活情景之中。

(3) 被观察行为的分类

观察前要制作一张被观察行为的分类表。这样的表在观察研究中十分重要,它既是观察的根据,也是用来对观察结果进行登记的表格,该表的设计和使用关系到研究的效度和信度问题。制作这样的表,有以下要求:第一,各分类项目一定要正确,能概括出主要的行为,即你所列举的行为表现的确反映了你要研究的问题,基本包括了问题的所有可能性,这一点涉及到研究的效度。第二,对每一行为要有确切的定义,以便别的观察者也能作出正确一致的评述,提高研究的信度。第三,要列出具体行为,各项行为之间互不重叠,项目不宜过多,以免造成观察、登记的困难。

2. 观察时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的状态

观察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幼儿的外显行为,来分析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因此如果幼儿不能保持自然状态,就会导致观察的失真。为此,观察者要充分考虑到自身对幼儿的影响,最好不要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是被观察者。我们可以根据观察的目的,采取局外观察和参与性观察。

局外观察是让幼儿不知道自己正被观察,例如可以通过专门的观察窗或单向玻璃,利用有关的仪器设备来进行观察和记录。

参与式观察是观察者以某种身份参加到幼儿活动中,在活动中观察,但要避免使幼儿意识到自己正被注意。

3. 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

记录要详细,以便对客观材料进行分析,另外不要用成人的语言记录,改变幼儿语言的本来面目。为了使记录准确迅速,可以采用适当的辅助手段,如录音、录像等,也可以靠已经设计好的表格记录。

4. 观察应排除偶然性,一般应在较长的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

由于幼儿的心理活动具有不稳定性,其行为往往表现出偶然性,因此对幼儿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此外,为避免观察的偶然性,应由两个观察者同时进行观察。

观察法的优点在于: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表现比较自然,有利于获得真实可靠的材料。缺点在于:无法控制刺激变量,使观察者处于被动的地位,观察者可能得不到所需的资料。

案例分析:4-5岁幼儿的告状行为

上一篇: 社会分层和阶级固化:日本贫困家庭的小孩一出生,人生就结束了
下一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版)简答题总结 后段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