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是具有深厚历史修养和深刻历史思想的政治家。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出发,回应时代的需要和挑战,发表了关于历史的一系列论述。自2008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发表“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的讲话,到2017年4月考察广西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的谈话,其间关于历史的重要讲话就有20余篇;此外,还有大量讲话和文章内容涉及历史的论述,其关于历史的论述次数之多、涉及面之广、内涵之丰富、思想之深刻,在我们党历届中央领导中都是非常突出的。这些论述构成了其深刻的历史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为深入学习习近平历史思想,树立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本文就其中的历史本体论思想尝试探析。
一
历史本体论是关于客观历史进程的理论认识,主要回答何谓历史?它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是什么等。关于这一问题,习近平关于历史的一系列论述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历史本体的概念和体系,但他对历史的阐释无疑体现了深刻的本体论内涵。
何谓历史?习近平在有关历史的一系列论述中给予了明确回答。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他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中,习近平又指出:历史“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在这些论述中习近平指出了历史是对客观历史的“真实”与“忠实”的记录,从本体论来看历史是客观的。
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他指出:“昨天的历史不是今天的人们书写的”,“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它是客观的存在,“不管承认不承认,永远就在那儿”。针对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和美化侵略中国战争的言论,习近平尖锐地指出:“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事实就是事实,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实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行都是徒劳的。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黑的。一切颠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是自欺欺人。”习近平关于历史客观性的论述,是对否定历史、篡改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有力批判,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客观性的捍卫和新的深刻论述。
习近平强调对待历史,马克思主义者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一是应坚决地维护历史的客观性。对于篡改历史、否认历史等有损历史客观性的错误言行,“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二是应该认真地科学地研究历史。对于歪曲和虚无历史的错误言行,要“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让文物说话”,用铁的事实驳斥这些歪曲历史的错误言论。三是应该尊重历史,善待历史。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我们要心怀敬畏、心怀良知”,“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四是重视历史,借鉴历史。指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等等。
二
历史的本质是什么?习近平也给予了深刻的回答。他继承马克思主义“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的思想,强调劳动是全部历史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2013年4月28日,他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又指出“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2016年4月26日,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再次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在这些论述中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了人,人的劳动创造人类历史的根本观点,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以劳动为基础而确立的人民创造历史的根本观点,无疑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以人的劳动实践为本元的历史本质观。
习近平从马克思主义历史本质观出发强调人民创造历史的作用。他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不完全统计,在他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论断,目前已不下15次;他以此为本源深刻阐发和强调党的政治立场、根本宗旨、群众路线、发展目的、奋斗目标等,构成了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从人民创造历史的根本观点出发科学地论述了领袖个人与人民的关系。指出领袖人物是人民伟大实践斗争造就的伟大人物,是人民中产生的杰出代表。他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时势中产生的伟大人物,都是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艰苦卓绝斗争中产生的伟大人物,都是走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伟大人物。”并指出领袖人物在革命斗争中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斗争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但他们的认识和行动都不能不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对于他们的认识和评价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历史条件。针对目前学术界和社会上对待毛泽东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方面存在的错误倾向和历史虚无主义观点,习近平科学地论述了正确认识和评价领袖人物历史作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出了“四个不能”的观点。即“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这一认识和评价领袖人物的科学原则和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人物评价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上述错误倾向的纠偏,也为我们正确开展历史人物的研究和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标准。
三
习近平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基本特征。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时指出“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之中”,它不是死的,是活的,“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他认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中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否则,人们就不知道其来路,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也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往哪里去,就失去了一切。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一九四九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是改革开放的基础;而整个中国历史则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离开历史所创造与积累的基础,人们将无以开始创造自己的历史。
历史与未来紧密相联。习近平指出: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联,与未来也紧密相联,“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也是无法割断的。他认为历史与未来的联系是深刻的,比如历史规律决定着现实道路和未来方向;历史形成的基本国情影响着未来进程;传统文化凝结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积淀成为民族的基因、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未来,等等。
习近平高度重视历史、现实、未来的联系。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他总是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的历史深处走来;在论述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时,他总是着眼“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优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等;在论述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他总是立足“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文化中;在出访国外和出席国际会议阐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中外关系时,他总是从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历史传统、现实政策谈到未来;在论述中国一些重大实践问题时,他总是从历史本来来展开,这些都深刻反映了其历史本体论思想。
习近平严厉批判割裂历史、否定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言行。针对有些人否定中国社会政治的历史演进,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言论,习近平指出:中国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这样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针对一些人故意割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习近平明确指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针对一些人否定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等等。
习近平关于历史本体论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其历史本体论思想,对于我们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决反对历史唯心主义历史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正确开展历史研究和学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其治国理政思想,对于全党“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