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码论文,来知乎搜了企业社会责任,就看到这个问题,先码,简要说说,等忙完论文来详细答。
身边朋友也问过我这个问题,中国企业真的重视社会责任吗?上次参加conference,有个行业内大牛美国老太太直接说我不相信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云云。我本人认为,这种说法太武断,美国当年也是先污染再治理的,他们又有什么好说的呢?人们总觉得中国的社会责任是被迫的,不是自愿的,确实在很多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是自愿行为,报告披露也是自愿行为,然而他们做的也不都是很好。社会发展到今天,发达国家已经有例子有经验放在面前,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发展较晚的国家,通过一些管制去推动加速进步,是很正确的做法,如果一切都靠自觉自愿可能会错失很多机遇。所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发展的虽然晚,但是是有的。
理论上,社会责任研究领域里的理论有很多,主要集中于管理学领域。争论最早开始于50,60年代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论战,基本问题是企业到底需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文献引用的理论主要两方面,Friedman (1962,1970)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理论(Shareholder theory)和Freeman(1984)完善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理论(stakeholder theory),后人在此基础上又演化出来很多理论。这两个理论本身就是对立的,Shareholder theory认为企业只有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其他任何的社会责任活动都是浪费股东的钱。Stakeholder theory认为企业除了要关心股东的利益还要重视企业内外的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因此需要承担社会责任。本身对社会责任的承担理论上是有争议的,研究结果也结论不一致。现状似乎是发达国家企业似乎更重视社会责任,而中国的企业,感受不到社会责任的存在。但是发达国家企业也是先污染再治理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开端,企业无疑是重视经济利益的。中国改革开放接近四十年,追求GDP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中国企业,经济责任也是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承担社会基础建设等。Carrol的社会责任金字塔,其中就包含了经济责任,可以通俗理解为达康书记的GDP。
制度上,非正式和正式制度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国家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包括法律、文化、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中国境内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是某外资在中国分公司发布的(该公司名称暂时忘了)时间是1999年左右,中国企业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出现大概是2004年前后,某大型国企发布的。中国目前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相关规定,上交所还有企业社会责任指数,上交所和深交所早在2008年就规定了四类企业必须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到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披露了大概接近四千份应规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另外还有两千多份的自愿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但是披露报告或者说报告内容的质量并不一定代表实际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即reporting不等于performance,毕竟绝大多数的报告缺少第三方鉴证,社会信任感也在一次次企业欺诈消费者的事件中被降低,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大家怀疑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真实情况,觉得不尽如人意。但是,从社会责任报告的角度来看,如果去看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其实,从2008年到现在,质量上是有很大变化的,从最开始普遍2-3页纸的概述性简介,到今天很多企业的社会责任宝宝做的真心非常好看。可是普通人有多少会去看企业年报?又有多少人看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我没有这方面的数据,但是后者人数应该远远少于前者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大家都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毫无疑问是越来越强的,毕竟有来自内外部的压力,以及整个时代的趋势。知乎上能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我很惊讶也很高兴。在某种程度上不也说明这一问题还是有少量的人关注的。虽然我心中也充满疑惑,但是关注了这么久的企业社会责任,我想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任重道远,回过头来看,是越来越好的,长远来看,将来也是会越来越好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