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导入新课我们前边学习的有关内容,概括起来分属于两部分知识,一部分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价值观的,本课书要学习和探讨的则是关于人生观的,那么这三者之间是否是彼此分立、毫不相干的呢?请大家阅读教材本课书的前言这一段,并翻阅一(学生阅读,回答)通过粗略地阅读,我们可以发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部分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本课书的主题侧重人生观,人生观的根本问题是人生价值问题;实现人生价值是需要条件的;人生价值总是与人生目标相联系的,这几部分知识的有机联系,便构成了我们将要学习的这课书的主要内容。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板书)第一框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板书)投影显示:“人处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细,灵长目,“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会者,谓之人”。《列子黄帝》提问:以上两段话各是从怎样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的?林奈的观点是从动物学的角度来考察人类,《列子黄帝》则力图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那么,以上两种关于人的属性的观点,对不对呢?人究竟有哪些属性?人与动物有哪些区别?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问题。正如林奈所说,人处于动物界,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生物,因而,人必然具有与动物相似之处;即具有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有哪些表现呢?一、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板书)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1)人的自然属性及其表现:人的生存和发展,总会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那么,动物有哪些属性呢?动物的属性与人有什么不同?投影:一个风平浪静的上午,中国的两艘远洋船正在印度洋上航行。突然,船体猛的一震,船尾的人看见泛着白色浪花的航迹上,浮动着一片鲜红的液体!待船赶回出事的海域,大家发现海上漂浮着一条大鲸鱼,其背上被螺旋桨打出了一道伤口,伤口深及脊柱,白色的椎骨清晰可见,伤口的血还在汩汩地向外流,然而,更为奇特的事出现了,这时,只见十几条大鲸浮出水面,组成一个大圆圈,将受伤的鲸围在中央,接着,群鲸一齐向天空喷水,水柱高达十多米。人们一时弄不清这是群鲸在保护受伤的同伴?还是向大船示警与抗议。洪水到来时,蚂蚁会紧紧地抱在一起,形成了个蚁球。大的蚁球可有篮球那么大。当洪水到来时,蚁球随波漂流,一旦能够靠岸,蚂蚁就有救了,此时的蚂蚁便一层层散开,象是打开的登陆艇,蚁群迅速而秩序井然地一排排冲上堤岸,胜利登陆。当然,岸边的水中里会留下不小的蚁球,那是最底层的牺牲者,它们再也爬不起来了,但他们的尸体仍会紧紧地抱在一起。
狗急跳墙是大家熟知的成语,是以狗在危急时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来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的冒险。狗跳跃而上的墙壁高度,以1979国第22届军用犬大会上,德国牧羊犬所创下的3.5米为最高记录。请同学们分析:动物有哪些属性呢?动物的属性与人有什么不同?以上的材料反映了动物的自然性,主要体现了动物的求生欲及自保的本能。这种自然性人也有,是人与动物的相似或相通之处。有同学提出,这些材料也反映出动物和人一样具有社会性,因为动物之间也有兄弟情深。也有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比如蚁球漂流中牺牲的蚂蚁。这种看法究竟对不对?大家知道,生物在种类关系上,既有种内互助,又有种内斗争。而种类互助的现象又是常见的。例如,很多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常常聚集成群,过着群聚生活。这种群聚的生活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蚂蚁、蜜蜂等昆虫所过的群聚生活,个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同时又通力合作,来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如洪水中的蚁球。另一种类型的群聚,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如蝗虫、鱼类、鸟类和哺乳类。它们聚集成群,在一定区域内,沿着一定的路径漫游,一起寻找食物。这种群聚生活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就捕食来说,成群的狼可以捕食到身体比它们还大的动物。
就御敌来说,成群的麝牛可以有效的对付狼群的袭击,成群的鲸可以抵御意外的侵害。狗急跳墙,主要是由于动物的生理机能所导致的,动物体内贮藏着一种叫三磷酸腺苷(简称ATP)的高能化合物,平时其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和日常生活,其余则以化学能的形式隐藏在细胞内以备急用。当“狗急”之时,平时“养精蓄锐”的ATP就会迅速出击,并摇身变为“二磷酸腺苷”(简称ADP),释放出的能量。这时的化学能就转变为机械能,或光能、电能、声能等。狗的这种机械能的转换能力特别强,当它窘急时,狗的肌肉获得了巨大的能量,便会产生超乎寻常的爆发力。使肌肉猛烈收缩,狗就会跳墙而过了。综上所述,鲸、蚂蚁或狗的行为都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并经遗传固定下来的本能行为或生理机制,都是动物自然性的表现,它们与人的社会性是不同的。那么,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为什么说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二、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板书)(1)人的社会性的含义所谓社会属性,是指人是社会的存在物,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现实的人,人是社会的主体。我们可以从人的产生角度、人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把握人的社人是社会的产物(2)人的社会性的主要表现: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正如同学们所言,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以上三个方面。
它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那么,什么是社会属性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类学、考古学和社会发展史都证明,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人的劳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言和思维,都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在生产活动中必然结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其中,生产关系是最为重要的。也就是说,人的生产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从事生产的人也就必然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的人,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人在社会中生活也不能摆脱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人的生活也具有社会性。(3)社会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为什么)人的社会属性提示的主要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本质。人会做事情,不会像动物那样只听众“本能”的召唤,还要遵循其它的规则。如,法律的规定、道德的制约等。人的社会属性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人之所以是人,从根本上说,并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性是主要的,根本的,它渗透着并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因为,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体现者。人的社会活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
它改变着客观物质世界,也在改变着人类自身,是人本质力量的重要体现。生产劳动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本质属性,而在生产劳动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既区别了人与动物,又把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区别开来了。所以,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在人的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为人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人总是属于一定的阶级,不同阶级的人,对生产资料有不同的占有关系。因此,阶级性是阶级社会中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4)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区别:层次不同。自然属性是人的较低层次的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特有属性,是人的较高层次的属性。产生条件不同。人的自然属性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人 生理遗传因素带来的;人的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联系:二者统一于人之中。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属性。都是客观存 在的。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自然属性,就没有 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受人的意识 的指导,具有强烈的社会色彩。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层次不同 较低层次 较高层次 产生条件不同 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生理遗传因素带来的 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二者统一于人之中,是客观存在的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自然性就没有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受人的意识的指导,具有强烈的 社会色彩 在把握人的社会性时,要注意几点:第一,这里讲的人的本质,指的是人类的本 质,不是某个人的本质;第二,这里讲的是本质特征,而不是讲外表特征,如, 高矮胖瘦等。
第三,这里讲的本质属性是与其它相比较而言的本质。第四,本质 属性并不等于唯一属性,人类还有其它的属性。 三、“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板书) 自私是意识形态的概念,是指一切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思想观念。 它的特征有三点:一是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二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 三是拒绝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之所以讲“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l)它违反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原理(板书) 设问:所谓本质,应该是事物所固有的、普遍具有的,而不是有的人有,有的人 没有;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那么,对人类社会来说,自私观念是伴随着 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吗?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享 用劳动成果,这种社会存在决定了那时的人们不可能有私有观念。请同学们看教 材第68 页的最后一段小字材料,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设问:那么,原始人那种一切从群体出发、一切为了氏族是否是“公”的思想呢? 也不是,当时的人们既不知道什么叫私,也不知道什么叫公,只知道只有这样才 能生存下来。正如教材所引拉法格的一段话所说:“私有观念对于一切资产者是 非常自然的,但当初跑进人们脑筋却不那么容易。
当人们开始思想时,恰恰相反, 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一切应当归大家。”当生产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有了剩余 产品之后,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才有了私有观念。而且将来,随着生产力 的高度发展,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以后,自私观念也会消失。既然自私的 产生、消失并不是同人类社会的产生、消失相一致的,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更 不能说它是人的本质。 (2)它错误地把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板书) 自我保存的本能,是动物和人类都有的属性,但却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因此不能 混同。动物遇到危险时,只会本能地反抗或逃遁。人遇到危险时,也有趋利避害 的本能,但当情况特殊时,人可以把利让给别人,把害留给自己。大家非常熟悉 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邱少云,假如单纯的是趋利避害的话,受本能的驱使,那本 能该告诉他,扑灭身边的火焰,而且初时只须吹灰之力,但他为什么一动不动任 火将其烧死呢?后来也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一个人真会在生死关头为了大多数 人的利益而选择这种痛苦的死亡吗?讨论中也有同学提出“一个人会留下最后一 份食物给别人吃吗?”“会把剩下的最后一口水给别人喝吗?”我想对同学们说,会 的,就因为他是人,所以他可以做到。邱少云是接受过党多年教育的志愿军战士, 所以,为了他人的生命安全,为了整个战役的胜利,他可以制约自己的本能。 1998 之夏抗洪抢险中,当浊浪排空、惊涛击岸的时候,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