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关于人生观的思修论文

关于人生观的思修论文

关于人生观的思修论文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回答了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以及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人生观的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回答了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以及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人生观的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人生观的思修论文篇一

《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与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

摘要:“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毛主席的一句诗词向我们展示了他惜时如金的伟人情怀和怀有雄伟抱负的豪情壮志。“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也要教育和引导我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并最终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社会的命运联系起来,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价值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回答了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以及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作为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人生观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其形成过程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人的人生观受他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的人生观自然也不一样。

史上曾出现过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生观:①享乐主义人生观。它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将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视为人生的唯一终极目的。②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上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③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④幸福主义人生观。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⑤乐观主义人生观。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⑥共产主义人生观。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把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层次,是个人或群体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每个人都有就价值观。并且每一个人,都应有正确、崇高的价值观。为崇高的价值目标奋斗,即为社会的美好也是为个人的美好而奋斗。人格的崇高,人品的至善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养成的。个人在为社会的完善过程中完善自我,也就是人生价值的实现。当然,这一社会完善和个人的完善过程是永远不会完结的。人生价值的实现,都是无止境的。无止境的追求,这就是人生价值之真谛所在。

世界观是人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世界观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新世界观和旧世界观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的继承关系。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终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方法,错误的世界观则会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方法上的失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命运也是自己来把握的。人生初始都是白纸一张,上面能出现些什么图景全部等待我们自己去画图,当我们思想成熟的时候,图画也真正开始了,这幅图从小到大,直到达成最后的彩图――也就是实现了我们自己的理想。“岂能事事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只要自己努力了,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就是这个道理。

我就是我,我有我的思想,我有我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再刻意地去模仿别人你也变不成他啊,不是么?欣赏归欣赏,自己归自己,要相信自己一定行,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了,那我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虽然我们做人和做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原则。但别人的意见也要听,只是最终主意自己定。须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做人要谦虚,要谨慎,要多学习别人的优点。

自有人类的文明史以来,人类社会曾流行过,奉行过多种人生价值观,然而,这种人生价值观,说到底都是关于“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和“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的观念。因此,人生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尺度,是以基本评价标准为中心的价值信念,并为一定的人生哲学或人生哲学思想所统摄。

人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人,个人与社会处于辩证统一的关系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的基本问题,这一基本问题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直接或间接、浅层或深层的根源。各种人生价值观,可依据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利益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不同类型有三种:第一种是社会本位论的人生价值观,它强调社会本位,以社会共同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我们称之为“一心为公”,“毫不利已”的精神境界;第二种是个人本位论的人生价值观,它强调个人利益至上,提倡个人为中心论,它以“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合理利已主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等为表现形式。我们平常所说的意志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都属于这一类;第三种是消极虚无和悲观厌世的人生观,它对待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都是以一种消极无为的态度来处置。所以,人生价值也包含了多方面的丰富内容:人有社会价值观和自我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即个体的人生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自我价值即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对自己的接受和尊重以及个人的自我完善等等;有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即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或有益行为,内在价值即个人德性、知识、能力等创造社会价值的潜在力量;人有现在价值和应有价值,它是包括在现在人生中的,预示着人生未来的,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价值。

人应该活得有价值,应该追求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每个人都应当正确解决价值取向问题,树立科学的、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并付诸实践。价值取向问题是解决人生的价值目标问题即确立什么人生价值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得解决什么价值目标,什么人生价值观是可取的,是使我们人生高尚和有意义的?人生价值目标是人生奋斗的根本目标,是人生的生命线。要使生活有意义,我们必须作出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而这个正确的目标就是正确对待人个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把人个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利益,又以个人的发展和完善去促进社会的发展。人们所从事的事业不下千百种,但不论人们选择了什么样的事业目标,只要人们选择了正确的价值目标,个人的生活事件就有一贯之的“灵魂”,没有价值目标的人生,是庸碌的人生、盲目的人生。错误的人生价值目标则把人生导向错误的方向,必然受到客观标准的限制,直至社会的惩罚。而一个企业、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和个人所追求的价值观从理论上说是相同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取向。(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参考文献:

[1]《于丹心得》于丹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

[2]《把信送给加西亚》阿尔伯特.哈伯德著,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

[3]《忏悔录》卢梭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

[4]《哲学与人生》傅佩荣著,东方出版社,2005年

关于人生观的思修论文篇二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摘要]21世纪已经过了十年有余,我们高校教育的学生开始以“90后”为主体,“90后”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这些特点往往导致狂热追星族、网瘾、毒瘾、暴力、叛逆等社会问题。“90后”既没有形成正确的现代价值观,又没有把优秀的传统价值继承下来,导致很多青少年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他们迫切需要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和遵守规则。

[关键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

怎样就“90后”学生的这些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弥补“木桶的短板”,引导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学会遵守规则。这就是接下来研究的课题。

我们先看看什么是规则?

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我的理解就是“法”和“德”的集合。“法”分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德”分为社会道德、公序良俗、行业道德等。规则的底线用“法”约束,底线以上用“德’约束。

承担社会责任,遵守规则有多重要?

事实证明“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三鹿企业不可谓不大,国家知名免检企业,因为不遵守规则祸国殃民。地沟油提炼技术不可谓不难,荷兰把地沟油转化为航空油造福人民,而中国某些人把“山寨”的食用油流入饭店、超市祸害国人,凡此种种,在“潜规则”盛行的今日,国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已经江河日下。

我们认为培养国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的形势已经非常紧迫了。“90后”学生作为国人的新生代精英,责任感和规则只有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民族才有希望,才能从少年强到中国强。

那么怎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规则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以后的教育中我们要做如下改变:1、把法律、法规引入课堂教学。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尤其新司法解释等。2、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入课堂教学。3、培养“尚武精神”,把国防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引入课堂教学。

谈谈引入这些的原因和意义。

1、①引入“交法”必要性:

中国的交通在现代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日趋混乱,交通事故层出不穷。这好似邻国日本在80-90年代城市化中的交通重现,可是日本后来全民普及交通法规后,情形大为改观。看看下面的事实:

日本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7年减少,从2007年开始,日本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跌破6000大关,比2006年减少9,6%,这也是时隔54年,首次低于6000人。

日本交通事故死亡率连续多年在现代工业国家排名最低,甚至低于50年代汽车尚未全面普及的水平,这一成果是惊人的。

反观中国:十多年来,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位居全球首位,2008年死亡人数更攀升到8,9万人,平均每天就有二三百人丧生车祸,远远多于汽车保有量高得多的美国。

②引入婚姻法尤其新司法解释必要性:

君不见社会上甚至学校“小三”盛行、“二奶”盛行,傍大款、傍富二代成风,闪婚、闪离如同家常便饭,以结婚、离婚的名义公然“抢劫”财产,在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更甚,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引发了种种社会问题,大有毁灭中国正常的婚姻制度之势。就在此时,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给这种歪风当头一棒。新的司法解释本着公平、正义原则引导大众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拿来学习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婚恋观,即不要陷入物欲而丢失感情、责任、甚至人性。

2、引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历史上中国曾经长期以文化强国的形象屹立东方,不但以强大的创新力在物质与精神层面造就了浩如烟海的文化瑰宝,而且以宏大的包容性为世界文明的演进贡献了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我们的教育几乎完全放弃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看看下面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恶果吧:北大硕士公务员家暴父母;疯狂英语李阳对老婆家暴;浦东机场留日学生刺母现场,众人围观仅老外出手相救;上海某职业学校和几所普通高中女生“援交”;网络爆炒的女学生酒吧坐台……

现在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传统文化,青少年需要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建立朴素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

3、培养“尚武精神”,加强国防教育的必要性

近百年我们的民族往往被冠以“羊”性的帽子,我们的“狼”性那去了,我们的卫青、戚继光、郑成功呢,不是要等到快亡国灭族的时候才会有人呐喊我辈须尚武。其实就现代来说国家或民族的“尚武精神”就是指全民的国防意识、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必要性我们举两个很典型的例子作对比:

中国曾完胜西方霸主:西班牙人帕拉福在《鞑靼征服中国史》中记载:“这个海盗(指郑芝龙)烧毁了八艘他们(指荷兰人)最好的海船,一次三艘,另一次五艘。他们最后被迫向郑芝龙纳税,每年三万埃库斯(相当于十至十二法郎)。”李约瑟甚至认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的清朝军队:在200年后的1832年,东印度公司商船阿美士德号闯入吴淞口,随船的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Charles Gutzlaff)“巡视了(吴淞)炮台的左侧,考察了这个国家的防务内部组织”,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我们是以敌人的身份来到这里,整个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参照8年后鸦片战争的进程来看,这番话丝毫没有夸张。

中国军事水平为何不进反退?如前文所言,明清之际,中国的军事水平并不落后,既有当时大胆引进西方先进火器的成效,也因为西方近代科学方才起步,制造方面也都处于工场手工业水平。但到康熙朝之后,中西军事水平差距急剧扩大,除了科学和工业两大因素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进入了刀枪入库的和平时期,从政府到国人的国防意识已经消失殆尽。

近代史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国防意识不能松懈,国防教育不能松懈,落后就要挨打。

以上所论都是教育理论的探讨,尚需在实际中不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优弗: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下一篇: 什么叫做没社会经验?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