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1日上午,“河海社会学论坛(第八十六期)”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909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荣幸地邀请到了美国范德堡大学社会学系宋丽君副教授做题为“社会资本还是社会成本?接近地位,关系强度与抑郁之三个社会的比较”的主题讲座。本次论坛由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杰教授主持,胡亮副教授做评议,众多师生参加。
首先,宋丽君副教授结合林晓珊教授讲座中有趣的消费话题与自身经历,以生动活泼的口吻展开讲座,并展现了自身所关注的三个领域:社会网络、社会分层与医学社会。宋丽君副教授认为,社会学的想象力完全可以应用到医学领域,将社会网络分层与精神健康相联系,是她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其次,宋丽君副教授介绍了社会网络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更加详细地从接近地位与关系强度两个维度阐释了社会资本的概念。通过对接近地位、关系强度与精神健康的文献进行梳理综述,宋丽君副教授指出了既有文献的局限性,对接近地位双刃剑的作用关注度不够,同时忽略了接近地位对健康的影响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直接的、间接的,忽略了交互作用和其他社会因素,考虑纳入地域的维度。由此,结合林南老师的社会资本理论与其他社会理论,宋丽君副教授建立了自己的理论框架。
再次,通过结合自身的求学经历与有趣的漫画故事,宋丽君副教授对其理论假设的建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建立在林南老师社会资本理论的假设“你认识的人是社会资源”这一基础上,接近地位产生的信息支持、财力支持、情感支持、群体效应、地位取得、心理资源建设等因素都能够正向影响健康。而社会成本理论则从负面比较、强加建议、社交成本(包括时间成本、消费成本、文化成本、社交技能等)对健康呈现负向影响;从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分别建立假设“强关系是社会资本源”与“强关系是社会成本源”;纳入地域维度,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美国进行比较分析,建立三个假设与“集体主义优势”、“集体主义劣势”与“不平等结构”相关,比较分析社会资本理论与社会成本理论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不同解释力,并得出暂时性的结论:在较平等的社会中,社会资本理论更有解释力,在较不平等的社会中,社会成本更有解释力。
最后,宋丽君副教授对自己的数据分析、理论贡献、研究局限均做了简要描述。在评议环节,胡亮老师就当前国内关于关系强度与地位获得的研究出发,认为宋丽君副教授讲座提出的新维度具有很大的启发,并提出自己存在的困惑,对强关系与社会成本关系的讨论和组织影响进行了比较。宋丽君副教授做出回应并引发了与会师生就相关问题的热烈探讨。最后,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 吴晓璐供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