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乡土中国:中国基层社会究竟什么样?

乡土中国:中国基层社会究竟什么样?

乡土中国:中国基层社会究竟什么样?《乡土中国》是一部社会学著作。比起文学和历史学著作,社会学的文字难免枯燥。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貌似枯燥的社会学?

乡土中国》是一部社会学著作。比起文学和历史学著作,社会学的文字难免枯燥。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貌似枯燥的社会学?因为学会社会学的原理和思考方法可以让我们明白普通现象背后隐含的社会和人性规律。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透过现象学会看本质。作者费孝通讲的乡土中国,尽管他自己谦虚地说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但是从这个体系的影响力来看,作者对乡土中国的研究还是非常透彻并且有见地的,下列观点可以佐证。

第一,我们的民族和泥土分不开。我们的三条大河的流域全是农业区。土地上的人很忠实地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渐渐地,即便是在最适宜放牧的草原,中国人依旧要锄地播种;即便是在寒冷的西伯利亚,中国人也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这样的生存方式带来与之对应的文化生活。基层人口因为生存而被泥土固定在一个稳定的空间里,群居的社区内部人员交流频繁,形成熟人社会;与外界的关系往往孤立和隔膜。不流动产生“土”气,这是乡村社会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文字不是乡土中国的必需品。因为乡村社会里的人是在熟人圈里长大的,所以在狭小而固定的空间里呆久了,人与人之间通过声音口气就可以互相辨别,借助表情就可以表达情意,老中青代际传递往往可以解决年轻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最早的文字是服务庙堂的,而不是乡村。

第三,乡土中国的人际关系按差序格局分布。什么是差序格局呢?打个比方,我们的人际关系好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荡漾出一圈圈推出去的涟漪。这块石头就是我们自己,社会关系按照亲疏而一个人一个人地推出去,从里到外分布在不同的涟漪圈上。圈子不是死板的,它可以伸缩。一个人发达了,圈子就大,反之则小。由此产生了对应的儒家文化,就是孔子所提倡的“推己及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造成了我们传统社会里的社会公德只在熟人圈里发生意义。

第四,中国家庭伦理排序亲子关系是第一位的。在费孝通的研究中,夫妻之间固然经营着经济的、感情的、两性的合作,但是所经营的事物受着很大的限制。凡是需要较多人合作的事务就得有其他家族成员来经营。但是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它的主轴是纵向的父子、婆媳。这种排序可以提高事业的效率,但不可避免地排斥夫妻感情。太过亲密的夫妻感情会影响家族事业的效率。因此在中国的家庭里,夫妻不必相亲相爱,但是一定要相敬如宾。女子“三从四德”,亲子关系讲究负责,服从。

第五,乡村社会的权力分为四种类型。一种是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第二种是从社会合作中产生的同意权力;第三种是从社会集体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第四种是时势造成的,称之为时势权力。据费孝通说,时势权力和横暴权力并不相同,因为它并不是建立在剥削关系之上的;和同意权力又不同,因为他并不是社会所授权的;和长老权力更不同,因为他并不由传统推荐而出。他是新旧交替之际旧的社会秩序不能满足新的需要的时候由“时势英雄”创造的。这样的英雄如果数量多,自然免不了争斗。这就应了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提到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天下就是社会,社会学就是研究天下。中国社会第一本色必然是乡土色。

上一篇: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下一篇: 我想从互联网小白成长为精英!所以我整理了这11本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