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文字下乡
这一章本以为是在提到文字的普及到乡村里,编下到乡镇里,而恰恰相反的是,先生在解释为什么文字没有下到乡里,为什么文字没有普及到乡村里。
现代社会的人们总是认为乡下人是有‘愚’,‘蠢’的,一种似乎自古以来就有的偏见,一种无意识的偏见,先生就根据上篇的内容和结论来从两个方面的(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来阐述文字没有下乡的原因。
在先生看来,乡下人不是‘愚蠢’的,‘愚蠢’是指☞智力上的缺陷,脑力的问题,是天生下来就与普通人有所不同的,而这种‘愚蠢’只是一种‘文盲’的表现,外在化的体现,根本就不是智商的毛病。
未下乡的理由有二:
1.1、在空间的角度来看,由第一篇的结论来说,乡村是一种熟人的社会,是能够每天面对面的社群,相互之间是极为熟悉的,久而久之熟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响度,音色,声调,说话的方式和语气,所以在不用看到对方的脸面,关是听声音就知道对方是谁了,如同在山这头呼喊另一头的某一个人就知道是谁在喊了,家里有什么事发生了,用的更多的是口头交流,而非书信文字。当然,用文字记录相关重要内容是必要的,只能说乡下没有现代城市里能用到的文字那么’多‘,没有那种’多字‘环境,同时也就接触不到、看不到 到处是文字的书籍,也没有这种条件。
1.2、‘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工具,在传情达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在当时需要传达的情意用文字记录下来,在异时异地中去看就会有所‘走样’,表达不完整,同时’文字‘也有在电话、广播、传真的出现收到影响,而在乡土社会里这种面对面的往来接触中可以直接用口头表示,却使用’文字‘岂不是降低了信息的传递效率,得不偿失的做法?况且它还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所以我们不能一锤定音地说乡下人是’愚蠢‘的,只能浅浅的称之为’文盲‘。
1.3、先生进一步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和动作,’附着‘是因为意义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与人之间需要配合时需要个人的表达,表达的结果需要双方明白彼此的表达意义。所以象征时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是就是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而达到这种拥有相同的反应是 需要在一种大家都在相似的环境里使用同一象征。
1.4、 从另一方面说,社群里所用共同语言之外,还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之间的特殊语言,即所谓的’行话‘,而“特殊语言”只不过是亲密社群中使用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象征的一部分,在亲密社群中的象征原料可以是表情、动作等,有时比语言更容易传情达意。比如:眉毛一皱,头一沉,嘴角一斜,等都可以来表示意义,达到’无言胜有言‘的情况,而这恰恰发生在“熟人”之间。
2.1、在时间的角度来说,有今昔之隔与世代之隔。先于前者:人相对于其他动物更富于学习,同时依靠特别发达的记忆能力,来打破个人今昔之隔,其中学习靠的是忆得象征体系,象征体系中至关重要得又是由’词‘来组成得。由于在“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人不同于小白鼠一样可以传承,积累别人的经验来生活下去,对于社会经验来说就是所谓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所以每个人都有他个人以及社会‘过去’的投影,形成了个人的今昔之间和社会的世代之间的桥梁。
2.2、先生在此也指明了生活与时间的关联,词就是最主要的桥梁,但是词不一定要有‘文字“,文是眼睛看到的一种符号而已,词也可以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在这个地方出生直到死亡,而他们的经验必然就会是子孙所得到的经验了,即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做人是循规蹈矩的,在这种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人们所踏得是先人的脚印,是口口相传的经验,亲子之间也是传授无缺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