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线性与循环时间观比较分析

线性与循环时间观比较分析

线性与循环时间观比较分析论坛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时间观——线性与循环时间观比较分析闰春字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3摘要本文以好莱坞影片《本杰明·巴须奇事》为启示

论坛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时间观——线性循环时间观比较分析闰春字(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3)摘要本文以好莱坞影片《本杰明· 巴须奇事》为启示,比较分析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分别以循环和线性时间观为主的时问观念.具体阐述了线性时间观和循环时间观的基本内容与特性,进而比较探索两种时间现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成因和表现,最后时中西方不同文化时间观差异下人们的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关键词文化线性时间现循环时间观比较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好莱坞影片《本杰明· 巴顿奇事》的主人公一生“ 倒行逆施” ,异于常人。它从80岁向I岁的方向活着,但尽管如此他仍然和常人一起共享着时间,生活在现在、回忆着过去、梦想着未来,经历线性的时间流向。他越活越年轻直至成为婴儿,这是否是他人生又一轮回的开始,意味着循环时间的到来。或许本杰明的生命是不断向前而又循环往复的,由此开始了我对线性时间观和循环时间观的思考。I线性时间观与循环时间观时间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形式,个体对时间的感知和体会是站在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上通过实践自发形成的,是人类感知世界、阐释人生的方式。时间本身是客观的,但同时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民族对时间的不同理解与看法,形成丰富的时间观。

主要有线性时间观、变通时间观和循环时间观三种。本文主要探讨线性和循环两种时间观。1.1线性时间观线性时间观念把时间看作是一条线,是一种永不停息的,在延伸、在行进、在流逝的直线性单向运动,一旦逝去便无法挽回。具体来讲,线性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表现,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 时间本身表现为物质形态普遍固有的延续性及其状态交替的不可逆转的一般顺序性的统一。物质形态每一种确定的存在状态都是其状态交替序列的一个环节,并且一去不复返。整个序列就是物质形态存在状态不断更新的过程,它只有一个方向,它只朝着新的存在状态延伸着、展开着、流动着,而绝不会完全回复到原先存在的某种确定状态。岫1.2循环时问观循环时间观将时间理解成一个圆圈,按照自然规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世间万事万物都在经历一个时间周期之后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在循环时间观的文化中,时间被看作是迂回的和重复的,它是不断返回到身后、关注过去、追求稳定和对称的封闭性圆环,是一个不断向原点返回的可逆的过程。时间的变化-239■ 皿口匝皿协调于自然状态,时间始终沿着自身运动的永恒周期性圆弧式或螺旋式运动。循环时间观有强和弱两种形态。

强的循环时间观认为,历史事件会严格地周期性上演,从前发生的事情在下一轮周期中会完全重复地发生。弱的循环时间观也认为某些历史特征会周期性上演,但并不严格地重现历史事件。2中西方文化时间观比较文化是时间中的文化,时间是文化中的时间,时间观念具有文化性,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时间观念也不同。文化时间观主要强调的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看待时间的时候所采用的不同方式。通过对中西方文化时间观念的比较分析发现,中方文化时间观主要是一种无序的、模糊的、持续的内在循环观,持过去时间取向:西方文化时间观则是一种秩序的、精确的、即刻的外在线性观,持未来时间取向。2.I中西方不同时间观念成因比较中国历来是农业大国,汉民族的时间观深植于农耕文化基础之上,把时间和农业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将农事进程作为时间的一种重要尺度。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季节的更替、节气的变化是中国农民感知时间的一种独特方式。而这种受制于天时循环变化影响的生活经验反映在思想观念上,就表现为对时间的感性认识是一个变幻的周期,形成的是时间观上的循环倾向。另外,中国哲学中非常注重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对时间的流动变化进行描述。古人认为,万物乃天地化育所得,宇宙生命是一个大循环,个体生命之死,只是回到宇宙整体生命这个大熔炉中再造,这也是中华民族循环时间倾向的另一成因。

与农耕文化遥相呼应的是西方传统的海洋文化,开放而具有包容性的大海孕育了西方积进、敏锐、精密的时间观。在西方人思维中,变化是不确定的,同时也是不可逆的,时间于他们意识中的存在方式不具有形态上的多样循环性,只是线性的向前。西方文化中描述时间的三个向度过去、现在、未来、具有清晰的涵义: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把握与掌控:现在的可以握入手中,但也正在消逝,而未来才是可以规划和努力争取的,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很具体的表达了西方文化中所形成的线性时间观倾向。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对时间的考察方式多是从实际经验出发,注重整体过程与变化之间的关系,从大层面上把握时间的走向。而西方文化对时间的考察则重视细节与变化状态关系的分析。2.2中西传统历史文化与时间现中国是个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给我们子孙后代提供了太多的参考价值,怀着对这博大精深文化的无限敬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有重视过去的倾向。因此,中国有世界上无与伦比、记录精详的编年史。在古代“ 一仍旧贯” 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而“ 标新立异” 往往被斥为“ 离经叛道” 。崇古薄今,以史为鉴,引经据典,追本穷源,循规万方数据

上一篇: 未来社会的三大趋势:虚拟、共享、自由(深度好文)
下一篇: 拥有百岁人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趋势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