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条件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条件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条件东北网2月25日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非常重要。这个基础的确立,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平台。  第一

东北网2月25日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非常重要。这个基础的确立,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平台。

第一,社会生产力较快、健康、可持续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而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要发展,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大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五个统筹”。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逐步缩小影响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消除制约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的不协调现象。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都必须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基础。

第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与资源、环境良性互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利用率低下。更新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人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在经济发展中对造成资源环境破坏的单位和个人,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制止。同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还要增强全社会的节约意识,使节约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缓解我国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使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除自然资源外,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科学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快速发展,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尽其能、各得其所,充分体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源泉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劳动者能力发挥的因素。我国农村尚有1.2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市大、中专毕业生还有一部分没有就业,部分国有企业的下岗和失业职工还没有实现全部再就业,都是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和谐因素。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的需求和他们的根本利益,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在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各尽其能并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使一切有利于人民和社会进步的劳动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全社会努力营造出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出来,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应该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即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在完成一定的劳动量和工作量之后,能公正地得到应得份额。各得其所的本质是公正,而公正才能产生和谐。同时,各得其所还包涵一个能使社会成员各得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得其位和各享其成内容。各得其岗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有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使人的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各司其职,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具有爱岗敬业精神,能够恰当地承担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各守其责,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法律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角色规则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公共秩序;各得其位,就是社会成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贡献来获得相应的职位和社会位置;各享其所,就是社会成员既能合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也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应该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这里的公平正义包含着平等、公正、合理等多层内容。平等既有政治上的,也有经济上的。我国宪法赋予公民政治上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人享有的平等权利。但在经济方面的平等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首先,并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机会的平等;其次,劳动报酬的平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经济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使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凸显出来,这必然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运用各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制度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人们才能心情舒畅,他们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总之,实现人尽其能、各得其所就是力求保持各种因素、力量以及各方面利益协调平衡,使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得到体现,从而激发广大劳动者的创造力,凝聚全社会的各种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作者为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上一篇: 【学习】十九大关键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关系全局 推动发展
下一篇: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