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用悲剧唤醒国人

用悲剧唤醒国人

用悲剧唤醒国人中学语文教案试卷课件新课标必修高考中考复习说课视频素材

中国的文学是缺乏悲剧的,大概是这个原因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把悲剧演绎的淋漓尽致。不管是《呐喊》、《彷徨》,还是《故事新编》,大多是以悲剧结尾的,鲁迅先生正是想用这种悲剧性来唤醒国人,达到疗救的目的。在他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中,阿Q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形象,对其他的人物形象鲁迅先生在无情地解剖他们的灵魂的同时,也给予他们哀怜和同情。然而,对阿Q是例外,尽管阿Q是一个地道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鲁迅先生却不给他以哀怜和同情。这也是鲁迅先生有意为之,在阿Q的身上把国人的劣根性集中的反映出来,让国人明白潜伏在这种劣根性也足以致人于死地,阿Q被施以砍头的极刑,使人们在小说的悲剧性的结尾中引起人们的反思。

究其阿Q劣根性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因素,但的根源是可以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依据的。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不仅有优良的文化传统,也成为制约人们的思维发展的毒瘤。其劣根性可以归结为无为、中庸、自卑与自负还有惰性。下面我们就从阿Q身上分析一下这四个制约人们思想的毒瘤。

他自命不凡,贪小便宜,而好在人前夸嘴,吃了亏也心造幻影,替对方想出最坏的方面,于是便博得精神上的胜利,自以为聪明得计,往往为一点虚荣便会忘形”。阿Q是个堕落者。小说展现了食、色这两种欲望如何驱使阿Q去维护宗教的神圣性,先是变态色欲刺激他去调戏小尼姑,然后是无法忍耐的食欲迫得他去偷静修庵的萝卜;后来阿Q还想到尼庵去革命,虽然小说里没有正面交代他此举意在小尼姑宣德炉抑或别的什么东西,但其动机总归不是多么“圣洁”的。阿Q既有身体缺陷,也有品质上的缺陷,同时他还是一个不受欢迎的阶层或群体的成员资格。阿Q被施以极刑恰验证了无为的教化,他既无理想也无目标,到处乱撞,苟且偷生,无所作为;死是对阿Q的惩罚,同时阿Q也彻底解脱了。这是“无为”思想对阿Q身上的折射。

阿Q也是一个善变的人,他能随形而动,尽管他看不到事件的实质。“革命”在当时是一个时髦的现象,他会情不自禁地去欢迎它。因为有了这个靠山,没人敢动他,他可以很体面的去面对世人,很体面的活着。当他分开宣布“造反”,曾得到未庄人的敬畏,连往日不可一世的赵太爷也得尊称他一声“老Q”。阿Q视革命为捞取好处的良机,自己参加革命而不许小D参加革命。

对待强势他显出渴求之态,极尽歌功颂德之能,见到强于自己者,便显拍马附合之色,尽情巴结,攀附赵太爷却不得。他有时身陷险境,却又谁都不敢得罪,总是见机行事,他强则我弱,敌弱则我强,他待小D如此蛮横,也只因他不惧小D。“中庸”乃是最大祸害,使人分不清真善美,辩不明假恶丑。

“自卑与自负”在阿Q身上的表现:阿Q的内心深处是十分自卑的,他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谁也不相信他,他是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有的时候,他连自己都瞧不起,他自轻自贱,不但不努力营生,反而甘做小偷。他抛掉尊严而甘愿受辱。他懦弱胆怯、遵从封建理法都是他自卑的表现。有时他也很自负,他幻想掌权了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他也会干出一些让人吃惊的举动,投靠革命时领先一步。

“惰性”的表现就是缺乏创新,没有真正革命意识。遇见强者,以显洋相。遇见弱者,则显凶兽相。阿Q惧怕赵太爷的权势而显得懦弱可欺,而他对待小D又是如此的蛮横。阿Q也“革命”过,但其动机是不纯的,只是一种投机意识,他不会懂得革命的真正意义。

这些劣根性最终导致阿Q们灭亡,是历史的必然。

上一篇: 人民日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下一篇: 【福州工会“大学习”】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