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对于一个抑郁症患者来说,使ta致郁的是社会因素大还是个人因素大?

对于一个抑郁症患者来说,使ta致郁的是社会因素大还是个人因素大?

对于一个抑郁症患者来说,使ta致郁的是社会因素大还是个人因素大?我曾经无数次解释过这个问题。要考虑致病因,应该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三个方面全盘考虑。但是要权衡侧重,没有绝对情况,只谈一般情况,就是我们说的大多数、常模的情况

我曾经无数次解释过这个问题。要考虑致病因,应该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三个方面全盘考虑。

但是要权衡侧重,没有绝对情况,只谈一般情况,就是我们说的大多数、常模的情况,可以从年龄阶段划分来寻找思路,这里简单介绍下:

1,对于青少年抑郁症的患者,特指从生物角度,认知神经发育这一块没有完全成熟的,由于自我的飞速成长,多数青少年抑郁症的成因都和不成熟的自主神经系统发育有关——所以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发育发展有特点,我们会发现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认知世界的方式多是以自己(的感知)为中心,由于缺乏认知经验去帮助他们标记和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境,因此发育成熟的成年人会觉得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做一些“令人咋舌”“不可理喻”的事情。

从心理发展角度,简单的来说就是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认同的问题,这个阶段的孩子认知和感受世界的体验是:我主动去探索,我认为我什么都能做,但是我抓不住,处理问题的结果往往和自己预期往往大相径庭,非常挫败。并且很多这阶段的孩子无法处理好家庭期待和自我目标之间的关系,在矛盾中挫败,结果必然抑郁。

社会支持角度上来看,这一阶段青少年的社会脉络较为简单,最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来自于家庭,次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来自于学校。就像上面分析的,成年人如果无法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就会产生冲突和矛盾,进而诱发更大的问题。篇幅关系这里不细阐述。

2,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抑郁症成因较为复杂。从生物角度,这个阶段的自主神经系统发育已经成熟,对一般群体来说,情绪经验基本可以保护他们应对挫折。但是,不排除纵向的影响——这里是指青少年阶段未发展好,进而影响到了成年期。

同样的,自我同一性认同也是令很多成年人迷茫的成因,有一些孩子在囫囵中囫囵着毕业了长大了变成了成年人,在角色的转换过程中,他们依旧无法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如果社会适应障碍再加上自我角色认同的迷茫,这会形成及其负面的情绪体验。

社会支持系统我个人认为是成年期比较重要的力量,哪怕是对自我同一性认同产生迷茫的成年人,他的负面情绪经验在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下也会被压抑,形成和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都见过这样的人生,囫囵着毕业了,工作是家里安排好的,对象是家里介绍的,结婚是家里包办的,自己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或者无所谓自己想做什么,更不在乎自己的社会角色身份,这样的日子也能过。所以这样的成年人也不太会抑郁。但是严重缺乏社会支持的成年人,往往是抑郁症病发的青睐者,有的人没有工作的支持,有的人没有亲友家庭的支持,有的人没有爱情的支持,有的人缺乏上面的几种甚至全部都缺乏,所以因为成年人自主神经系统发育成熟,成年抑郁症要比青少年抑郁症“内卷”得更厉害——你们会发现,由青少年抑郁症诱发的极端情况多数都和“冲动行为”有关,拿自杀来说,无论是自杀的方式还是自杀的场景都及其相似。而成年人因抑郁症自杀其实要“决绝”得多,并且行为多样,有烧炭,有服毒,有卧轨,有割腕,甚至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危险用药等。

但是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成年人如何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和成年人的情感智慧发展有关,情感智慧和社会支持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双向系统,情感智慧发展好的人社会支持高,社会支持高的人情感智慧都不差。所以,阅读本文的成年朋友们,想方设法去发展你们的情感智慧吧。

3,对于老年期抑郁症,需要考虑的东西比较多,首先从生物方面,要考虑老年病史和药物的影响,现在有很多心脑血管用药有致郁的风险,另外,长期慢病会导致人脑的器质性改变,更要考虑自主神经系统衰败过程的影响。

心理发展方面,老年人多数进入整合期,老年人整合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很集中,多数老年人遵循“利己原则”做事。我曾经在不同场合都提过老百姓会说的“老年人都比较偏执”是一种偏见的观点,就是基于老年期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所以,非生物性的病变我们会发现老年人不太会因心理发展的单一原因陷入抑郁症的迷沼。

在社会支持方面,子女健全收入稳定的老年人,相对社会支持结构比较稳定了,但不排除几种情况,一个是离退休综合征,另一个是丧偶综合征,这两种情况要特殊说明一下,离退休综合征和适应障碍有关,老年人在这一阶段适应不良导致情绪障碍的过程,通常并发神经官能症,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会向更深层次的精神障碍发展,当然,在伴侣、子女关怀比较好的家庭,能够帮助老年人快速走向适应,这是最理想的角色认同状态,会帮助老年人更好的安享晚年。丧偶综合征很特殊,这里还有一个更特殊的领域,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老年群体,就是失独家庭,无论是丧偶还是失去独生子女,都是核心家庭的破灭,如果无法快速适应,会给老人带来很多问题,包括情绪问题,精神问题,经济问题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这也是扫黑除恶专项整治行动开始的时候,有些地区把“失独家庭”列入专项整治名单引起轩然大波的原因。

回过头来看本文立场,要评估抑郁症成因,重新梳理一下“一般”的情况,不仅排除生物性病变,家族史,以及遗传学因素,还有一个次级因素就是易感人格,从心理学模型(非医学精神病学)出发,我们还要考虑跨文化因素(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影响。

上一篇: 近代国情、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总路线、基本纲领之间的内在逻辑
下一篇: 大家关注的网络使用问题,一定是网络成瘾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