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
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标志: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表现
①洋纱取代土纱,使“纺”与“织”分离。
②洋布取代土布,使“织”与“耕”分离。
③中国的农副土特产日益商品化。
④一批传统的手工业走向没落,如家庭棉纺织业等。
(4)影响
①瓦解着自然经济,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②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图解历史]自然经济的解体
2.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活动
①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
③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④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4)结果: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企业性质:采用官办,或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部分引进西方先进管理经营方式,但存在封建衙门式管理、生产消耗高、洋人垄断生产技术大权等弊端。
(5)影响
①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④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
[思维升华]认识洋务运动的特点
(1)目的上:是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应对外患,维护封建统治。
(2)内容上:只片面学习西方军事技术,而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3)结局上: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①客观条件: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②刺激因素:外商企业的丰厚利润。
③诱导因素:洋务派引进的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2)代表: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3)特点:采用机器生产;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较少;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很少。
(4)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新的阶级力量产生。
[易误辨析]“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
“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二、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的变迁
①外因: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
②内因:晚清政府的推动。
(2)表现
①服饰: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服饰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②饮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咖啡店等。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住宅:中国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特别提醒]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规律
(1)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
(2)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4)变化的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特色。
2.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
(1)交通
①鸦片战争后,列强设立轮船公司。
②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③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修建淞沪铁路。
④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建唐胥铁路。
(2)通讯
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起一个电报机房。
②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③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3)大众传媒
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②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出现。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图(年平均数)
单位:镑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史料二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分析说明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原因。
(2)阅读史料二中的诗,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史论归纳]
多角度认识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史料一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李鸿章的奏请最初得到清政府的批准,随后便遭到顽固的王公大臣的群起攻击。他们说什么火车会“烟伤禾稼,震动寝陵(清朝皇陵)”,会“惊耳骇目,鬼神呵谴”。他们的结论是,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而顺舆情”。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清政府的当权者撤销了原议,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史料二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之一……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千米,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千米,只占14%……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运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年——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1)根据史料一,分析修建唐胥铁路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近代阻碍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特点及认识。
[史论归纳]
全面理解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特点及成因
1.特点
(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2.成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
(2)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3)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4)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当清朝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太平天国起义对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的背景下,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兴大臣,开始主动改革开放,发展“洋务运动”。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诞生了一批亦官亦商的团体——“绅商”。绅商的诞生
A.客观上推动经济结构的变动
B.导致清末政治的日益恶化
C.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D.促成“四民社会”的解体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许多中国船只悬挂外国国旗,向外国公司购买票证,享受外商待遇,沿途关卡不交税厘,并可规避被征收、敲诈等风险。这一现象反映出()
A.政府管理不善导致利权流失
B.列强利用特权压制民族工业
C.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利益
D.民族企业合法权益缺乏保障
3.1896年6月30日,上海《申报》上的《徐园告白》登出告示:本园于廿日起,每夜开放至十二点钟止,内设西洋影戏。……同时穿插唱戏、“杂耍”和“戏法”。这反映了()
A.徐园成为中国最早的电影院
B.西方电影成为主要的娱乐方式
C.西洋电影与传统戏曲互为促进
D.娱乐方式日趋多样化
4.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A.有意贬损中国人的道德水准
B.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C.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抵触
D.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考点2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睁眼看世界”
1.背景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清朝国势渐趋衰落,读书人、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不能自拔。
2.概况
(1)林则徐: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持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为当时的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逐步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并以此指导了洋务运动。
[概念阐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不能混为一谈。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二、维新变法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应运而生。
2.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2)梁启超:维新思想的主要宣传者。发表《变法通议》,等一系列文章,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
(4)严复:翻译《天演论》,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
[易误警示]早期维新派的主张与康梁维新思想
(1)早期维新派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实践。
(2)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方案,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依据,使变法思想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迅速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考点3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民族危机严重。
(2)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
(3)1905年8月,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建立。
2.提出
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解释为“三大主义”。
3.评价
(1)它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2)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3)成为鼓舞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4)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起了巨大的作用。
[易误警示]平均地权不同于平分土地,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其用意是打击封建土地私有,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由国民共享。其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更不是满足人民对土地的所有权要求。
二.走向共和
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初步实现
(1)方案的提出:1894年,在兴中会的秘密誓词中,孙中山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2)正式确立:1905年,“同盟会”成立,明确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
(3)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2.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1)围绕的问题: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2)实质:围绕三民主义展开论战。
(3)影响: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
[易误警示]正确认识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虽然具体主张不同,但都属于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二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史料一上海格致书院考课题表
史料二就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来说,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中国式的“工业革命”。之所以这样说……归根结底,当时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
——李小庆《中国式“工业革命”的根底》
(1)史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
(2)史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比较
(1)相同: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都主张学习西方科技。
(2)不同
①具体目的不完全相同:前者突出抵抗侵略,后者首先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
②主张的实践程度不同:前者几乎没有具体实践,后者则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实践活动。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
(1)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2)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涵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3)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上书皇帝说:“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驭夷之道,贵识夷情。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由此可知曾国藩()
A.继承了“师夷制夷”思想
B.认为应全面向西方学习
C.强烈的“天朝上国”思想
D.主张“中体西用”思想
2.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该主张()
A.本质上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
B.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
C.否定了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
D.提倡维护传统文化,反对西方学说
3.学者张鸣在《再说戊戌变法》中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康党(即维新派)是中国社会急于事功(改变中国命运)的普遍心理造就出来的一批特别热衷于急功近利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其意在强调维新派能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
A.急于改变中国命运的社会心理
B.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C.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变革思想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顾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这说明王韬主张()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学习制度,改革强国
C.武装暴动,革命救国 D.实业救国,商战富国
以家国情怀的视角洞悉列强侵华与
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家国情怀]
[理论阐释]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运用点拨]
1.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
(1)家国情怀是学科核心价值观
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家国情怀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家国情怀要胸怀天下,放眼世界。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从家到国,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1)“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也最活跃的精神资源。在近两个世纪驱逐外侮、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它发挥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 (2)中国社会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衍生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思维和生活方式——“家国情怀”,包括“舍己为家”和“保家卫国”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传统,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把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的儒家信念。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 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价值逻辑。
3.列强侵华“天朝梦碎”,救亡图存“家国情怀”
(1)两次鸦片战争击碎了“天朝上国”梦,清政府在“古今一大变局”中被迫妥协,开始了痛苦转型;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中国世界大国的地位丧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帝国梦走到尽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从家到国,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针对训练]
1.“窃以为此其间不如变通办理,易女工而为男工。夫织布、纺纱、轧花等事,虽似乎近乎妇人女子之事,其实仍是工作,机器或稍笨重,一有脱落等情,妇女即束手无策,仍须借力于男工。而所做之工妇女能之,男子岂有不能为之理?计不如以男易女。”材料反映了()
A.对妇女的关心与尊重
B.传统封建观念影响妇女就业
C.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妇女不能适应机器生产的要求
2.下表反映了1912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的情况,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发展新式女子教育已成为社会共识
B.培养妇女技能的专业极其有限
C.妇女成为享有公民权利的社会成员
D.培养妇女参政已成为社会共识
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发展的观点把握历史
一、晚清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二、两次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失败后,以林则徐、魏源为首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萌发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但对整个社会上所起的影响不是很大。
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失败以后,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为了消除当时所面临的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中国的近代化开始起步:机器生产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使中国的工业开始向近代化迈进;三支新式海军的创办,使中国的军事开始向近代化迈进;新式学堂的创办,使中国的教育开始向近代化迈进;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产生和发展;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出现。
三、近代前期中国人民进行的抗争与探索的特征(1840-1911年)
[中外关联]
一、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国情对比
二、近代西方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
第五单元民国时期
——近代中国的革命与近代道路抉择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