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作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列入了新时代十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对社会治理的战略定位进行了新的重要阐释,将社会治理作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推动社会治理理论创新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系统性的方式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社会治理的战略定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推动社会治理理论创新。
一方面,从安全要素和体系构成来说,社会治理推进了社会安全保障功能的实现。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社会安全具有两个属性:一是国家安全的“五大要素”之一,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二是国家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包含在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核安全等组成的国家安全体系之中。虽然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要素,也属于传统国家安全领域,但在传统国家安全观下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如何实现社会安全仍在不断探索中。而新时代下的社会治理正是推进社会稳定与安全的重要抓手。社会治理通过创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等因素带来的社会安全威胁;通过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以信息化为支撑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防范风险和处置突发事件,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和网络秩序维护,有助于应对生命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等民众日益增长的新老安全需求,保障社会安全。
另一方面,从建设内容来说,社会治理推动了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的统筹兼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要处理好“五对关系”,即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发展问题和安全问题、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传统国家安全观较多关注国土安全领域,而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国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要素和前提条件,国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内容交织,分裂主权和领土的活动与暴力恐怖事件等既是国土安全的隐患,也是国民安全的威胁。社会治理以人民为主体,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增强民生福祉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推进扫黑除恶、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既维护了与人民生存发展环境、生产活动,以及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相关的国民安全,也维护了与国家疆域和主权相关、反分裂和反恐怖的国土安全,其目标和策略体现了物的安全与人的安全的统一。因此,社会治理也是推动国民安全与国土安全统筹兼顾的重要实践领域。
聚焦社会治理重点领域
党的二十大在总结新时代十年来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为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时各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和部署,指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治理体系,以及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社会治理的特点。在新征程中要把社会治理放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框架下开展,对以下重点领域发力。
第一,加强民生福祉建设,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需要兼顾民生与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治理的根本,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紧紧抓住人民关心的两类问题:最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急难愁盼问题,再重点解决好四个方面的民生问题:以完善的分配制度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以高质量的充分就业解决好最根本的民生问题,以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以全面的健康中国战略塑造健康安全的国民人口。只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第二,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就要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公共安全治理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公共安全的治理要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防,坚持系统观、大局观,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实现全要素联动的协同治理。加强专项治理,着重在关系人民健康的领域加强监管机构建设、建立监管制度、健全防控体制,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和发展权。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完善基础建设条件,改善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全过程管理,促进应急管理多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联动,提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针对信息化社会特点,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支撑,协调不同公共安全治理部门之间的数据搜集与应用、信息整合与沟通,开展协同治理,并注意预防数据广泛搜集和应用对人们自由与安全的威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第三,加强基层治理,推动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基层安全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各种社会矛盾也发生在基层,处理不好发生在基层的矛盾纠纷,就可能小事变大事,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在新征程中,推进社会治理要求继续将治理和服务重心放在基层,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推动向基层放权赋能减负。要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要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对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和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实施常态化的整体防控,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针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安全的新需求和参与安全治理的意愿,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适应人民群众安全需求的长效安全治理机制,并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群防群治,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互动的良性社会治理局面。同时,通过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等方式,强化基层治理平台,实现预防为主、标本兼治。
第四,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高安全治理效能。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路径手段。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能够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充满活力而又和谐有序的运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新征程中的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目标方向是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核心特征,也是实现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的有力保障。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社会治理,党的领导保证社会治理的正确政治方向,也能够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要通过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开展社会治理,政府转变角色和职能,推动社会公共性的发育,激发社会活力,与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等多元主体进行共建共治。要采取民主协商、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方式开展社会治理,通过共同商议、集体决定的方式凝聚共识,从源头上减少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要将科技手段嵌入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的精准化、便民化,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