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中国式现代化下的乡村精神重建

中国式现代化下的乡村精神重建

中国式现代化下的乡村精神重建一、乡村精神亟须重建的历史现实逻辑对于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少人总是片面地理解为重点发展城镇,甚至忽略乡村。

物质富足是社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_物质的富足造就精神的迷茫_物质富足精神富足

一、乡村精神亟须重建的历史现实逻辑

对于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少人总是片面地理解为重点发展城镇,甚至忽略乡村。于是,不少地方出现“去乡村化”风潮。加之,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很多农村只剩下老人、孩子,农村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乡村精神建设也就难以顾及。没有精神的支撑,乡村振兴必然缺乏发展动力。如何理解乡村精神,如何推进乡村精神重建,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

何谓“精神”?不同人有不同理解。但比较一致的认知是,精神是与物质相对而言的,是与物质相关又不同于物质的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精神”成为其主旨,提及高达30多次,既包括建党精神、爱国精神、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等,也包括精神力量、精神谱系、精神引领、精神标识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中国式现代化”部分,特别突出了“精神富有”一词,其中写道:“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由此可见,“精神富有”对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它具有核心和灵魂作用。乡村精神既要以“精神”为背景前提,又要与中华精神、国家精神、民族精神、城市精神等有所区别,以显示其独特价值内涵。关于城市精神,有人认为其实质是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是规则意识和公德意识,相对于乡村精神,城市精神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独立精神和责任意识相伴随的现代人格。还有人说,城市的精神追求是城市历史底蕴和时代气息,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气象”。一个城市富有精神追求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这个城市应当具有相当深度的文化反省精神。与此对照,乡村精神是指基于血缘、地缘、情缘建立起来的,具有熟人性、包容性、公共性、自我约束力的乡村共同体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精神危机,一种与物质富足极不相称的精神空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成风,对乡村社会产生了极大消极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社会在接受现代思想启迪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冲击,一些不健康的社会风气日益渗透进来,导致乡村社会的精神荒芜。当乡村社会被消费思想与享乐文化所占领,原来的勤俭持家与知足常乐的乐观思想就会日益淡薄,精神世界也随之失去支撑。其二,乡风民俗受到异化,恶行恶习如疯草般生长,成为乡村社会的重大隐患。其三,宗教思想在乡村社会广泛传播,严重冲击乡村文化建设。当物质富足达到一定阶段,精神富有就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这是一个应给予高度重视和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当前,广大乡村精神远未达到富有,相反,其空洞和异化情况却令人担忧,这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标准严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二、乡村精神重建的开放性及鲜明特色

乡村精神是一个开放包容、丰富多彩并与乡村特色紧密联系的有机体。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要求,中国乡村精神重建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与价值认同,必须蕴含更多的实质内容。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建基于农业文明,它有一套完整稳定的知识结构体系,但随着近现代以来西方思想的入侵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有的知识体系日趋解体,但新的知识体系还没真正建立起来,这就使中国乡村遭受贫穷的同时,也面临着精神危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以来,这种状况得到根本改变,但乡村所遭受的破坏和精神面临的危机挑战依然相当突出。在这种情形下,乡村建设既不能回到传统农业文明时代,更不能走西方现代化“去乡村化”的发展道路,这就需要建立新的乡村知识体系,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其一,守住传统乡村知识根脉,这是乡村精神得以保存和发扬光大的关键。节日、村史、家谱、饮食、建筑、文物、传说、方言、用具等传统记忆需要保留、整理、坚守、发扬,否则乡村精神建设就失去了可靠的载体。其二,大胆引进借鉴外来知识。随着农民工由城返乡,农村书屋的建成,扶贫扶智人员的下乡活动,一些具有现代性的知识也被带到乡村,如法治、科技、文学、艺术等,作为现代精神的载体具有重要意义,需要高度重视和系统整理。其三,对乡村知识进行体系性整合,并实行现代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应该承认,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既不可能也不可行,但要以西方现代化为模板也是行不通的,这就需要有整合、建构、创新意识,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从传统道德伦理中吸收有益的资源与启示,进行新时代的道德伦理重建。这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其一,挖掘乡土熟人社会关系的重要价值,培育这种亲情、邻里情、村情、社情,发扬互帮互助、守望平安的精神,这是其他社会群体所不具备的精神资源。其二,重视乡土社会纯朴自然的人性与风俗,在德高望重与崇尚诚信中建立友善的纽带关系。其三,在发挥个体独立精神前提下,强化群体性、契约协商与共同体意识,以现代精神移风易俗。其四,从新时代着眼,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手段,不断提高乡村道德伦理水平,培育有道德、有品位、有境界的新农民。

乡村思想文化直接决定着乡村精神的特色与本质,比乡村知识谱系与乡风民俗更接近乡村精神。目前,中国乡村思想文化更为丰富复杂,是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精英与民间、国家与地域、表层与深层等多种文化的混杂与融合,其间既有主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但也充斥着各种非主流的杂音。基于此,我们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乡土思想文化,学习借鉴西方思想文化时,不能进行空对空的理论阐述,而是要历史、现实地观照,特别是结合乡村实践进行取舍、融会、创新,从而淬炼出新时代的乡村精神。以乡村的场域文化为例,原来以集市、大队部、出工集结地、玩耍地、戏台、亭子、庙宇、祠堂、院落等为中心的公共场所,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被压缩乃至废弃,从而出现乡村公共空间弱化的问题。其实,中国乡村是以家户、家族、邻里、组队、公社等为组织结构的,许多公共空间都有文化精神的聚结之意。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乡村就是一个难以分舍的场域,这也是为什么每年春节,在外的中国人会以一种飞禽跨越千里返巢的本能方式回到长辈住所。如今,中国乡村这样的公共场域及其吸引力越来越弱,虽然也有院落自治、院坝民主协商、乡村文化大院、农民书屋、广场歌舞等,但它们都还没有真正起到凝心聚力、提振公共精神的作用,这是今后需要积极推进和努力创新的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乡村精神重建,必须突破两个误区:其一回到传统乡村,其二走西方现代化道路。总之,乡村精神重建是一个由知识到道德,再到思想、文化、观念、智慧不断渗透、提升的过程,它们之间有交叉也有融合,但基本理路和边界是明确的。乡村精神的重建是一个复杂漫长过程、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超越性过程。在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重建的乡村精神,不仅拥有传统文化资源的保障,而且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从而使之更具有鲜明的现代精神。

三、乡村精神重建的方式与有效路径

乡村精神具有形而上的特点,如何符合中国乡村的特点,并采取有效方式,找到可行性路径,是乡村精神重建的另一关键点。如果不考虑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现实,实行缺乏可操作性措施,那么新时代的乡村精神是不能落地生根的。

近些年,国家和地方出台一些“精神文明”的制度规定,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都强调农村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但针对乡村精神建设的专门性文件还不多。今后,应在乡村精神建设中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向乡村精神建设转化,这是乡村精神重建的重中之重。要真正达到乡村精神的重建,应注意以下方式:其一,将中央精神以适合乡村传播的方式再具体化、精细化、日常化,尤其针对相关内容优化乡村精神内涵,避免停留在抽象的规定,不能入口入心。可考虑发简写本、解释本、通俗本的方式,促进村民的理解和学习。其二,以文艺等形式传播,以达到内化于心的目的。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老百姓大多不识字,但为什么能对“精忠报国”的岳飞、“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敬若神明,主要是通过说书人的传播以及老百姓心口相传,这对于促进新时代乡村精神传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许多乡村精神在政治宣讲中可能不易理解,但以快板、说书、戏曲、小说等形式宣讲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三,充分发挥互联网、微信群、短视频等新科技功能,以更科学高效的方式重建乡村精神。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乡村精神重建的作用,从国家到地方再到乡村应建立相应的传播平台,特别是以短视频的方式推进乡村精神建设。

在一定阶段,外在化帮扶是必要的,但乡村的发展根本上还得依靠乡村的内在动力,特别是乡村精神的强大支撑。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既要扶智,又要扶志,一个是智慧,一个是志气,不光是输血,还要建立造血机制。”其一,要鼓励乡村广大干群特别是农民自主创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探索精神,并给予一定的考核激励与奖励。只要乡村干群动起来,这股创造力将势不可挡。其二,加大乡村精神示范创新推进力度,因为精神创新在所有创新中往往是最难的,也是最有价值的。当物质创新、技艺创新、科学创新日新月异,精神创新也就获得了坚实基础,进而形成广大乡村争相推进精神创新的良好氛围,培养和推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其三,大力宣传、推广乡村精神创新典型,建立培养、培训、晋升制度机制,形成长远发展人才库,引领乡村精神重建。

表面看来,乡村精神过于抽象,其重建没有可依托的方式与路径,实则是有路可循的。关键是从乡村实际出发,立足于农民主体,有效推进创新,就一定会不断深化乡村精神重建,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了更好推进我国乡村精神重建,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坚持在党领导下协同共进。乡村精神重建离不开党的领导这个核心,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才能达到优化共赢高效的目的。这些多元主体包括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议事会、社会组织、老人协会、妇女组织、经济合作社、新闻媒体,其间的乡村干部、农民、乡贤在主体中最有代表性。其二,把精神纳入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样,乡村精神作为文化软实力也是重要的发展力量,它既是经济发展的底蕴,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甚至可以说是经济财富。其三,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培养。要重建乡村精神,就需要有足够的高水平文化人才。关于这一点,需要内外兼得,从外引进大量思想文化人才,自内发掘培养乡村知识精英,特别是将文化乡贤作为重要资源加以利用。例如,修缮家谱、村史,需要史学人才;提升精神高度,需要人文学者;提升审美趣味,需要艺术人才,等等。如果说专业技术人才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那么乡村文化人才是乡村精神重建与乡村振兴的关键。

中国式现代化下的乡村精神重建是一个宏大选题,它需要深入了解国情、历史、现实、乡情、村情、民情,还需要知识能力,更需要思想文化水平及其胆识智慧。因此,乡村精神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过,只要确立了乡村精神重建这一目标,并付诸实际行动,就会不断推进并取得建设成就。

上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下一篇: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